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指的是哪几个朝代)
今天开始,学习历史啦!\x0d\x0a\x0d\x0a育儿书☞《论语》☞绘本☞历史
中国历史悠久:1. 自黄帝王朝的姬轩辕(也称公孙轩辕)时期算起,约有5000多年;2. 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多年;3. 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多年;4. 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
(公元前221年)算起,约有2240多年。下面从夏朝开始,总结各个历史朝代:
历史文章如下:01 夏: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02 商:甲骨文诞生的朝代03 西周:大周江山800年的“总设计师”-周公旦04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05 春秋称霸时间最长的国家:晋国06 楚国的曲折争霸之路
07 孔子的一生 ‖ 鲁国篇08 孔子的一生 ‖ 时间轴09《论语》合集10 春秋争霸落幕‖吴越之争11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12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13 战国时期‖秦始皇的一生14 刘邦VS项羽‖西楚霸王主场
15 刘邦VS项羽‖汉高祖崛起16 西汉:从郡国并行到郡县制17 西汉:文景之治18 西汉:举行封禅大典的汉武帝19 西汉总结:从辉煌到落幕20 东汉:堪称完美的皇帝-刘秀21 东汉总结:从辉煌到落幕22
三国鼎立:群雄逐鹿,轮番登场23 西晋:历史上第一次,汉族建立的政权被外族推翻24 朝代总结:从夏朝到战国七雄25 东晋门阀政治:皇帝和贵族共享天下26 朝代总结:秦朝-西楚-两汉
魏晋南北朝001 朝代总结朝代总结,历史文章如下:朝代总结:从夏朝到战国七雄朝代总结:秦朝-西楚-两汉本篇讲述魏晋南北朝,梳理如下:
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共计370年三国鼎立最终三家归晋,西晋统一全国后,建立了短暂51年的大一统王朝,又因
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等因素,使统一的中国又迅速回归到南北对峙分裂时代东晋十六国时期,南边是北方汉族“衣冠南渡”之后建立的东晋,北边是以"五胡十六国"为代表的北方诸国公元439年,北魏鲜卑拓跋焘攻灭北凉,结束了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统一,开启了。
南北朝时期南边依次有“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更替,北边有北魏、东&西魏、北齐&北周五个政权最后由代北周而起的隋灭陈朝,统一南北,完成全国的统一自316年西晋灭亡,至589年隋朝重新统一中国,南北方分裂近三百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重要事件如下:
010 三国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最终于公元220年,曹魏(220—266)代汉而立,随后221年蜀汉(221—263)、229年东吴(229—280)先后建立,形成魏蜀吴三国鼎力之势。
263年司马家族灭蜀汉,随后266年司马家族正式取代曹魏建立晋王朝,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东吴,天下归于一统1. 蜀汉蜀汉维持了43年,就断送在刘备的儿子刘禅手中刘禅为人不思进取,只会整天玩乐,即使有诸葛亮
这样的名臣辅助也无济于事,被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还落下了“乐不思蜀”这样的千古笑柄。
2. 东吴东吴维持了52年,皇帝传了4代,最后由于皇帝昏庸导致国力衰弱,还效仿刘禅向司马炎投降。
3. 曹魏曹魏维持了45年,虽然比蜀汉好一点,皇帝传了5代,但是后面三位皇帝,都是司马家的傀儡。
虽然第四位皇帝,发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愤恨,但是也无法扭转曹魏政权被司马家夺取的局面随着蜀汉和东吴的后代不争气,投降于曹魏曹魏皇权旁落于司马家三国鼎立的局面被打破,最终统一于司马炎,西晋开始 三国鼎立:群雄逐鹿,轮番登场
011 西晋“三家归晋”的西晋王朝仅仅维持了51年,就被外族推翻司马炎为了怕王位被弟弟司马攸抢走,以宗法制度“立嫡立长不立贤”的准则,坚持不换嫡长子司马衷从而让“何不食肉糜”的傻儿子成为贾皇后的傀儡贾皇后
凭一己之力,让司马贾的八个诸侯王相互残杀,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让西晋内耗严重,从而让游牧民族有了可乘之机,引发“永嘉之乱”。永嘉之乱杀太子司马诠、宗室、官员及士兵百姓三万余人。
西晋还是历史上少有的“豪门斗富”的朝代,所以西晋在短短的50多年历史中,内忧外患,加上朝廷不作为,老百姓没过几天安生日子西晋:历史上第一次,汉族建立的政权被外族推翻012 东晋十六国永嘉之乱后,北方游牧民族
胡人纷纷起兵南下,先后建立一堆割据政权,史称“五胡乱华”五胡指的是“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游牧民族从刘渊开始,百余年间,五胡便展开连串的建国运动,彼此混战不休,令中原人民流离失所,死伤无数,所以叫。
“五胡乱华”五胡,先后建立了大大小小几十个国家,其中影响力大、具代表性的有十六国,也称五胡十六国五凉四燕,三秦二赵,一成一夏,并为十六:1. 五凉: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2. 四燕:前燕、后燕、南燕、北燕。
3. 三秦:前秦、后秦、西秦4. 两赵:前赵、后赵5. 成夏:成汉、大夏五胡乱华的局面出现以后,北方显然是待不下去了,只能“衣冠南渡”南渡士族王导扶持琅琊王司马睿于317年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形成“王马共天下
”的局面东晋共有11位皇帝,不过差不多都是傀儡,包括开国皇帝司马睿王导、庾亮、桓温、谢安等四大世族,先后成为东晋的实际掌舵人东晋王朝,就是一个士族统治下的王朝,皇权旁落,士族轮流执政东晋门阀政治,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王羲之“东床快婿”的典故,就是东晋门阀政治联姻的典型代表“淝水之战”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淝水之战使得北府兵声威大振,谢玄、谢安、谢石等人也凭借此战留名青史东晋孝武帝。
司马曜借此机会收回权力,成为了东晋唯一掌握皇权的皇帝东晋门阀政治:皇帝和贵族共享天下013 南北朝公元420年,北府军出身的刘裕逼迫司马德文禅位,改国号为宋寒门登上王位宝座,预示着东晋门阀政治的结束公元439年,
北魏鲜卑拓跋焘攻灭北凉,结束了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统一,开启了南北朝时期南朝,是东晋灭亡后建立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统称,四个朝代依次更替北边,五胡乱华后,先后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个朝代,称为。
北朝1. 梁武帝梁武帝萧衍,通过伐竹沉木,取代了南齐皇帝萧宝卷,成为梁朝的开国皇帝“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代诗人杜牧《江南春》中的诗句,让人们对南朝佛教的盛况有了真切感受梁武帝统治期间,建了大量的佛寺,其中最大的寺庙,就是梁武帝在皇宫为自己建的
同泰寺梁武帝曾经四次舍身到同泰寺,每次都是大臣用重金把梁武帝赎回来梁武帝,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菩萨皇帝梁武帝晚年,发生了“侯景之乱”,被活活饿死,享年86岁仅次于清朝乾隆皇帝,位列中国长寿皇帝的第二把交椅。
2. 北魏孝文帝-胡人汉化改革439年,北魏统一北方,是北朝的起始之年北魏前期以平城为都,孝文帝进行汉化改革,实行三长制,颁布均田制,迁都洛阳,推行一列改革鲜卑旧俗的措施北魏汉文帝的汉化改革,使得湖人汉化
的进程迈上新的台阶但是,汉化改革损害了边境六镇鲜卑人的利益,从而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六镇起义”六镇起义将湖人汉化的进程拦腰截断,也将北魏撕成两半最终权臣高欢和宇文泰将北魏分割成东魏和西魏 3. 陈后主明君都是相似的,昏君却各有各的昏法。
南朝的后主陈叔宝,可算是一位别致的昏君,他文采风流,精通音律如果不是被推倒了皇帝的位置上,他绝对是一个出色的文人墨客《玉树后庭花》是陈后主所作宫体诗,被称为“亡国之音”陈后主的好日子就像这玉树后庭花一样短暂,前后不足七年。
589年,隋兵进入建康,陈后主被俘,后病死于洛阳。后来就有了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成语总结重点提炼历史典故、成语故事,便于以后孩子的国学启蒙。
夏相关的成语典故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后羿射日商相关的成语典故有:酒池肉林炮烙之刑暴殄天物助纣为虐西周相关的成语典故有:0.断讼称王:姬昌1.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姜太公2.爱屋及乌:姜太公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旦
4.未雨绸缪:周公旦5.惩前毖后:周成王6.道路以目:周厉王7.哀鸿遍野:周宣王8. 千金买笑:周幽王9. 不食周黍:伯夷叔齐春秋相关的成语典故有:1. 一箭之仇:齐桓公&管仲2. 风马牛不相及:齐国&楚国
3. 老马识途:管仲4. 管鲍之交:管仲&鲍叔牙5. 退避三舍:楚国&秦国6. 尊王攘夷:齐桓公7. 一鸣惊人:楚庄王8.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庆父9. 三桓之乱: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10. 一夜白头:伍子胥
11. 卧薪尝胆:勾践12. 专诸刺王僚:吴王阖闾13. 要离刺庆忌:吴王阖闾战国相关的成语典故有:1.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魏文侯 2. 五十步笑百步:梁惠王和孟子 3. 三人成虎:魏惠王和庞葱 4. 围魏救赵:桂陵之战-田忌、孙膑、庞涓
5. 马陵之战:孙膑、庞涓 魏国一蹶不振 6. 田忌赛马:田忌和齐威王 7. 高山流水:伯牙和钟子期 8. 讳疾忌医:蔡桓公和扁鹊 9. 完璧归赵:蔺相如 10. 负荆请罪:廉颇和蔺相如 11. 舍本逐末:赵威后
12. 纸上谈兵:赵括 (长平之战,四十多万赵军被秦国名将白起活埋 )13. 毛遂自荐:毛遂和平原君 14. 孟母三迁:孟子母亲 15. 一字千金:吕不韦 16. 图穷匕见:荆轲刺秦王,燕国灭 17. 焚书坑儒:秦始皇
西楚相关的成语典故有:1. 项羽:取而代之、破釜沉舟、衣锦还乡、拔山盖世、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江东父老、霸王别姬2. 鸿门宴:项羽和刘邦3.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和刘邦4. 韩信:一饭千金、胯下之辱、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推陈出新、求封假齐王
5. 萧何月下追韩信6.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西汉相关的成语典故有:1. 运筹帷幄2. 肝脑涂地3. 多多益善3.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4. 前车之鉴5. 千钧一发6. 死灰复燃7. 金石为开7. 义无反顾
8. 寒而栗9. 不得要领10. 司马迁:九牛一毛、重于泰山、轻如鸿毛11. 闭门思过12. 曲突徙薪13. 一丘之貉14. 凿壁偷光:匡衡15. 缇萦救父16. 萧规曹随东汉相关的成语典故有:1.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2. 旗鼓相当3. 马革裹尸4. 乐不可支5.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6. 盘根错节7. 饮鸩止渴8. 重蹈覆辙9. 乘人之危10.箭在弦上11. 望梅止渴12. 危在旦夕13. 三顾茅庐14. 初出茅庐15.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6. 谈笑自若17. 锦囊妙计18. 长驱直入三国相关的成语典故有:1. 才高八斗2. 七擒七纵3. 鞠躬尽瘁4. 乐不思蜀5. 三顾茅庐6.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7. 挟天子以令诸侯8. 煮酒论英雄
9.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西晋相关的成语典故有:洛阳纸贵狗尾续貂信口雌黄东晋相关的成语典故有:骑虎难下东山再起身无长物东床快婿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不为五斗米折腰南北朝相关的成语典故有:扑朔迷离江郎才尽让枣推梨
画龙点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箭双雕【使命愿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