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戈少一撇是什么字)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4-04


现在说到“武”字,常常提起的一句话就是“止戈为武”,汉字是非常奇妙的文字,造字并非凭空想象最初“止”代表脚趾,延伸为行走前进,走向“戈”,持戈为武,要开启战争到了春秋战

戈(戈少一撇是什么字)

 

现在说到“武”字,常常提起的一句话就是“止戈为武”,汉字是非常奇妙的文字,造字并非凭空想象最初“止”代表脚趾,延伸为行走前进,走向“戈”,持戈为武,要开启战争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思想进步,楚庄王提出真正的武,应该是停止战争,也就是止戈为武。

甲骨文,金文,等写法中,武是上下结构,上面一个戈,下面一个止。这种情况持续到汉代左右。

后来可能某个书法家觉得不太协调,戈应该与人并立,怎么能在头顶呢?于是调整了两个字的结构,将“止”放在“戈”的坐下方。

例如东汉时期的《曹全碑》中,武字就是这样的。

不过这也没有持续太久,书法家对其进行了再一次的改进,将“戈”字中的一撇改成一横。

因为古代使用毛笔书写,上面的两横写不好容易与点相接,于是最上面那一横越来越短,最后就演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了。

刚学“武”字的时候很容易多写一撇,当时还狠奇怪,既然是戈就应该有一撇,现在终于明白了!当然了,武字的演变中间有很多个过程,因书写体不一样,同一时期写法也不尽相同,在此只列了主要的几个演变过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