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满干货咏雪教案(咏雪教案全国一等奖)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1-07

01《沁园春·雪》教学设计。熟读并背诵本词,同时感知词中意象,品味词的意境。今天我们要学习伟大的无产阶级领袖、新中国缔造者之一毛泽东同志写的一首

满满干货咏雪教案(咏雪教案全国一等奖)

 

01《沁园春·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本词,同时感知词中意象,品味词的意境(重点)2.赏析本词准确凝练的语言,掌握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难点)3.感受作者的豪迈情怀,激发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重点)【重点难点】1.诵读中把握本词朗读节奏,体会作者的情感2.抓住关键词句,品读写景特色,感知意象,品味词境【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在讲授新课前,我们先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写雪的诗词。

请大家都来讲讲你们说的诗句都非常恰当我也为大家选了几句诗,我们一起来欣赏(出示PPT课件)今天我们要学习伟大的无产阶级领袖、新中国缔造者之一毛泽东同志写的一首词《沁园春·雪》此词作于1936年2月,此时的中央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长征后,又面临日寇铁蹄肆虐国土。

毛泽东同志当时正在陕西清涧袁家沟,准备率红一方面军渡黄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而对茫茫雪景,他豪情满怀,指点江山,俯仰古今,挥笔写下此词二、预习交流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沁 (qìn ) 塬 (yuán) 今朝 (zhāo) 折腰 (zhé ) 成吉思汗(hán)。

滔 (tāo ) 莽 (mǎnɡ) 妖娆 (ráo ) 大汗淋漓( hàn)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1)娇艳美好(妖娆)(2)批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风流人物)(3)弯腰行礼,这里指倾倒。

(折腰)(4)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红装素裹)3.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4.背景链接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后,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风光,胸中豪情激荡,之后写下了这首词。

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按小组分配好上下阕内容,请学习组成员一起探,划分朗读节奏,标注语气、语调、重音、连读等1.小组代表朗读所选内容,师生共同交流意见【交流点拨】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初读课文谈感受请用下面格式谈谈你的初读感受【示例】读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里,我感受到北方冬天的寒冷,还有北国风光的壮观,作者的豪情也洋溢字间3.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什么内容?主要运作哪种表达方式

【交流点拨】词的上阕写北国壮丽的雪景主要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词的下阕主要论古今英雄抒发抱负主要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4. 词的上下阕承上启下的过片句?【点拨交流】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过片”又称“换头起句”,类似过渡句。

“江山多娇”总束上片,另一方面此出为江山折腰的英雄人物,转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二)深入理解1.什么是意象?它与意境是什么关系?它的作用是什么?【交流点拨】“古道西风瘦马”中“道、风、马”即为意象,诗歌中寄寓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

这些意象描绘出一幅秋天萧索凄凉画面,就是营造出的意境这样的意境抒发出作者身在异乡愁苦之情2. 请大家谈谈对以下诗歌意象、意境、情感的理解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交流点拨】作者在诗中用到的意象主要有杨花、子规、明月。

杨花和子规描绘出暮春的景象,春光将逝,杜鹃鸟悲切的啼鸣,明月又寄相思,营造出悲凉伤感的气氛离别之情跃然字间四、布置作业朗诵、背诵、默写全诗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朗诵了全词,我们回到了作者意气风发的时代。

仅管当时中国革命前途未卜,但在作者心中一切的困难,终将雪后当晴我们学习过不少诗歌,我们拓展了意象和意境的文学常识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结合学过的知识分析作者的如何写景,如何抒发心中伟大理想二、合作探究1.合作探讨上阕写景部分作者运用了什么意象、有什么意境、抒发的情感、写景技巧等

【交流点拨】①“北国……雪飘”,三句总写北国雪景,冰和雪是所选意象,描绘出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世界“千里、万里”两句为互文,意为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封”和“飘”一动一静,看到这样的山河,心中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②“望……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是最能反映北方风貌的景观(意象),意境大气磅礴,体现诗人博大胸怀雄伟气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同时也是动态描写。

远处绵延起伏的山就像舞动的银蛇被雪覆盖的高原坡地像一匹匹白色的象在奔驰眼前的景象写得如此生气勃勃,又有色彩感又有形象感,又十分的逼真描绘出一幅绝妙的北国雪景图也体现了毛泽东对祖国山河的由衷热爱和深情赞美。

“欲与天公试比高”一个“欲”字山、原人格化,写出了他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面貌和昂扬奋发的气概③“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三句是想象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是虚景,与前面的实景相辅相成把雪后的景象“红装素裹”,比作少女的衣装。

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作者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对词的研读,以小组交流为主,教师点拨为辅,教学中教师应敢于把学生的回答,作为板书内容在师生共同交流碰撞中,找到更合适的答案)2.写景抒情之后作者用一句巧妙的过片转入到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当中。

请大家分析作者如何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作者对这些历史人物有着怎样的看法?请找出合适的词语进行分析【交流点拨】作者先以“惜”字总领下文,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接着列举了历代帝王中五位有代表性的人物加以一一评说。

“惜”有惋惜、可惜之意,措辞极有分寸“略输”“稍逊”也不是一概否定成吉思汗,不但惋惜,还用“只识”二字略带嘲讽、批判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为下文当今风流人物的评价做铺垫3.结合词的背景和现在实际谈谈对“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理解?。

【交流点拨】作者自注“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但也是词人对自己个历史地位和价值的认同,还能读到对当时领导无产阶级斗争革命家们赞誉今天的我们,要成为新时期维护祖国尊严和建设强大祖国的“风流人物”二、拓展延伸。

1. 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壮丽多娇的北方冬景图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展开自己的想象,动笔写一写你心目中冬天的一处美景【交流点拨】①这里的雪却不经常下,但只要一下雪,那景象简直是无法形容,它们漫不经心地飘落下来,先零零落落,逐渐越下越大。

等到太阳出来时,万里江山摇身一变,整个世界都被白雪覆盖,好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②街上,是寒风在“呼呼“的咆哮,他粗暴的抓着行人的发丝,将它们打结缠绕街边的树自然也不会放过,只听得”啪“的一声,那旺盛了一整个秋夏的树枝就被卷倒在地,仅留下熙熙攘攘的几根粗壮些许的枝干留在梢头,上面还零星地挂着几张枯黄的干叶在上面旋绕。

三、探究写法1. 这首词咏雪,却不拘泥于雪,而是借题发挥,纵论古今,把自己的情感、胸襟、理想体现在字里行间,我们可以学习到哪些写作技巧呢?【交流点拨】①熔写景、议论、抒情于一炉②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语言生动形象。

③结构上环环相扣,层层递进④动静结合,虚实相应四、布置作业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五、导图归纳总写雪景——意境壮阔上阕:写景 具体实景——动静结合 江山多娇 想象虚景——壮丽多姿沁园春·雪评古——短于文治下阕:论史抒怀 英雄折腰

论今——风流人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