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李世民简介)
……
关注
开始温馨提示免费发布寻根祭祖,求职招聘等资讯唐太宗李世民(598年-649年)
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玄武门之变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李渊建立唐朝后,立李建成为太子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
长兄皇太子李建成知道李世民终不肯屈为人臣,而李世民也认为是自己奠下唐朝开国的基业,遂与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猜忌日深,两派大臣之间互相倾轧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突厥侵犯唐边境,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
在太子的东宫中担任率更丞职位的王晊,已被秦王李世民收买,成为李世民在东宫的眼线,他悄悄告诉李世民:“李建成想借此控制秦王的兵马,并准备在昆明池设伏兵杀秦王”于是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于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帝都长安城宫城玄武门附近射杀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
事后,李世民杀李建成、李元吉诸子,并将他们从宗籍中除名李渊让出军政大权给予秦王李世民,三天后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李世民李世民登基为帝,次年改元贞观帝范教子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四月,太子李承乾以谋反之罪被废,唐太宗遂将其第九子晋王李治立为太子,并对太子严加教管晚年李世民著《帝范》一书以教戒太子李治,总结了他的施政经验,同时自评一生功过贞观二十二年(公元。
648年)正月,唐太宗将他撰写的《帝范》十二篇颁赐给太子李治,并对其告诫说:“你应当以古代的圣哲贤王为师,像我这样,是绝对不能效法的因为如果取法于上,只能仅得其中,要是取法于中,就只能仅得其下了我自从登基以来,所犯过失是很多的: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
所有这些,都是我所犯的最大过失,千万不要把我作榜样去效法”从谏如流李世民以隋炀帝拒谏亡国为戒,即位后尽力求言,他把谏官的权力扩大,又鼓励群臣批评他的决策和风格其中魏徵廷谏了200多次,在朝堂上直陈皇帝的过失,在早朝时多次发生了使李世民尴尬、下不了台的状况。
又如王圭、马周、孙伏伽、褚遂良皆以极谏知名晚年的李世民因国富民强,纳谏的气度不如初期,偶尔也发生误杀大臣的遗憾,但是大致上仍克制、保有纳言的风范河清海晏贞观时期在李世民的治理下,社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贞观四年(公元。
630年),全国判处死刑的囚犯只有二十九人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死刑犯增至二百九十人这一年的岁末,李世民准许他们回家办理后事,贞观七年(公元633年)秋天再回来就死(古时秋天行刑)贞观七年(公元633
年)九月,二百九十个囚犯全部回还,无一逃亡那时的中国政治修明,官吏各司其职,人民安居乐业,不公平的现象较少,中国人心中没有多少怨气丰衣足食的人不会为生存铤而走险;心气平和的人也不易走极端,因此犯罪的概率也就少之又少。
箭术无双史书记载,李世民年轻时力大无比,随身兵器中,最有名的是一张两米长的巨阙天弓李世民有次与敌对战前,仅率领一名骑兵一起充当侦查工作途经一处草原高地,因为太累与士兵一起睡着,被敌人发现,本来意欲围杀李世民。
此时突然有一条蛇追老鼠,奔到骑兵脸上,惊醒骑兵,才发现身边都是敌人,于是李世民与骑兵上马逃亡,李世民本人左右开弓,百发百中,终于逃出追击虎牢关之战时,李世民对尉迟恭说:“我拿着弓箭,你手持马槊相随,即使有百万大军又奈我如何!”足见他对自己箭术的自信。
小鸟依人唐太宗任命褚遂良担任起居郎一职,专门记载皇帝的言行起居有一次,唐太宗问褚遂良:“你每天记载我的言行起居,我可以看看吗?” 褚遂良回答说:“如今设立起居郎的职务,如同古代的史官,善行恶行都要记录在案,以督促皇帝不犯错。
我从未听说皇帝本人要看这些内容的”唐太宗又问道:“如果我有不好的言论、行为,你也要记下来吗?”褚遂良回答说:这是我的职责所在,您的一言一行,我都要记下来”不久之后,唐太宗对长孙无忌说:“我今天要当面评论你们的功过得失,引以为鉴,使你们警惕。
说者没有过错,听者自己改过”说完他就看着长孙无忌说:“你善于避嫌、随机应变,但是领兵打仗不是你的长项高士廉博览群书,悟性很高,临危受难不变节,做官也不拉帮结派,但是缺少直谏的勇气”唐太宗将朝中大臣评论一番,最后说到了褚遂良。
唐太宗说褚遂良在学问方面大有长进,性格很刚直,对朝廷忠心,对我很有感情,平时一副飞鸟依人的模样,我很是怜爱他啊!”房谋杜断唐太宗同房玄龄研究国事的时候,房玄龄总是能够提出精辟的意见和具体的办法,但是往往不能作决定。
这时候,唐太宗就必须把杜如晦请来而杜如晦一来,将问题略加分析,就立刻肯定了房玄龄的意见和办法房、杜二人,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出计谋,一个善于作决断,所以叫做“房谋杜断”,形容他们各具专长而又各有特色唐高祖李渊简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