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会小岗村现状(小岗村现状发展有哪些问题和建议)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3-25

《人民日报》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的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 对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严金昌来说,这特殊的年份,一个是1978,一

一看就会小岗村现状(小岗村现状发展有哪些问题和建议)

 

《 人民日报 》( 2018年10月17日 06 版)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的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对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严金昌来说,这特殊的年份,一个是1978,一个是20181978年,严金昌和小岗生产队另外17个村民捺下红手印分田到户,捺出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先声;2018年,一场“小岗要振兴,我该怎么办?”的大讨论,又吹响了新一轮发展的冲锋号。

严金昌已七十有五,闲暇时总背着手各处转转院门斜对面是小岗学校,老严爱扒着操场围栏看孩子们跳凤阳花鼓“人老念旧,这凤阳花鼓改革开放前原是讨饭活命的本事,沿街唱跳,央人舍一盅半碗米面如今这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咂摸一下唱词就知道。

”大包干之前的小岗——“泥巴门,泥巴床,泥巴囤里没有粮,一日三餐喝稀汤”大包干之后——“吃不愁,穿不愁,腰里不断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迈步新时代,花鼓词又谱新篇——“阳光照耀着新农村,奔小康的道路上咱有精神。

”老严念起三段唱词,嗓音清朗如秋日暖阳这不只是小岗村天翻地覆的注脚,更是40年间我国农村改革振奋激昂的回响“分”,分出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合”,合出了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的效益——“这不是走回头路,而是因为又吃不‘饱’了”。

大包干,让小岗村一夜跨过温饱线分田到户只一年,粮食就丰收:1979年小岗生产队打下足足13.3万斤粮,户均产粮6600多斤“而这之前,每人每天只有2两8钱口粮,出去逃荒要饭是常事”时任小岗生产队队长的严俊昌说。

不过,“一粮独大”的状况让小岗村在此后20多年里始终没有迈过富裕坎到2003年时,村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300元2008年村居调整后,小岗村成为拥有1.45万亩可耕地的大村,其中六成以上已实现流转经营“这不是走回头路,而是因为又吃不‘饱’了。

”严俊昌幽默地说“家里的35亩土地都流转了出去,每年固定拿流转费人从土地里解放出来,和儿子一块开起了农家乐,一年纯收入有20多万元”严金昌说,“全村80%的居民实现了集中居住,户户二层小楼,小轿车开进了普通农家,再不复当年的茅草屋、泥巴路。

”“以现代农业为基础,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道路已成小岗村民的共识”小岗村第一书记李锦柱说“分”,分出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合”,合出了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的效益85后杨伟2012年退伍后,放弃了浙江宁波的高薪工作,回小岗村流转20亩地搞起了大棚草莓和瓜果种植,针对游客主打入园采摘。

“光今年上半年就赚了10多万元,下一步准备扩大到100亩,再发展有机大米和生态餐馆”如今杨伟还成了村里的团委书记,将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了青年农民创业培训上,“刚带了十几个务工返乡的同龄人去安徽蚌埠等地考察,准备帮他们申请皖北青年创业贴息贷款发展农家乐。

”2017年,小岗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8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达820万元“土地对老一辈人而言是能让人吃饱饭,对我们则是能让人赚钱、干事业”杨伟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课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勇于变革、绝不停滞的精神不能丢——。

“小岗要振兴,我该怎么办?”村委会往东一里地,青砖黛瓦二层小楼错落间,突兀地立着一座茅草房——茅草顶、土坯墙,里间小屋还要猫腰进入这是“当年农家”,18个红手印于此捺下,场景布置一如往昔这是小岗村40年发展变化的一个见证。

但小岗人并未满足“横向来看,小岗村跟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乡村还存在较大差距,1.8万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低于全国居民的人均水平”李锦柱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课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勇于变革、绝不停滞的精神不能丢。

今年3月,一场“小岗要振兴,我该怎么办?”的主题大讨论,提前给小岗村带来了春的生机“小岗之问”要由小岗人来解答“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建立环境卫生长效机制”“吸引人才返乡创业”……大讨论中,从大包干带头人到村干部,从党员到群众,指出了小岗发展中的一个个不足,也提出了一条条颇具建设性的建议。

大讨论告一段落,《小岗村乡村振兴实施方案》随之出台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产业兴农战略、完成小岗5A景区创建等目标具体清晰,仅2018年的具体任务就细化到60项蓝图已经绘就,逐梦唯有笃行“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垃圾无序堆放问题,村里今年4月以市场化方式引入专业公司实行垃圾清理、转运;9名村民成为义务卫生监督员,每月中旬对各住户的房前屋后、庭院、室内进行卫生检查,打分评出先进户和不合格户。

”小岗村党委委员周鹏飞说,打分3个月,卫生不合格户从一开始的85户骤降到现在的22户向田园综合体迈步,新产业形态也已萌芽造访村西的梨园公社,枝头满挂黄澄澄的大吉梨从江苏无锡来此创业的黄庆昶以“果—沼—鹅”的生态循环方式经营着608亩梨园,“梨树已进入盛果期,正准备将果园旁的空闲农舍改造成民宿,届时便可春赏花、秋摘果,四季休闲游。

”党的领导坚强有力,村民自治充满活力——“我站在田埂上望见未来”透视小岗村40年来改革发展的实践,不难发现,每一个关键节点都未曾偏离党的领导,每一步前行都有赖于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40年前大包干,时任生产队队长严俊昌、副队长严宏昌、会计严立学甘冒风险,契约书中白纸黑字地写上了甘愿承担责任的话。

14年前选派到小岗村任第一书记的沈浩,为冲破“一夜跨过温饱线,多年未进富裕门”的困境殚精竭虑,最终积劳成疾长眠于此农村改革发展四十不惑,小岗村前行的接力棒传递到新任第一书记李锦柱手中上任半年,内访民情、外引资源,李锦柱没有享受过一个休息日。

“我们村的干部,眼睛都是朝下的”严岗小区居民邢玉凤说,“今年7月下大雨淹了庭院,打一个电话,李书记就和几个干部上了门,中午雨一停就开始对老管道施工维修”传承改革担当血脉,首要是选优配强主心骨上个月,小岗村刚刚完成党委换届,通过内部选、外部引、上级派,领导班子成员中既有下派干部、大包干带头人后代,又有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实现了结构优化、能力升级。

党的领导坚强有力,村民自治充满活力村民义务调解委员会有了8名专职调解员,3个片区分别成立村民理事会“村医院征地建房,施工下雨冲毁严德宝家7亩地,一度闹得不可开交,上门调解十几次,严德宝最终只象征性地收取了赔偿金。

”村民义务调解委员会主任李学忠说,任职一年多,化解较大矛盾100多个,家长里短的小事记了3大本今年4月,小岗村又与安徽财经大学社区治理研究院签订协议,打造“社区党建、社区协商、社区营造”社会治理新模式,提高群众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

社区工作协商委员会今年6月开始运作,已就群众反映强烈的20多个问题制定出“问题清单”和整改详单以改革之名迸发出的活力,让小岗成为一个吸引人才的磁场目前,已有5名有志于乡村建设的博士入驻小岗、扎根小岗长期关注乡村文化振兴的唐宏站博士发起成立了弘浩书院,“通过‘书院会讲’的方式探索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乡村治理相结合。

”唐宏站爱写诗,以往蜗居城市,写“人们困于城市,困于亢奋或萎靡的生活”;到小岗村,他沾了这片土地的精气神,写下“我站在田埂上望见未来”。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朱思雄 郝迎灿 韩俊杰 徐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