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早知道越好四大才子正确生肖(四大才子中状元正解生肖)
四人中沈周、文徵明都擅长画山水,上承北宗山水画的传统;唐寅山水、人物都很擅长,他以南宋院体为法;仇英以人工笔人物、青绿山水见称。
“明四大家”是指中国画史上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画家,也称“明四家”四人中沈周、文徵明(亦作文征明 ,二字音同时通用)都擅长画山水,上承北宗山水画的传统;唐寅山水、人物都很擅长,他以南宋院体为法;仇英以人工笔人物、青绿山水见称。
四人各有所长,先后齐名但除沈周、文徵明有师承关系外,唐寅、仇英则各有千秋因此“明四家”是指明代四位成就很高、四位不同风格的绘画大家,而文征明与唐寅又同时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仇英《浔阳琵琶图》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等明代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首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
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等
沈周·山水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
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征明托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为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他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任官不久便辞官归乡留有《甫田集》
文征明《画兰竹图》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其与沈周共创“吴派”。
唐寅·仕女唐寅(1470—1524),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我认为文征明与其不相上下,不争论下方排名,属个人观点)。
绘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
唐寅·山水仇英,生于明代正德初或弘治末年,卒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字实父,号十洲,原籍江苏太仓,后移居苏州明绘画大师擅画人物,尤长仕女,既工设色,又善水墨、白描,能运用多种笔法表现不同对象,或圆转流美,或劲丽艳爽。
偶作花鸟,亦明丽有致
仇英·山水“江南四大才子”其实是“吴中四才子”的演变,是指明代都生活在江苏苏州,四位才华横溢且性情洒脱的文人:文征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电视剧《金装四大才子》讲四大才子是苏州的是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周文宾。
唐、祝、文、周中的前三人,历史上确有其人其事而周文宾的故事,则是文人后来虚构的徐祯卿是明代文学家,与李梦阳等人并列,其诗文自成一家,但书画稍逊,且相貌丑陋,性格也与另外三位不同大概是这个缘故,后来人们就杜撰了一位才貌兼备的周文宾来凑数。
徐渭·花草祝允明(1461—1527)生于天顺四年十二月六日,卒于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字希哲,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因长像奇特,而自嘲丑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称祝京兆、祝枝山明代著名书法家。
祝允明擅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
唐寅《垂虹别意图卷》引首·祝枝山书法祝枝山与文征明、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之代表人物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頫、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草书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并非如《唐伯虎点秋香》里面的那样不学无术,正相反,唐寅到了晚年穷困潦倒,死了还是祝枝山花钱埋葬的。
祝枝山·书法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一字昌国,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徐祯卿天性聪颖,少长文理早年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
在文学流派上,又与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边贡和王廷相并称为“前七子”
徐祯卿《偶见》徐祯卿强调文章学习秦汉,古诗推崇汉魏,近体宗法盛唐,明“后七子”文坛领袖王世贞在《艺苑卮言》内即引有徐《文章烟月》“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名句徐的书法其实也不差,王世贞亦赞称: “待诏小楷师二王,精工之甚,少年草师怀素,行笔仿苏(轼)、黄(庭坚)、米(芾)及《集王书圣教序》晚岁取《集王书圣教序》损益之,加以苍老,遂自成一家。
”
文征明《归去来兮辞帖》而明代真正经过考究、公认可以称得上有明一朝“四大才子”的,其实只有以下四位:杨慎、解缙、徐渭、王守仁(前三位也被后人称作“明朝三才子”)。
解缙《自书帖》(局部)解缙(1369—1415),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时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解缙因为才学高而好直言被忌惮,屡遭贬黜,最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自书帖》(局部)解缙自幼颖悟绝人,他写的文章雅劲奇古,诗豪宕丰赡,书法小楷精绝,行、草皆佳,尤其擅长狂草著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等;总裁《太祖实录》、《古今列女传》;主持编纂《永乐大典》;墨迹有《自书诗卷》、《书唐人诗》、《宋赵恒殿试佚事》等。
唐寅·山水人物杨慎(1488—1559),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四大才子”之首(有争议,其实我觉得四位排名不分先后),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
其诗、词俱佳,最脍炙人口的即是《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
唐寅·山水长卷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
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卒于戍所,年七十二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世称“杨文宪”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存诗约2300首,所写的内容极为广泛因他居滇30余年,所以“思乡”、“怀归”之诗,所占比重很大他在被谪滇时,妻子黄娥伴送到江陵话别,所作的《江陵别内》表现别情思绪,深挚凄婉。
《宿金沙江》描写往返川滇途中的感慨:“岂意飘零瘴海头,嘉陵回首转悠悠,江声月色那堪说,肠断金沙万里楼”以今昔行旅思情相对,衬出离愁的痛苦杨慎对文、词、赋、散曲、杂剧、弹词,都有涉猎他的词和散曲,写得清新绮丽。
如(浪淘沙)“春梦似杨花”一首,描写细润,言辞华美流畅
徐渭·山水人物/书法徐渭(1521—1593),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等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
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后因杀继妻被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后,得张元忭等好友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常慷慨悲歌晚年贫病交加,藏书数千卷也被变卖殆尽,他自称“南腔北调人”,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去世,年七十三。
徐渭·花草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以花卉最为出色,开创了一代画风,对后世画坛(如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等)影响极大。
也被后世誉为“中国的梵高”
徐渭《春园暮雨诗帖》王守仁(1472—1529),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世称王阳明、阳明子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山人、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王守仁·书法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也被后人并称为“孔、孟、朱、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