干货满满三夏(三夏指的是什么意思)
听过夏日“三伏”,也知道冬日“三九”,却很少有人能理解或听懂新闻中的“三夏”。
听过夏日“三伏”,也知道冬日“三九”,却很少有人能理解或听懂新闻中的“三夏”难道,“三夏”是三个夏天,或者说与“三伏”类似,是指夏季最热的时节?实际上,三夏的词义繁多,或指农历四月(孟夏)、五月(仲夏)、六月(季夏)等三月合称三夏(。
亦指夏季的第三个月),或指古代乐曲《肆夏》《韶夏》《纳夏》的总称,或指三个夏季,即三年。
注意,每年夏至起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即入伏的时间,又称“头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夏至与立秋之间,相差小暑、大暑两个节气,多在公历8月7日或8日)日起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合称“三伏”。
“数九”,一般从每年的冬至日(12月下旬)算起,每九天为一“九”,向后递推直到“九九”其中,三九、四九最冷,时间正是在1月中旬至下旬,符合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最冷时节但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三夏”,一般是指夏收、夏种、夏管的简称——。
夏收,就是夏日收获作物,主要指收获夏熟作物,如小麦、油菜等夏种,意思是夏季种植农作物(一般秋收),如中晚稻、大豆、玉米等夏管,就是夏季农业作物管理的意思,包括中耕、除草、打药、追肥、灌溉、排涝等农事活动。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夏管是秋粮丰产的关键)。
注意,按照收割的时间来划分,中国的粮食主要可以分为早稻、夏粮和秋粮三类(秋粮占全年粮食产量的70%以上,而夏粮产量约占20%,早稻占比仅有4%左右)早稻大约在每年7、8月收割(即本年春季播种,夏季收获);夏粮在每年6月前后收割(即上年秋冬季和本年春季播种,夏季收获),如冬小麦、夏收春小麦、大麦、元麦、夏收马铃薯等;秋粮大约在每年9月后收割(即本年春夏季播种,秋季收获),如中稻、晚稻、玉米、高粱、谷子、甘薯、大豆等。
“三夏”是一年中的第一个大忙季,一般从每年5月下旬开始,至6月中旬结束此时,上一年秋末播下的冬小麦、(冬)油菜成熟,需要抢时间收割(夏收)一年中种植面积最多、最重要的农作物水稻,需要不误农时栽种(夏种),而且种下的水稻需要管理,追肥、除虫(草)等(与三夏相对的是“三秋”,即秋收、秋耕、秋种)。
注意,油菜,一般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种,其种收时间大致与冬、春小麦相同(秋季或春季种植,夏季收获)冬油菜多为秋季(10月左右)种植,次年初夏(5、6月)收获(春季之清明节前后开花),主要集中种植在长江流域各省(四川盆地较为集中)和云贵高原地区。
春油菜的播种时间,一般与春小麦相近(3、4月播种,7、8月收获某些地区,迟至5月播种,9月秋季收获),主要集中于(中)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如中国北方、西部和东北部以及欧洲北部等地— 往期精彩—考前每日练 | 国际庄上百草益,救死扶伤行仁义(2023届356)
地理赏析 | 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祈福地理 | 风雨之中,迎击高考考前每日练 | 棉花机收难,科技化解完(2023届355)
图片及部分搜索资料均来源网络(侵删)图文丨中国外交部官网、百度百科、《辞海》等文字 | 利之王编校 | 利之王审核 | 利之王投稿邮箱:dilixi2020@126.com
地理蹊地理爱好者的家园欢迎关注 | 分享您的支持就是小蹊的动力转载需注明来源
将地理简单化、生活化、趣味化觉得不错,请点在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