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古诗(菊花古诗元稹)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4-04

—关注唐诗宋词天天读 顶级传统文化美刊—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

菊花古诗(菊花古诗元稹)

 

关注唐诗宋词天天读顶级传统文化美刊—菊花

【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译文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再无花可赏。注释

秋丛:指丛丛秋菊舍(shè):居住的房子陶家:陶渊明的家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遍绕:环绕一遍篱(lí):篱笆日渐斜:太阳渐渐落山斜,倾斜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尽:完更(gèng):再背景

这是一首赏菊之作。在旧时诗文中,常将菊花作为封建士大夫道德品质的象征。此诗即为其中之一,约于贞元十八年(802)作于长安。赏析

这是一首赏菊之作约作于贞元十八年(802),作于长安菊花,不像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爱有人赞美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高洁的气质,而元稹的这首咏菊诗,则别出新意的道出了他爱菊的原因。

第一句“秋丛绕舍似陶家”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诗人将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可见秋菊之多,花开之盛这么多美丽的菊花,让人心情愉悦,其中也有对陶渊明的崇敬之心第二句“遍绕篱边日渐斜”表现了诗人专注地看花的情形。

第二句中的“绕”字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表现了诗人赏菊时悠闲的情态诗人被菊花深深吸引住了,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遍绕”“日渐斜”,把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态和诗人对菊花的由衷喜爱,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字里行间充满了喜悦的心情。

前两句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情、有景、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面“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点明了诗人爱菊的原因这两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

菊花是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者,它得天独厚的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了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

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平常题材,发掘出不平常的诗意,给人以新的启发,显得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在写作上,用语淡雅朴素,饶有趣味笔法也很巧妙,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为渲染爱菊的气氛做铺垫;第三句是过渡,笔锋一转,跌宕有致,最后吟出生花妙句,进一步开拓美的境界,增强了这首小诗的艺术感染力。

内容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推荐阅读:年少轻狂?炫妻狂魔?这样的杜甫你认识吗?   读懂《红楼梦》才知道,什么是中国真正的贵族精神18个男人写了本女子图鉴,里边有500个心动的瞬间词中之帝李煜诗词全集:一生经历大起大落,句句写透人生的本质

明末第一才子张岱,迷倒无数女人,有趣,才是一个人的顶级魅力他一生只留下两首诗,却用这书,让唐朝诗人风光了1000年评选史上最厉害八大诗人,你会选谁?清朝有一人上榜昨日好文:辛弃疾写自己撒酒疯的一首词:欢笑的背后,往往是无言的沉痛

著名作家贾平凹女儿贾浅浅拟入“中作协”,看完写的诗,沉默了!曹操最脍炙人口的10首诗,读来慷慨激昂,方显英雄本色诗词丨八月清风销晚夏,岁华过半待秋来九首经典诗词,成就多少千古名句一天一首古诗词:张孝祥《西江月·黄陵庙》

一天一个成语:溜须拍马一天一篇文言文:苏轼《记先夫人不残鸟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