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凿壁偷光文言文翻译)
凿壁偷光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西京杂记》是古代历史笔记小说集。汉代刘歆著,东晋葛洪辑抄。其中的“西京”指的是西汉的首都长安。
凿壁偷光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西京杂记》是古代历史笔记小说集汉代刘歆著,东晋葛洪辑抄其中的“西京”指的是西汉的首都长安写的是西汉的杂史,既有历史也有西汉的许多遗闻轶事其中有人们喜闻乐道、传为佳话的"昭君出塞","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等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皆首出此书,且为后人为典故。
还有一句成语“凿壁借光”,也是从该书的匡衡的故事中流传出来的。01阅读练习
凿壁偷光《西京杂记》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②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③人大姓文不识④,家富多书,衡乃与⑤其佣作⑥而不求偿主人怪⑦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⑧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释】①不逮:指隔壁烛光透不过来逮,到、及②穿壁:在墙上打洞③邑:同乡④文不识:姓文名不识⑤与:给,为⑥佣作:做雇工辛勤劳作⑦怪:感到奇怪⑧资:资助、供给⑨大学:大学问家【练习】1.解释文中加线的词语。
大姓:资: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2)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3.从文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02参考答案
1.大姓:大户人家;资:资助、供给2.(1)邻居家有蜡烛,但烛光不能透到匡衡家匡衡就在墙壁上打个洞引进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着烛光而读(2)主人感到奇怪,就问匡衡,匡衡回答说:希望得到主要的书全部把它读一遍。
3.围绕“求学,如:持之以恒,勤学苦练,方能成才”可答,言之成理即可附:【参考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烛光照不到他家,匡衡于是在墙上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家中富有,有很多藏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有学问的人。
关注我们
命题|赵 澳编辑|王思雨审核|孟德智德智文堂·孟德智语文与传统文化教学工作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