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到了吗美仑美焕(美轮美奂的意思)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3-29

这四个成语,大部分人从出生到长大,从小学一年级到高考考场,从来没有正确理解过,什么?你不信?那就往下看!

学到了吗美仑美焕(美轮美奂的意思)

 

这四个成语,大部分人从出生到长大,从小学一年级到高考考场,从来没有正确理解过,什么?你不信?那就往下看!

“美轮美奂”:形容房屋好  成语是约定俗成的,一旦固定下来,就不能随意变更它的意思,更不能随便改变其用法常见于报刊之中的成语“美轮美奂”,就经常被用错或写错  “美轮美奂”这一成语出于《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

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轮,盘旋屈曲而上,引申为高大貌;奂,鲜明,盛,多美:赞美;郑玄注:“轮,言高大奂,言众多”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例如:“学生中有人痛恨曹汝霖卖国贼,生活奢侈,就放了一把火,想把这个美奂美轮的汉奸住宅付之一炬。

”可是,就是这么明确的写法和用法,很多人却写错、用错  先从写法上说,这个词其正确的写法是“美轮美奂”,有时也写作“美奂美轮”因为并列结构型词语的词序,前后调换并不影响整体语义另外,当“轮奂”连用,也可写作“轮焕”;焕,则有“焕然一新”之用法。

如白居易《和望晓》诗有云:“星河稍隅落,宫阙方轮焕”而现实中却有很多人写成了“美仑美奂”、“美伦美奂”等,这些都是错的  其次,从用法上来讲,“美轮美奂”是一种美,然而它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严格的规范它专指建筑物之众多、高大、华美,而不是其他形式的美。

有人这样写道:“导游带着大家游览了美轮美奂的彩塑和壁画”“《千手观音》舞蹈美轮美奂,感动了全国观众”更为不可思议的是,有人在描写女性貌美时,也敢用“美轮美奂”来形容造成这些错误用法的原因在于,把一个只能用于建筑的特定成语,任意扩大范围,运用到非建筑类的事物中去了。

“望其项背”:形容追得上有一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一道与成语有关的题目难倒了不少学生题目是这样的:“成都五牛队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它甲B球队望其项背”很多学生看到这道题时一头雾水,考完之后查了词典才明白自己判断错了。

  “望其项背”出自清代汪琬的《与周处士书》:“言论之超卓雄伟,真有与诗书六艺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项也”意思是说,其言论很精彩,后代文人不能超越但是,单是“望其项背”就能表示出别人无法超越吗?。

  从“望其项背”这个词本身来看,“项”是“颈项”,而“背”,就是“脊背”的意思既然能够看得到对方的颈项和脊背,那么就肯定离得不是很远比如摩托车拉力赛上,后边的运动员如果能看到对方,那么距离就很近;相反,如果连前边的人都看不到,那就相距很远了。

所以,“望其项背”的意思是说还可以看得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上述高考语文卷子上那句话要表达的意思是“成都五牛队实力很强,别的甲B球队无法相比”,但用上了“望其项背”后,表达的意思却成了“别的甲B球队可以赶得上”了,这当然跟句子原来的意思相悖。

  需要注意的是,“望其项背”这个词一般多用为否定意义的句子,如“不能望其项背”、“难以望其项背”、“非……所能望其项背”如果使用者不小心的话,很容易把这个词用反的例如: “尤文图斯夺冠几乎已经成为传统了。

像AC米兰、国际米兰及罗马这些球队,只能望其项背”

“叹为观止”:表示赞叹  新浪网在2005年10月份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绍了中国国民党一百年来因为坚持独裁导致衰落的历史事实文章写得很好,但是也出现了错用词语的失误比如在介绍到国民党因为独裁导致贪污成风时,作者写道:“这种令人叹为观止的贪污腐败,使国民党民心尽失。

”这句话中,“叹为观止”显然用错了  “叹为观止”一词源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出自吴国公子季札之口  季札出使鲁国时,观赏鲁国音乐舞蹈,对各种舞乐作出了不同评价当他看到跳《韶箭》舞时,断定这是最后一个节目,并由衷地赞叹道:“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意思是舞乐好到了极点,我们就看到这里吧后来人们就用“观止”一词来赞叹所看到的事物尽善尽美,好到没有更好的地步,是褒义词  如今,“叹为观止”这个词语用错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把这个成语理解为“到了极点”,当贬义词用,显然不妥当。

上文中那个句子,就是因为这样而产生错误的再举一个类似的错句:“为了骗取扶贫资金,这些村干部居然使出了各种办法,其行为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另外一种错误用法是,没有区分主语是人还是物如果主语是人,就要用“叹为观止”;如果主语是物,就要用“令人叹为观止”或者是“让人叹为观止”。

错误的例句如:“她的舞蹈动作优雅,表现力强,叹为观止”

“明日黄花”:形容过时的事物  在报纸、杂志和网络上,总会发现“昨日黄花”一词比如:“同仁堂的百年盛誉会否成为昨日黄花?”又如:“美网球迷爱红颜 昨日黄花遭冷落”还有:“多彩台历走俏 挂历已是昨日黄花”。

不由得纳闷,明明是“明日黄花”,怎么变成了“昨日黄花”了?  所谓“明日黄花”,出自北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意思是说,重阳节过后,金黄的菊花便将枯谢凋败,到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可以玩赏的了。

除此之外,苏东坡在《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中又用了一次:“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同样一句话,苏大学士用了两次,可见他对这句话比较满意后来,人们就把“明日黄花”比喻为过时的事物宋代胡继宗《书言故事·花木类》就称:“过时之物,曰:明日黄花。

”  那么,既然这句话很多人知道,为什么还会有人犯错呢?莫非仅仅是按照日常生活知识来判定,觉得“昨日”比“今日”更能表示“过时”的意思?我们不如再把问题的本质转回苏轼所作的诗词本身从逻辑上讲,菊花今天开得很好,但是明天和后天会不会没有变化?花期再长,花儿终究是要凋败的;而过了今日才是明日,花当然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不鲜艳了。

  其实,苏轼在诗词中反复用“明日黄花蝶也愁”,他的意思是:看到菊花那样,感觉自己就像那些菊花一样已经过时了,这实际上是表达了一种迟暮不遇的心态。了解了这点,也许就很容易记住“明日黄花”了。

长按左边二维码即可直接订阅关注市心桥校区:市心南路98号城市酒店三楼 电话:0571-82716660金城路校区:金城路星光天地B座三楼电话:0571-82707700火车东站校区:新塘路672号中豪五星国际4幢三楼

 电话:0571-88265267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