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相告闺房(闺房词)
哪怕在最受束缚的时代,她们非但没有把心封闭起来,反倒把房间装扮得无比美好。
文字 | 「誰最中國」圖片 | 「來自網絡」女子的闺房,向来是美艳、幽深的所在闺房,看似女性概念,却也有男人的共情女子看闺房,是栖身之所,是她内心的镜子男人看闺房,有潜藏的象喻,可望⽽不可得庭院深深,⼤量的青春曾被挥霍于深闺之中。
但哪怕只是闪现一刹那的华彩,也是长久迷人的在时代的偏见、礼教的束缚之下,女性仍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美丽,塑造了独具慧心的传奇。闺房,不只是一个房间而已。在这里发生的故事,在这里寄托的情感,可通古今。
我们想象古时的闺房,可能不是个很快乐的地方因为提到"闺",就容易想到"怨"在我们的诗歌里,和田园诗、边塞诗一样,"闺怨诗"也是一个重要的类别这类诗⼀般是写少⼥的青春寂寞、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李白《怨情》美⼈卷珠帘,深坐蹙娥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闺怨诗的叙事背景大同小异,通常是丈夫或情⼈因考取功名、为官他乡或羁旅服役等等种种原因与家庭分离,⼥性独⾃在闺中饱受相思之苦,⼼中怀有思念、失落、惆怅甚⾄怨愤之情。
说到底,还是因为男人……
诗词里对于闺房有两种常见的叫法,⼀个是"深闺",⼀个是"⾦闺"这两个词,可以概括闺房的两⼤特点⼀个是"隐蔽",也就是私密闺房有私密性,女子很少将这片私密天地给外⼈看另⼀个是"美艳",可以理解为感性室内陈设、装饰的格调与美感,都是女子性情的投射。
如果有一个闺怨诗大数据,我们可以大致提炼出闺房的几个核心要素:时间常发⽣在春、秋、日暮、月夜;景⾊常有月亮、落花、杨柳、秋风、夜⾬、莺啼;主人公的活动细节包括梳洗、弄妆、眺望、流泪……诗里的器物则能为我们勾勒出⼀个闺房的⾯貌,如团扇、画屏、明镜、轩窗、珠帘、罗帐、⽟钩、蜡烛、纱灯、薰笼、纸笺、绮席、鸳被、绣枕等等……
每个要素都代表一种意境,稍加结合,一个富有画面、充满情感的故事就呼之欲出了。
闺怨诗很值得玩味既然讲的是闺怨,那么自然是女子最有发言权;可事实上,闺怨诗大多是男性诗人做的一个个大诗人,纷纷化身妇女之友,关心起别人家的媳妇……好像哪里不太对?当然,任何艺术都不能看表面男性诗⼈借⼥性的口吻,表达相思之苦或是被遗弃之后的怨恨,当然不排除有同情的因素,或为她们的遭遇发声的愿望;然⽽更多时候,还是寄托了诗⼈对⾃⼰怀才不遇、遭遇排斥打击,以及忧国忧民的情感。
女人怨的是男人,诗人怨的是庙堂。就这样,当婚姻和政治中的两种伦理关系发⽣微妙的合流时,在⼥⼦的闺阁之中,男性找到了共鸣。
诗人已经写了那么多,对女人的闺房,似乎也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长物志》在交代居宅设计的时候,曾特意提醒道:室中要"精洁素雅",否则"⼀涉绚丽,便如闺阁中"⽆独有偶,《格古要论》介绍华丽的珐琅器时也说,"但可妇⼈闺阁中⽤,⾮⼠⼤夫⽂房清玩也。
"由此可见,在文人审美里,对⼥⼦闺房里面花里胡哨的东西是瞧不上的,⽽且还要注意划清界限不过,明末清初卫泳所作的《悦容编》,写到女子的室内陈设,却也是追求雅致的:"因列器具名目:天然几、藤床、小榻、醉翁床、禅椅、小墩、香几、笔、砚、彩笺、酒器、茶具、花樽、镜台、妆盒、绣具、琴箫、棋枰。
至于锦衾、纻褥、画帐、绣帏,俱令精雅,陈设有序,映带房栊或力不能办,则芦花被、絮茵、布帘、纸帐,亦自成景"男诗人曾在闺房上投注过自己的情感,但他们毕竟只是旁观者而已能够设身处地、有真实感受的还是女性,她们在闺房里,有自己的风雅可以追求。
闺房里也曾走出过李清照这样的文人翘楚,但大多数女子从小在闺房里学习的是刺绣、纺织、缝纫等⼿艺,且要从事⼀辈⼦她们的手艺始终不是男权社会的主流艺术,但这慧心的装饰却不能缺少在狭小逼仄的空间里,女性仍能创造伟大的艺术。
顾绣、苏绣、蜀绣等⾮物质⽂化遗产,就是在闺阁之中,经⼥⼦世世代代的相传相授,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同样是作画,⽂⼈⽤笔墨,⼥⼈却可以⽤针线,精细逼真程度⾜够临摹名家书画有些艺术,具备独特的⼥性本体之美,与男⼦有别,是有其特定的美学特征的。
男性不屑为,或不能为男性所创造的艺术再多,女性的艺术也⽆可替代它们同样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可与男⼦⼀争短长在⼀⽅⾃我的天地⾥,女子施展⾃⼰的智慧,装点自己的美丽,将⼼中才情连同殷殷情意,都涵括其间了
南宋 蚕织图
明代 缂丝牡丹
闺房⾥住着不同的⼈,不同的⼈⽣有不同的故事,每个角落都藏着最真实的情感志怪小说《汉武故事》里记载,汉武帝自小想娶姑母的女儿陈阿娇为妻,还许下诺言要造一间金屋子给她住这就是"金屋藏娇"的典故因为一句承诺,阿娇的金屋成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闺房。
汉武帝后来到底有没有给阿娇建一座金屋,我们并不知道,不过人们历来都相信他有——既然阿娇当上了皇后,金屋就算是兑现了吧其实"金屋"的具体样子并不重要,它在这里更多地成为了一种表征,它可以代表浪漫的爱情,代表女子的完美归宿,也可以代表男子的气魄和承诺——尽管事实证明,很多时候是靠不住的。
"藏"着娇的⾦屋,显然具备⼀种封闭的意涵,住在里面的人也是被动的即便得偿所愿,终究还是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阿娇自小受宠,习惯骄横,又没有子嗣,最终皇后之位被废,退居长门宫即便守着一座金屋,也只能感受到彻夜的寒冷了。
文学史上描写情爱的作品很多,其中有很多传说、艳史、情人或者风尘故事等等,但是对正式夫妻的涉及却很少但凡写男女,思春偷情的都是缠绵悱恻、活灵活现;要是写夫妻,坏的就是始乱终弃,好的也无非就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无趣乏味得很。
不过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浮生六记》里的《闺房记乐》在《闺房记乐》里,作者沈复追忆了他与妻子陈芸相处的日子,故事看上去平平淡淡,但读起来非常暖心沈复不虚伪不矫饰,在《闺房记乐》里表露真性情,哪怕日常的吵嘴,都能体现出对夫妻之间深厚的情意。
陈芸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纲常伦理的束缚仍然存在,但她勇于冲破闺阁训诫,比如女扮男装出去逛庙会,透着一股可爱,实际上也是追求自由的表现林语堂说陈芸是最可爱的女人,还有人评价陈芸时用了一个词,叫"闺阁俊杰"。
清代 燕寝怡情图我们以往可能会觉得古人受礼教束缚,生活会很乏味,但是沈复与陈芸的故事让我们知道,古代的婚姻也可以是有情趣、有感动的哪怕在陈芸不受公婆喜爱的时候,沈复也愿与妻子共进退虽然他奉行孝悌之道,但把闺阁之约看得更为重要。
宁愿与陈芸双双离家躲避父母的责难,也不把妻子一个人抛弃在外沈复和陈芸刻过两方印:"愿生生世世为夫妇",作为往来书信之用小小的印章,却比阿娇的金屋值得信赖其实承诺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到头来还是要看那人的心是怎样的。
人的情感需要、对爱的追求,这些所谓永恒的主题,古今大同对于今天的女性来说,闺房已经不再是一个禁闭的地方,但里面仍会藏着她们的秘密或心事在这里,发生的是女人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却也有男人的目光、承诺和想象现在的女性有了自主权,但不要以为古代那些守在闺房里一脸怨恨的女人不会出现在今天。
只不过今天没有诗人有闲功夫给她们作诗罢了女性需要一间怎样的闺房?仍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古代女子在闺房里,琴筝、棋、书、诗、画、女红、编花篮、打花结、钓鱼、插花、鸟虫、室内的装饰与陈设、各种小手艺……几乎无所不能,绝妙之极今天在闺房里,我们还能做些什么?中国女性的传统和艺术能够传承至今,就是因为哪怕在最受束缚的时代,。
她们非但没有把心封闭起来,反倒把房间装扮得无比美好在狭窄的空间里制造出跨越时空的美丽,在不公平的世界里寻找属于自己的担当这个世界上仍有很多障碍需要女性去突破,而从传统中,我们也可以找寻到很多智慧自古以来,男人和女人都对闺房怀有深刻的记忆。
我们今天谈的女性自主意识,不应是一个把男性当假想敌的口号女性要创造属于自己的美丽,男性也不应该把女性自主视为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因为世上那么多美好,都是通过男女之间默契的互动而产生的编辑 | 日月- 参考资料 -
《青闺爱巧》马大勇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誰最中國』微商城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