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相告黄国平致谢(黄国平致谢原文)
文章不长,却是半生总结,是志与坚的淬炼。
文章不长,却是半生总结,是志与坚的淬炼这是一个贫穷少年,通过知识和奋斗,一步一步改变命运的故事1987年,黄国平出生于四川南充仪陇县一个村子里,“苦难”,似乎笼罩着他整个童年母亲身体不好,在黄国平12岁的时候又离家出走,父亲靠种地、卖苦力赚钱,常常连买肥料的钱都不够,甚至还要拿黄国平摸黄鳝赚的学费换酒钱。
屋漏偏逢连夜雨17岁那年,外出打工的父亲因车祸去世,同年,外婆也因病去世孤零零的黄国平独自居住在破败的家里,大伯上门看他,发现“老鼠在土墙上打了一个洞,泥巴都落到他床上”苦难的生活一股脑压给17岁的黄国平,他有足够的理由堕落,但黄国平选择了另一条路——学习,。
刻苦学习成了他对抗生活的“解药”为了凑学费,黄国平夜里抓黄鳝,周末钓鱼,不知道多少次被狗追、被蛇咬、半夜落水,但他从不放弃学习,白天没时间,就半夜点着煤油灯读书、写作业,下雨天没有伞,带着一身泥也要去上课,冬天衣服单薄,打着哆嗦也要去领作业本。
2004年,黄国平进入仪陇中学读高中,他话不多,但学习特别努力,几乎可以算是“拼命”,3年后,他考上了一所本科师范学校,但黄国平选择复读,并在2007年考上了西南大学高中生活带给黄国平的,除了一纸大学通知书,还有对计算机的热爱。
高三那年暑假,黄国平已经通过编程赚到了生活费,进入西南大学之后,计算机更是成了他“一生的事业与希望”在助学贷款与好心人的帮助下,黄国平一路披荆斩棘,大学毕业之后考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完成硕博连读,2017年毕业后就职于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继续博士期间确定的科研课题。
一个被生活锤炼了千百次的寒门学子,通过自我奋斗,终于完成了人生逆袭但在黄国平的致谢辞中,既看不到他的抱怨,也看不到他的骄傲,人们能看到的,只有他对生活的乐观和感恩父母的养育,叔伯的抚养,甚至一直陪伴他的老狗小花都让他心存感激,也正是黄国平的努力和懂得感恩,又让他收获了这个社会更多的善意。
计算机启蒙恩师和师娘照顾他,高中免除了所有学杂费,学校食堂的胡叔叔听闻他的情况一直在资助他生活费,还有大学的勤工俭学,国家的助学贷款……当黄国平的努力遇到社会的善意,社会的善意被铭记于心,这才有了黄国平对社会的回馈——“
如果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