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干货投篮机(折纸投篮机)
1. 学生在练太极。2. 学生在操场围坐嬉笑。3. 学生在操场跑步。4. 学生在打篮球。 部分图片由受访学校提供近日,课间10分钟话题多次冲上热
1. 学生在练太极。
2. 学生在操场围坐嬉笑。
3. 学生在操场跑步。
4. 学生在打篮球 部分图片由受访学校提供近日,课间10分钟话题多次冲上热搜,批评部分学校大搞“课间圈养”11月3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要求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
面对“课间圈养”问题,深圳学校做得如何?校长、家长态度如何?南都记者进入多所学校采访,有校长明确表态: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需要跑起来,而不是“关起来”●课间“模样”翻花绳、跳大绳、下象棋、折纸…… 学生们课间自发为生病同学折纸送惊喜
隔着操场,站在校门都能听到欢声笑语,这就是深圳市螺岭教育集团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下称“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的课间十分钟,这也是课间应有的“模样”下课铃一响,一楼教室外的空地瞬间成了游乐场,在“10后”的校园里,居然重现了“80后”“90后”的童年游戏——翻花绳、跳大绳、猜拳劈叉、拍手掌……没有先进的器材,也没有高科技,但学生们却玩得不亦乐乎,10分钟一下子就过去了。
在教室里,两位学生摆好棋盘,握手并礼貌喊出:“请多多指教!”便下起了国际象棋;还有三五学生围在一起,分别拿起智力扣,抢先解锁成功的同学得意地向其他同学示意……“我们的学生在课间都是十分快乐的”该校三(19)班班主任祖娟芬表示,虽然班级在三楼,但一到课间,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做:不仅有三两人小组玩耍的活动,还有班级性的集体活动。
她告诉南都记者,近期班上有位学生生病,迟些回校上学,在这段时间里,学生们自发为其做折纸礼物,打算给个惊喜阅读角、跳格子、太极操…… 享受“发电轮”“灯光隧道”等交互式科技走进福田区莲花小学,学校一楼就设有体育快乐园地,供学生课间打乒乓球、跳格子、蹦沙池,还设置了图书馆、阅览室、阅读亭、英语角等区域;每一楼层都有3至4处阅读角供学生阅读;一楼除大操场外,还铺设了人工草皮,一、二年级学生经常在草地上踢球、打滚,享受阳光……
光明区马田小学也鼓励学生在课间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到阳光底下进行体育锻炼,推行“课间微运动”,设置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太极操、素质操、悯农操、声律启蒙操、篮球室内操“我喜欢玩跳格子的游戏,每次下课铃声一响,我和同学们就赶紧跑到操场上去,我最喜欢个人PK赛了。
”宝安区碧海小学一(1)班杨恬欣兴奋地说碧海小学德育主任张旭表示,跳格子在碧海被开发出各种花式玩法,此外学校还设计各种益智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盐田区云海学校聚焦孩子的课余时间,对空间进行重构,先后打造了童玩空间、卡通座椅休闲区、乒乓球活动区、乐高积木墙活动区、投篮机活动区、科学问知互动角,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科技互动区域可尽情享受“发电轮”“灯光隧道”“音乐喷泉”“水漩涡”等十几个交互式科技项目。
“我们低年级学生离学校操场更近,特别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出教室门不远就是操场,课间他们都会走出教室放松”南山区南头城学校党总支书记程磊表示,学校一直鼓励学生们走出教室进行运动、交流、阅读等有益身心的课间活动,为此学校在每层教学楼都专门设置了图书角供课间同学们翻阅图书。
他介绍,作为百年老校,南头城学校2021年刚完成重建回迁,从一所没有田径场的老校“华丽转身”●课间“圈养”有调查显示75.2%家长认为 身边中小学“安静的小课间”现象普遍属于学生的课间十分钟在深圳不少见,但被“圈养”的课间十分钟同样存在。
实际上,课间十分钟正在“消失”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2019年就有调查显示,75.2%的家长认为身边中小学“安静的小课间”现象普遍,且在小学最为突出今年11月2日,“深圳教育”公众号转发“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的推文,呼吁保证孩子享有课间十分钟,改变课间“圈养”现象。
引起了网友在评论区热议——对这篇文章的观点,网友纷纷表示赞同不少家长分享了自己孩子快乐的课间十分钟活动,但也有网友无奈跟评称——“课间不许去操场,走廊不许跑我儿子课间声音太大还要被批被扣文明分”“一年级下课只能在门口一小块区域走动,不能跑步”“本来就10分钟还可能有拖堂,上个厕所回来又是预备铃响就要进教室”……有家长表示,担心孩子身心受到影响。
同时,有家长站在学校立场发出呼吁:“希望家长们可以理解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与大闹、小磕小碰之类的,不要一点点小事情总是去找老师、找学校麻烦”“希望家长们对老师能多一分理解和支持”;部分家长由此怀念起自己的童年,“想想以前我们上学时,下课铃声刚响,就去抢占乒乓球台,一直打到上课铃声响再飞奔回教室,真的很快乐”……
“让孩子们跑起来吧”,这一评论获得较多的赞尽管不同声音都存在,可见家长们有着共同期望:希望能真正落实,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校长观点怕出事担责就“课间圈养”省时省力却不是一个教育者的担当“引导孩子们在课间充分调整、休息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有的学校要求学生课间尽量不出教室的做法,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城学校党总支书记程磊表示近期有所耳闻,但并不赞同这样的做法“课间十分钟本应是学生自主的时间,学校、教师都没有任何理由剥夺”深圳市福田区莲花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王华斌直接指出,怕出事、怕担责就“课间圈养”,确实省时省力,但不是一个教育者的担当,也不是一所学校的担当。
“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需要动起来、跑起来,而不是‘关起来’”深圳市光明区马田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蔡晓珊表示,课间十分钟是学生放松和社交的时间,过度限制他们的活动和行为可能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学校应该鼓励学生走出教室,激励班主任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在课间活动中遵守规定,有序地进行课间活动。
“学生在课间十分钟可以通过运动、社交交流、休息放松等方式来促进身心发展”深圳市螺岭教育集团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秘书长盛伟表示,学生在课间进行简单的体育活动,可以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大脑的供氧量,增强注意力和记忆力;与同学分享彼此的学习经验,互相帮助解决学习问题,或者谈论一些有趣的话题,有助于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找个安静的地方闭着眼睛放松、眺望远方,有助于舒缓大脑和身体的疲劳,提高注意力和学习效果。
统筹:南都记者 谢粤蕾采写:南都记者 谢粤蕾 伍曼娜 何思敏 周正阳摄影:南都记者 冷锋 谢粤蕾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