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置信50m(50m多少s及格)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3-21

高中物理必修学测要求与教学难度把握——运动学部分前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则消息,说高一物理期末考试按必修学测要求,考题类型与必修学测相似——45个

难以置信50m(50m多少s及格)

 

高中物理必修学测要求与教学难度把握——运动学部分前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则消息,说高一物理期末考试按必修学测要求,考题类型与必修学测相似——45个选择题,5个非选择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长75分钟。

听到这个消息颇感惊讶因多种原因,必修学测考试题与高考题至今看不到,就目前学校教学情况来看,高一要求普遍比较高,但设定的目标达成度又很差,大考小考均分很少及格,极大的挫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对高一末的分班分科极为不利。

为此,重温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必修学测“75分考题50个”的现实,猜想一下考题应该是什么样子,罗列点材料与一线老师商榷。

高中物理课程学业质量水平分为五个等级,水平二是针对高中毕业水平要求,也就是说:高一物理教学中,大多数内容要求到水平二就够了对某些重点内容,考虑到将来选学同学的需要,适当放宽到水平三的要求就好,进一步提高到选修水平(高校专业学习应较高水平),留待进入高二、高三时再进一步提升。

必修学测应有相当一部分考题是水平一的要求,即:能解释简单自然现象,具有将物理学习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对物理观念的形成没有提出要求,但提出了联系实际的意识,可见新课标把“理论联系实际”列为最基本的要求,而此恰恰是过去与当前教学的短板。

水平二要求是:形成初步的物理观念,能从物理学的视角解释一些自然现象,能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与水平一相比,水平二要求初步形成物理观念,联系所学解释、解决简单问题水平三要求是:具有物理观念,对物理概念要求清晰明确掌握,形成物理观念;对自然现象也不仅是解释,而是加了一个描述,达到认识、理解、解释一些自然现象、解决问题,而不是水平二的解决简单问题。

就凭这样的论述,要一线老师把握教学难度,也还是有困难的,笔者参照一些材料,试着找一些“考题”,看能不能对“水平一”与”水平二”进一步诠释,并以此向方家求教。

【题1】我国运动健儿在第32届奥运会上共取得38枚金牌、32枚银牌、18枚铜牌的优异成绩,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下列情况中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的是 ( D )A.欣赏跳水运动员入水姿势 B.分析链球运动员旋转的技术动作

C.裁决竞走运动员双脚是否同时离地 D.研究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位置变化【考点】本题考查对质点概念的理解,要求明白“物体形状与大小可略,把物体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条件,不是背记结论经,而是要在具体问题分辨。

【量级】这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应该在水平二之上,近水平三的要求。

【题2】如图所示,特技跳伞运动员在空中看到大地迎面而来,他选择的参考系是 ( B )地面 B.自己 C.河流 D.山峰【考点】本题考查对参考系的理解,利用所学解释现象,当然有联系实际的要求【量级】这题难度不大,参考系的直接判断,应该是水平一的要求。

【题3】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小华参观完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后,将乘车前往嘉兴南湖瞻仰红船.他查看火车时刻表,如图所示.在该表中 ( D )A.“10:50”是时间间隔B.“00:27”是时刻C.“84”是路程

D.“84”是位移【考点】本题考查“时间,时刻,路程,位移”概念,要求建立起物理观念,并能联系列车时刻表的实际,应用的所学,解释、解决问题,从教学实践中看,本题有难度,主要是联系实际,学生没见过时刻表,有的看不懂。

【量级】水平二

【题4】一辆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其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该车 ( B )A.OA段做匀速运动B.AB段做匀速运动C.BC段做匀速运动D.ABC段都做匀速运动【考点】从运动的速度图象中,分辨运动的性质,要求认识并理解运动图象的意义,并能读出相关信息。

【量级】水平二【题5】用电源频率为50Hz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A.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B.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位移C.点迹的分布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D.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3s

【考点】打点计时器的原理,打点纸带记录信息及经处理能得到的结论【量级】水平二【题6】高空抛物危害很大.若一只鸡蛋从高楼上自由落下,约经过3s落到地面.不计空气阻力,鸡蛋落地时的速度约为 ( B )A.20m/s B.30m/s C.40m/s D.50m/s

【考点】考查自由落体规律及应用【量级】水平二【题7】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经过时间t的位移为 ( D )A.at B.at2 C.at/2 D.at2/2【考点】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其直接、简单的应用

【量级】水平二【题8】小明将足球以20m/s的速度由静止踢出,脚与足球的接触时间为0.2s,该过程中足球的加速度为 ( D )A.40m/s2 B.60m/s2 C.80m/s2 D.100m/s2【考点】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概念,并要求联系实际进行具体计算。

【量级】水平二运动学考题分布节知识点考题考分1.1质点,参考系1,241.2时间,位移321.3速度421.4加速度822.1打点纸带522.2速度规律02.3位移规律722.4自由落体62从上表统计看,运动学在必修一第一、二两章,考了8个小题,第一节考一个质点问题与参考系问题,速度规律表面上看没有考题,其实,关于速度考了一个速度图象的判别与自由落体运动速度的计算,在速度问题上考了两个小题,已够多了。

从考题的特点看,知识要求已经不是主要的,考查的所有知识点都是最基础的;应用也是最直接、最简单的应用,不再有故弄玄虚考题;而把重点转移到概念形成的过程,希望考生能深刻理解概念的产生过程,联系实际是重点;对于物理规律本身要求不高,但对于规律的应用环境,适用条件,具体情境,提出高要求。

而所有这些,恰恰是我们当今教学中的短板新课标、新课程呼吁新课堂,而要新课堂的全面落地,非有考题倒逼不可,现在考题来了,谁先适应并先转变观念谁是赢家(未完待续)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