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到了均田免赋(均田免赋是哪次农民起义)
说起李自成,他是压垮大明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他的一生也颇具传奇色彩。李自成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
说起李自成,他是压垮大明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他的一生也颇具传奇色彩李自成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 ,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李自成曾给地主牧羊,后为银川驿卒在1629年,李自成参加起义运动,后成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
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
早年的李自成只是一个小小的驿卒罢了,那究竟是什么促使他成为了后来的起义军首领,威名远扬的闯王呢?原来的少年李自成,本是一位小驿卒在他当职时,恰逢崇祯皇帝精简驿站,因此而丢了工作又欠了村里的艾举人一大笔钱,无奈之下,李自成选择了起义这条路。
崇祯万万没想到,因为他的无心之举却招来了后来的大祸
李自成在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八年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声望日高次年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李自成当上闯王后,又提出了“均田免赋”等口号,天下有民歌赞颂李自成到“迎闯王,不纳粮。
”闯王获得广大百姓支持,自己的军队也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最终,1643年1月李自成在襄阳称王10月,李自成攻破潼关,杀死督师孙传庭,占领陕西全省1644年1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以党项人李继迁为太祖,建国号“大顺”。
大明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起义军势如破竹般攻破北京城,使处于风雨飘摇中的大明帝国轰然倒塌攻破大明的喜悦还未消除,而李自成悲惨的结局却即将到来在李自成和刘宗敏等人都开始忙于修建宫室,搜罗美女,对明朝的官员进行追赃。
而没有及时的追剿或招降依然据有江南的几十万明军,也忽视了重兵在握的山海关总兵吴三桂起初的时候,李自成是想招降吴三桂的
但是,由于义军将领在追赃的过程中,致使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自杀,更让吴三桂不能忍受的是,他心爱的宠妾陈圆圆也被刘宗敏抢了过去同时,清军对大顺军紧逼不放,派出重兵节节阻击而南明政权的明军也顺势攻击大顺军至此,李自成兵败已成定局。
最终,李自成只好逃跑,没有反抗之力,最后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遭村民误杀一代起义英雄李自成死于区区村民手中,这样的结局过于凄惨,也过于戏剧化对于一个推翻了腐朽的大明王朝英雄而言,这样的离世太草率我们不禁发出一个疑问,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大顺政权一瞬间就覆亡了呢?原因太现实。
要知道当初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旗号大获支持,受到百姓爱戴,人民欢迎李自成的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还推翻明朝,声势达到顶峰,人生达到巅峰可是这种状态没有长久,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却快速消亡。
原因在于,在那个时期所谓的“均田免赋”是不可能实现的李自成提出这个“均田免赋”旗号是为了得到百姓支持,夺得民心其实在那个时期实行或者说实现“均田免赋”是几乎不可能的不收税的话,政权无法维持,毕竟打仗要军饷,要粮饷。
李自成还要支付官员薪水,更别说其他大规模设施建设,总之需要大量金银。李自成没有实施过“均田免赋”,一句虚无缥缈的保证,跟着他的百姓根本无法得到保证,自然他也渐渐失去了民心。
“均田免赋”的旗号,几乎每一个农民起义者都提过,但是到最终却无法实现原因是在那个以农民为基础的封建社会,不依靠农民的政权是不可能存在的,也不可能长久的李自成以“均田免赋”大获支持,后推翻明朝可是后来纵情享乐,过上纸醉金迷的生活,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他没有长远的目光,目光短浅,最后导致败亡,让满清捡了漏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自成就是犯了这样的错误才走向失败的但是,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推翻腐朽明王朝等等,这些举动足可以说明李自成是一位伟大的人物。
更多精彩历史故事,欢迎关注【历史回忆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