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黄鹤楼简介(武汉黄鹤楼简介)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3-12-26

白云黄鹤(长江系列·武汉黄鹤楼)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四句诗三处黄鹤两处空,诗人打造了一个有

没想到黄鹤楼简介(武汉黄鹤楼简介)

 

白云黄鹤(长江系列·武汉黄鹤楼)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四句诗三处黄鹤两处空,诗人打造了一个有无与色空的灵动世界崔颢的《黄鹤楼》几成唐诗之首,难怪李白初登黄鹤楼为景所引,想题诗留美,却发现墙上已有了崔诗,读罢只能悻悻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黄鹤楼诗以楼生,楼因诗名,胜景与诗文历来都是相辅相成的黄鹤楼被誉为天下江山第一楼,承载着太多的历史与人文,在有建楼记录的一千八百年里,它几度涅槃,据统计重生了二十七次,尽管历朝历代的人们所看到的黄鹤楼各不相同,但寄托的情怀却是一样的,黄鹤楼是形胜的标志,有着隽永的诗情。

黄鹤楼在1884年至1985年这一百多年里武昌江岸并没有黄鹤楼,人们情结黄鹤楼,把清末在原址上建造的奥略阁视作黄鹤楼如今的黄鹤楼可谓百年重生,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高阁五层,以清同治年的古楼为蓝本,异地而建,迁造的原因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建武汉长江大桥时占用了蛇山黄鹄矶原址,因此八十年代重建时移位一公里,改在海拔六十多米的蛇山之顶。

集雄秀于一体的新楼高逾五十米,层层飞檐,四望如一,黄色的琉璃瓦璀璨夺目,其高立山巅,因而更显雄伟壮观

千禧钟

黄鹤楼再登黄鹤楼,两次相隔了三十六年从东门入园,走上一条坡道,便见一尊高大的岳飞铜像,一旁亭坊俱全据介绍,1937年,中华民族正处于最危险的时候,武汉市民在原岳王庙的瓦砾中发现了一块明代青石碑,碑上镌有岳飞半身像和四言像赞诗,人们筹措资金,建亭置碑,借以激励抗战斗志。

岳飞碑亭岳飞碑亭和后建的功德坊、铜像都已成为黄鹤楼景区的组成部分,其实这也算实至名归南宋时,岳飞镇守武昌七年,曾多次登上黄鹤楼,凭栏北望,仰天长啸,见诗道:“遥望中原,荒烟处,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铜像岳飞的咏唱充满豪情,后人从中看到了别样的黄鹤楼,它是军事瞭望哨,是宴饮游乐场,可以揽虹瞰川,可以别恨离情,千年黄鹤楼早已成为文化的地标,成为武昌的永久象征。

白云黄鹤随着人流走进黄鹤楼,一层一层地向上移动底层的瓷壁画以白云黄鹤展现了人神同乐的场面,两面匾额“帘卷乾坤”、“气吞云梦”道说着黄鹤楼的磅礴气势,两柱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牵引出黄鹤楼的千古传承。

气吞云梦二层记录着黄鹤楼初建的历史,那是东吴黄武二年(223年),孙权于蛇山筑夏口城,他深信武治而昌,在黄鹄矶修建了瞭望哨楼,也许是黄鹄和黄鹤的古音通转,便有了武昌黄鹤楼的称谓大厅里的仿汉画像《孙权筑城》、《周瑜设宴》正表现着黄鹤楼初起时的历史风貌。

人文荟萃三层厅内人文荟萃,崔颢、李白等十三位咏吟名人联袂登场,没有时空的束缚,因为他们都有共同的话题—黄鹤楼。

四楼大厅四层大厅备有桌案茶几与文房四宝,供人一展才华,犹如当年的留诗板壁,可游人都有自知之明,眼前有景道不得,早有前辈满星空。

流逝

浪淘沙

华年五层楼阁以气势恢弘的《江天浩瀚》重彩壁画夺人眼球绕厅一周的七幅作品统称《长江源流》,从雪山走来的长江挽起高山、汇聚流川,锻造了三峡至美,提炼了庐黄仙幻,伴随着洞太烟波,奔腾向海,一往无前正面墙上的三幅巨画由《流逝》、《浪淘沙》和《华年》组合而成,左画饱含创世纪元素,新石器的彩陶女,青铜时代的神人共舞,再到大禹治水、三楚渊源,长河在流逝也是文明的流长。

右画展示了古楼的风霜雨雪,神话与现实、战争与和平交替呈现,黄鹤楼与民族同脉,顽强生命力使其永保华年大浪淘沙,正是长江万年、万里的奔流,造就了伟大的史诗,每一朵浪花都显神奇,每一朵浪花都是丰碑

黄鹤楼其实已不必纠结于黄鹤楼里安装的电梯了,它是现代古楼,是黄鹤楼第二十七次涅槃后的再次重生,黄鹤楼还会进入新的轮回,但它一定不会消亡,因为它承载着一方水土,担负着生生不息的使命,长江在黄鹤楼在,诗在黄鹤楼在。

千禧钟

黄鹤楼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