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表现(政治表现情况简写50字)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4-01

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第六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数据,从政治理念和主张、政府形象、执政党形象三个方面,分析全球21个国家民众眼中中国的政治形象,并作进一步探讨,就提升中国政治形象给出相关建议。

政治表现(政治表现情况简写50字)

 

2018年中国政治形象研究报告作者 | 张明新,秦小芳张明新,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秦小芳,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各国之间交往日益密切,合作与竞争日益加强国家形象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已成为国家间博弈的新变量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能为国家发展制造良好的国际舆论,增加国家在国际交往中的认同与支持,提升国家的影响力。

近年来,中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但世界各国民众对中国的发展现状仍缺乏了解,西方话语体系中关于中国的刻板印象依然存在政治形象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形象塑造的重中之重一国的政治形象不仅能通过国家政治理念和主张呈现,也能通过政府和执政党的形象体现。

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第六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数据,从政治理念和主张、政府形象、执政党形象三个方面,分析全球21个国家民众眼中中国的政治形象,并作进一步探讨,就提升中国政治形象给出相关建议。

一各国受访者对中国政治理念和主张的认知(一)对中国政治理念和主张的认知图1显示了全球21国被访者对中国政治理念和主张的认知度总体上看,各国受访者对中国政治理念和主张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其中,认知度最高的是“一带一路”(。

20.1%);其次是“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17.8%);其后是“中国梦”(17.1%)、“四个全面”(16.9%)、“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15.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3.5%);认知度相对较低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12.3%)。各国民众对“一带一路”理念的高认知度,充分说明“一带一路”倡议在世界获得的广泛认同。

图1 全球21国受访者对中国政治理念和主张的认知度(二)发展中国家民众对中国政治理念认知度更高各国民众对我国重要政治理念和主张的认知存在差异如图2,关于“中国梦”的理念,认知度最高的是沙特(30.8%),认知度最低的是美国(

7.8%)。

图2 各国受访者对“中国梦”理念的认知度如图3,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上,各国受访者认知度存在较大差异。认知度最高的是印度的民众(29.2%),认知度最低的是德国(6.6%)。

图3 各国受访者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知度在“一带一路”理念上(见图4),各国受访者的认知度都很高,但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认知度最高的是印度民众(50.4%),认知度最低的是西班牙民众(4.2%)

图4 各国受访者对“一带一路”理念的认知度关于“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理念(见图5),各国民众认知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南非民众的认知度最高(39.4%),而发达国家受访者认知度较低,日本民众的认知度最低(。

5.6%)。以上分析显示,金砖国家民众对我国重要政治理念和主张的认知度最高,发展中国家次之,发达国家受访者的认知度最低。

图5 各国受访者对“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的认知度如图6,在四项重要政治理念和主张中,金砖国家受访者认同度最高的是“一带一路”(26.8%),在其他发展中国家,受访者对这四项重要政治理念和主张认知度最高的是“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25.6%),在发达国家,受访者除对“一带一路”认知度较高。综上,发展中国家受访者对我国重要政治理念和主张的认知度高于发达国家。

图6 发达国家、金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四项重要政治理念和主张的认知度如图7,美国民众对我国重要政治理念和主张的认知度不高在所列举的七项政治理念中,受访者的认知度均在15%以下其中,认知度最高的是“一带一路”(。

14.8%)。美方对“一带一路”倡议采取不置可否甚至抵制态度。

图7 美国受访者对中国政治理念和主张的认知度如图8,日本民众对中国政治理念和主张认知度较低,除“一带一路”外,各项理念的认知度均在10%左右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日本一直采取观望甚至抵制态度。

图8 日本受访者对中国政治理念和主张的认知度如图9,俄罗斯受访者对中国政治理念和主张认知度较高,认知度最高的是“一带一路”(30.4%)。

图9 俄罗斯受访者对中国政治理念和主张的认知度(三)年轻群体对中国政治理念认知度更高调查发现,不同年龄段民众对中国重要政治理念和主张认知也表现出较大差异如图10,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上,年轻群体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认知度更高。

在“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上,各年龄段民众认知存在差异。其中,认知度最高的26-30岁民众(19.6%),年轻群体对“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认知度更高。

图10 各年龄段民众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认知度如图11,在“一带一路”理念上,认知度最高的是46-50岁受访者(21.2%),认知度最低的是18-25岁受访者(17.9%

),年长群体对“一带一路”理念认知度更高在“中国梦”理念上,18-25岁受访者认知度最高(19.2%),年轻群体对“中国梦”理念认知度更高综合图10-11,海外年轻群体对中国政治理念和主张认知度相对更高。

图11 各年龄段民众对“一带一路”和“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认知度(四)高学历群体对中国政治理念认知更高不同学历民众对中国重要政治理念和主张认知存在差异高学历受访者对中国政治理念和主张认知度更高,低学历民众对中国政治理念和主张认知度较低。

如图12,在“中国梦”“一带一路”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上,认知度最高的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受访者,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上,本科学历受访者的认知度最高。

图12 不同学历层次民众对中国政治理念和主张的认知度二各国受访者眼中的中国政府形象(一)中国政府整体形象在政府法治程度方面(见图13),42.3%受访者认同中国政府“法治程度高”,31.9%的认为中国政府“法治程度低”;超过一半受访者认为中国政府“传统保守”,

21.9%的认同中国政府“开放创新”;接近四成认为中国政府“贪腐官僚”,33.2%民众认为中国政府“廉洁为民”;超过一半受访者更倾向于认同中国政府“治理能力高效”,21.4%民众认为中国政府“治理能力低效”。

综上,海外民众眼中的中国政府形象主要表现为:中国政府法治程度高、治理能力高效,但同时传统保守,存在贪腐官僚。

图13 各国受访者眼中的中国政府形象(二)发展中国家民众对中国政府评价更高在中国政府“治理能力高效”形象上,21国受访者认知普遍较高,其中最高的是俄罗斯(75.4%),最低的是韩国(24.8%)。

图14 各国受访者对中国政府“治理能力高效”形象的认知度如图15,在中国政府“廉洁为民”形象上,认知度最高的是沙特(56.6%),最低的是日本(4%)。

图15 各国受访者对中国政府“廉洁为民”形象的认知度在中国政府“开放创新”形象上(见图16),除沙特(53.4%)、印尼(47.8%)、德国(35.8%)、印度(35.6%)和土耳其(30.2%)外,各国受访者对于中国政府“开放创新”形象认知普遍较低。

图16 各国受访者对中国政府“开放创新”形象的认知度在中国政府“法治程度高”形象上(见图17),各国认知度都很高,最高的是俄罗斯(64.8%),其次为沙特(62.4%)。

图17 各国受访者对中国政府“法治程度高”形象的认知度在中国政府“廉洁为民”“廉洁为民”“开放创新”“法治程度高”形象上(见图18),金砖国家对中国政府形象认知更积极,发达国家对中国政府形象认知偏向负面。

图18 发达国家、金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民众对中国政府积极形象的认知美国受访者对中国政府形象的负面评价偏多接近半数受访者认同中国政府“法治程度低”;超过六成受访者认为中国政府“传统保守”和“贪腐官僚”,仅有。

15.2%认为中国政府“开放创新”(见图19)。

图19 美国受访者眼中的中国政府形象日本对中国政府形象认知比较负面。在法治程度方面,超过半数的受访者中国政府“法治程度低”,存在“贪腐官僚”,只有少数民众认为中国政府“廉洁为民”(见图20)。

图20 日本受访者眼中的中国政府形象俄罗斯对中国政府形象认知更加积极如图21,超过六成认为中国政府“法治程度高”;接近一半认为中国政府“传统保守”;超过四成受访者认为中国存在“廉洁为民”;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中国政府“治理能力高效”。

图21 俄罗斯受访者眼中的中国政府形象综上,三国受访者对中国政府形象认知存在偏差,原因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媒体在报道中国政府活动时预设立场,二是不同地区媒体报道对民众的“涵化”(三)年轻群体对中国政府评价更积极。

海外各年龄段民众对中国政府形象认知存在较大差异如图22,在中国政府“廉洁为民”与“开放创新”形象上,各年龄段民众认知度均不高,但其中仍属18-25岁民众认知度最高(27.2%),各年龄段民众认知度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

图22 各年龄段民众对中国政府“廉洁为民”、“开放创新”形象认知度如图23,在中国政府“治理能力高效”形象上,各年龄段受访者认知度很高且差异较小其中,46-50岁民众认知度最高(55.9%)在中国政府“法治程度高”形象上,各年龄段受访者认知存在较大差异,。

18-25岁年龄段受访者认知度最高(47.8%),各年龄段受访者认知度随年龄增加整体呈下降趋势。综上,在中国政府“廉洁为民”“开放创新”“法治程度高“形象方面,年轻群体的认知度始终年长群体。

图23 各年龄段民众对中国政府“治理能力高效”和“法治程度高”形象认知度(四)高学历群体对中国政府认知更积极调查发现,不同学历受访者对中国政府形象认知存在差异如图24,在中国政府“治理能力高效”形象上,认知度最高的是本科学历民众(。

57.3%),认知度最低的为初中及以下学历民众(46.7%)。在中国政府“廉洁为民”形象上,本科、研究生学历及以上民众对中国政府“廉洁为民”形象认知度较高。

图24 不同学历民众对中国政府积极形象的认知度在中国政府“开放创新”形象上,不同学历海外受访者认知度均不高,但本科及以上学历受访者认知度高于大专(21.5%)在中国政府“法治程度高”形象上,本科学历海外民众认知度最高(。

46.2%)可见,高学历民众对中国政府形象认知更加积极正面,而低学历群体对中国政府看法偏消极高学历群体知识结构更加完善,看待问题更加理性三各国受访者眼中的共产党形象执政党形象是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执政风貌和执政绩效诉诸公众可观照、可感知的外在显现。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历代领导人都关注和重视党的形象建设因此,了解各国受访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形象非常重要(一)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整体形象图25显示了21国受访者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其中,海外受访者对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认可度最高。

(36.3%),其次是“具有很强的组织动员能力”(28%),其后是“具有高度的凝聚力”(22.6%)、“学习和创新能力强”(20.4%)以及“得到民众支持”(20.1%),还有15.5%的民众认为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成效明显”。

图25 海外21国受访者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显著,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肯定和拥护,极大地提振了党心民心。

极大地提升了党的形象(二)发展中国家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印象更好不同国家受访者对中国共产党形象认知存在差异。如图26,在中国执政党“得到民众支持”形象上,认可度最高的是俄罗斯受访者(37.6%)。

图26 各国受访者对中国共产党“得到民众支持”的看法如图27,在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形象上,各国受访者认可度都很高,最高的是印度受访受访者(53%)。

图27 各国受访者对中国共产党“全民从严治党”的看法在中国共产党“学习和创新能力强”形象上,如图28,各国受访者均有一定认可度,但也存在很大差异,最高的是印度尼西亚(39.8%),最低的是韩国(4%)

图28 各国受访者对中国共产党“学习和创新能力强”的看法如图29,在“具有高度凝聚力”形象上,各国受访者都有较高的认可度,最高是沙特阿拉伯受访者(42.8%),最低是西班牙(12.4%)。

图29 各国受访者对中国执政党“具有高度凝聚力”的看法关于党“具有很强的组织动员能力”的形象,如图30,认可度最高的是沙特阿拉伯受访者(45.6%),最低的是荷兰(8.8%)。

图30 各国受访者对中国共产党“具有很强的组织动员能力”的看法如图31,在党“反腐败成效显著”形象上,各国受访者认可度存在较大差距,最高是印度尼西亚(32.2%),最低是法国(5.6%)。

图31 各国受访者对中国执政党“反腐败成效显著”的看法如图32,金砖国家受访者对中国共产党的形象认可度最高,其最为认可的是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44.9%),在其他发展中国家,受访者对中国共产党的形象认知,认可度最好的是“具有很强的组织动员能力”(

34.3%),发达国家受访者对中国共产党的形象认知相对消极一些。略强于三分之一的被访者认可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34.8%)。综上,不同国家民众对中国共产党形象认知存在较大差异。

图32 发达国家、金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三)不同年龄群体对中国共产党评价存在差异调查发现,各年龄段受访者对中国共产党的形象认知度存在差异如图33,在中国共产党“具有高度凝聚力”形象上,。

18-35岁群体认知整体高于51-65岁受访者关于“学习和创新能力强”的形象,36-40岁群体的认可度(21.8%)整体较高在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成效显著”的形象方面,认可度最高的是31-35岁受访者(17.8%

)。

图33 各年龄段民众中国共产党的看法(一)如图34,整体上,年长群体对中国共产党“得到民众支持”、“具有很强的组织动员能力”形象的认可度更高至于“全民从严治党”的形象,61-65岁受访者认可度最高(47.1%

),18-25岁民众最低(30.4%),年长群体的认可度更高。

图34 各年龄段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二)(四)高学历群体对中国共产党看法更积极如图35,整体上,受访者学历越高,对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成效显著”“学习和创新能力强”“得到民众支持”形象的认可度越高

图35 不同学历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一)在中国共产党“具有高度凝聚力”“全面从严治党”形象上(见图36),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认可度最高“具有很强的组织动员能力”的形象,本科学历者认可度最高(32.6%。

)。

图36 各学历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二)四结论与建议通过以上分析,本文有如下发现:第一,世界各国受访者对中国重要政治理念和主张有一定的认知“一带一路”倡议在世界各国民众中认知度最高从不同的国家看,金砖国家受访者对我国重要政治理念和主张的认知度最高,年轻群体的认知度更高,高学历民众的认知度较高。

第二,世界各国受访者对中国政府形象的认知,主要体现为法治程度高、治理能力高效,但传统保守,存在贪腐官僚现象第三,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和行动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党内廉洁形象受到较多关注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一)把握受众差异,实施差异化传播差异化传播是适应当今世界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做到“中国内容,国际表达”,增强对外政治传播的影响力对外传播时要做到“一国一策”,提升传播效果要及时回应各国对中国的关切与质疑,及时进行针对性引导,传播中国真实声音。

(二)聚焦年轻群体,进行精准传播对外传播要考虑调整受众定位,进行精准传播在渠道选择上,重视新媒体的使用,注重与年轻群体的互动交流在时机上,考虑紧密结合年轻群体的上网高峰时段,选择年轻群体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年轻群体对中国主流政治理念的关注。

(三)抓住兴趣点,“夹带式”传播媒体在塑造中国政治形象时,有必要淡化政治宣传色彩,将政治内容融入在科技、文化、经济、历史等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中,潜移默化地影响海外民众对中国的认知(四)加强媒体合作,提高中国声音落地率。

积极与西方国家的媒体开展交流活动,建立常态交流机制帮助发展中国家进行媒体建设,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组建发展中国家媒体合作联盟,打破发达国家对国际舆论格局的垄断,共同讲好“一带一路”故事*本文系简写,参考文献从略,详细研究报告见《中国国家形象传播报告(2019)》,P18-56。

END

●【成果分享】《中国国家形象传播报告(2019)》成果推送●【成果分享】2018年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总体状况分析●【学术讲座】云传播时代全球网络舆论场发展态势和战略传播体系变革●【精彩回顾】跨文明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编辑 | 王中字,王孟晴审核 | 陈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