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出炉城府 歌词(城府歌词完整版)
一过20,好像瞬间老了10岁
在决定要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发了条朋友圈——大概有些自己也说不清的原因——惊喜的是不少朋友都表示支持其中理由大概是“许嵩是我们好几年的青春”云云跟几位大佬出去吃饭,说到要写的许嵩的文章,一位一只脚踏入媒体圈的大佬说,“太Low了!”我想了想,他曾经为自己写的一篇名叫《青春若有张不老的脸》的文章感到“羞耻”,大概是以为我会写成那样吧——那是不可能的。
2017年7月15日,在许嵩北京演唱会这天,我20岁了。总要写点什么才好,毕竟20岁了。还是要从许嵩的歌讲起。
许嵩的宠物狗,来源新浪微博@许嵩爱情:断裂的卑怯与青春有人统计过,许嵩歌中出现最多的关键词是“爱情”:从《玫瑰花的葬礼》直到《平行宇宙》,爱情主题的歌曲,在每张专辑里一直都是占主流的我从不敢自诩为真爱粉,不知道在许嵩本尊的生命中出现过哪些感情,但我大概知道他的歌中出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回想起来,那大概都是碎片式的记忆,一片一片,像青春期的创痛这种对感情断裂和创痛的回忆,点像《小时代》式的创痛——从永远不分家的“时代姐妹花”到反复的背叛,宏大的星河碎裂成一点点小小的星辰——自然是自命成熟的我们羞于回忆的。
在“knowyourself”最近的一篇推送里有读者说,“她们以前打鸡血般喜欢小时代,现在都成了人生阴影”下面有一条留言,“还有一个人,叫许嵩”,赞数高居第二许嵩在自己的歌中,所表现的爱情的故事性都极强,和林忆莲式的《为你我受冷风吹》和《至少还有你》完全不同。
《多余的解释》、《认错》、《叹服》,都是非常完整的故事早期音乐中的描绘了很多在感情略显卑怯,但却足够投入的男主人公,碎片化苦涩的感情回忆,如蒙太奇般在歌中反复出现:“你说过,太过鲜艳的爱情终将凋零”(《玫瑰花的葬礼》)
“要加班的你/却出现在这里/故事的结局不需要任何说明”(《多余的解释》)“ 你的城府有多深/我爱的有多蠢”(城府》)“我叹服你的技巧/把爱情玩转的如此巧妙/在你的心里早已设计好/什么时候把我丢掉”(《叹服》)
“又想起你曾说的陪我到最后/暖色的梦变冰凉的枷锁”(《灰色头像》)骤然的断裂、感情的挫折,像是碎片化的苦涩回忆,一次次的断裂、碎片、倒带、再播放,就像《内线》式的,拼尽全力救出“你”后,“突然你转身匕首刺进我的心脏/带着浅浅笑”。
青春期的痛苦是断裂的,感情的回忆像是经历自我保护机制一样,只剩下残损的几片在脑海中永久留存并反复播放——这是典型的青春期式的悲伤,也是文艺青年和非主流式的悲伤或许在一度轰轰烈烈,充斥着黑色、颓废和火星文的非主流文化中,“卑怯”也算是其中重要的、引起共鸣的基础,青少年们正是在自卑中开始第一次发现了自我。
表现爱情的苦痛,自然是天下乐坛当然不让的主流,但很少有人能像许嵩恰到好处地表现出青少年的“卑怯”——或许这也是汪苏泷、徐良、许嵩乃至郭敬明能够红极一时的原因之一,也是后来让人感到“羞耻”的原因之一到后来,自嘲“由文艺青年渐渐变成文艺中年”的许嵩,仍然在描绘爱情,但感情的爱痛已经不是断裂式的卑怯,而是更为绵长的忧愁。
爱情歌里的主人公,仿佛也在经历着渐渐的成长,《玫瑰花的葬礼》式的辞藻已消失不见,渐渐变得朴实而内敛,青春期的卑怯渐渐成为成人式的“强迫淡漠”式的疼痛
北京演唱会《平行宇宙》,全场灯光关闭在首都体育馆响起《平行宇宙》的时候,全场灯光关闭,打开手电筒的观众像是宇宙中的星辰,体育场的气氛浪漫到足以让他向人告白,可惜他似乎只喜欢喂狗就像浪漫的气氛一样,《平行宇宙》的基调是明朗的,歌词朴实,但却能表现出源自内心的悲凉,“床头柜摆着一本老旧相册/也就是闲极的时候才翻一翻/还养着你走时留下的小狗/长大后它心事重重不太活泼”,已经脱离了雕琢的气息,淳朴而真实:。
就像20岁的我们,早已告别了“故作潇洒”的年纪,苦痛往往用笑容来中和,“矫情”是最大的罪过边缘:杂烩的生活烟火在首都体育馆看到31岁的许嵩,他还是一脸清秀,像是一个小男生的样子,如果比外貌的话,甚至快要比我还小了。
记得初中时候数学老师跟对我们讲:“经典就是会一直流传下去的,会被历史永远记住你们现在喜欢的小男生、小女生的歌,虽然一时可能流行,但是很快就会被忘掉的”当时我12岁,许嵩正在我们初中火得一塌糊涂果不其然,他现在还真称不上火。
但是我的印象里其实他一直没有那么火,甚至根本就火不起来他缺乏火的条件:会炒作、有话题、持续出爆款,最根本的是,他唱功称不上太出色许嵩的歌,最大的特点就是纯原创带来的圆融感但若是别人不喜欢他的风格,那就根本进不去,更别提持续的投入了——这一点和陈奕迅、王菲不同,不像他们一样——用句票圈粉丝的话,“唱什么都好听”。
他所表现的主题也不算主流,爱情的表现总是带着吞吐,生活杂感类的歌曲,时而走“表现主义”的路线(《降温》、《奇谈》、《等到烟火清凉》),要不就是几分轻狂(《敬酒不吃》、《今年勇》),或者又客串一把现充的正能量王子(《微博控》、《河山大好》、《幻胖》)。
正如新专辑的名字《青年晚报》,许嵩的一些歌充满了烟火气,有新闻、消息、杂谈、副刊、生活小栏目、还有广告,正像日趋衰落的纸媒一样,只能供闲散之人消闲之用他的歌就像他的人一样,永远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和对脾气的人很打得开,不对脾气就内向到敷衍尴尬,等到一转身就向对胃口的人开始大发牢骚。
演唱会上许嵩唱了一首《敬酒不吃》,大概是讥讽酒桌文化的不堪的,其中还不免夹杂了一些讽刺,“三杯酒下肚就能够唤你朋友”,“令母毕生遗憾想必是儿子丑”,讽刺的功力不知道比《别咬我》上升了几个台阶,听起来还是很爽的。
敬酒不吃吃罚酒的爽 我一个人品尝你心里定在骂我轻狂,但能把我怎样身在高楼心在北大荒,我就这副死样何必跟我装,没用场”(《敬酒不吃》)轻狂的程度是够了,但细细品来,倾诉的对象像是为数不多的知心好友,不太像是和敬酒者的正面的对骂互怼。
许嵩大概也自知没有能力把天下无聊的酒桌掀遍,写这首歌也限于给看不顺眼的人捣捣乱罢了——但也正是这副“死样”,让他同样“不想敬酒”的歌迷带来了快意和安慰正如《摆脱》,许嵩也不乏自我解脱的功力,“谁有天大力气可以拎着自己飞呀/拎着自己头发直到双脚都离地”,甚至还有微妙的解嘲和玩笑,“这首歌摆脱了锻字炼句/摆脱不了小心机”。
来源新浪微博@许嵩三十岁的许嵩,音乐中已经很少见到对疼痛的刻意表现,相反越来越生活化,早年断桥残雪式的感伤只剩下“早睡身体好/睡前别吃太饱/早睡身体好/伤心容易感冒”(《早睡身体好》)的后现代的暧昧,和从“熟悉的桥段/冲动变平淡/上班,下班,买菜,做饭,最后洗碗”式的略显疲惫的伤感。
(《亲情式的爱情》)“古风”:三次元式的“玲珑”许嵩的还有一类“古风”歌曲,在至今的,每张专辑都有出现我听古风不多,除河图、少司命的几首外,剩下基本上只会听许嵩有一些粗浅的感觉是,许嵩的歌大概还守着“三次元”式的玲珑,而河图、少司命更多一些“二次元”式的苍茫和凄美。
(当然只是个人感觉)不得不说,从初中时就在听的《清明雨上》、《庐州月》、《如果当时》、《千百度》、《半城烟沙》,到初中结束后的《山水之间》和《燕归巢》,许嵩填词的一直是无可挑剔的,以至于当时我们甚至会将他的歌词抄在本子上,来当作中考作文的“文采”练习。
许嵩的这几首歌,节奏和意境上都相对完整,才是最“许嵩”的古风歌曲这几首歌在骨子里都是慢的,慢到骨子里去:“窗透初晓,日照西桥,云自摇/想你当年荷风微摆的衣角”(《清明雨上》)“关外野店 烟火绝 客怎眠/寒来袖间 谁为我 添两件”(《千百度》)。
“三月一路烟霞莺飞草长/柳絮纷飞里看见了故乡/不知心上的你是否还在庐阳/一缕情丝一生珍藏”(《庐州月》)“雨后江岸天破晓/老舟新客知多少/远山见竹林芳草/晨风抚绿了芭蕉”(《燕归巢》)许嵩古风歌曲的魅力,首先在词上,其次才是音乐。
许嵩的古风,特色是“慢”;慢的音乐节拍和或清丽、或恬淡的意象完全融为一体,如诗如画他的意象是小而具体的:是《清明雨上》的“折菊寄到你身旁”,是《庐州月》的“乌篷里传来了一曲离殇”,是《燕归巢》中的“去年的。
家书两行”也正因此,许嵩表现出来的情感,是缓慢、凝练、哀而不伤的有具体所指的感情,或感伤离别、或感慨沧桑、或思念故人,而绝不会空泛表现在意象上,许嵩不会轻易把“三千红尘”、“流年”、“韶光”、“纷繁”、“苍凉”等看似美丽实则略显苍白的词挂在嘴边,以致为赋新词强说愁之感。
而这在很多古风歌曲中其实很常见,如“暮秋夜微凉/浊酒烫一壶饮尽过往/枯荣前的纷繁景象/风雨平添几分苍凉”(少司命《风华燃尽-指间砂》),确实有气势,但总觉得感情不那么充沛(当然只是个人感觉)《山水之间》表现的是王维式的归隐:“半生累 尽徒然碑文完美有谁看/隐居山水之间誓与浮名散”。
归隐、抛弃功名的作为古风歌曲的主题并不鲜见,但近来往往会出现一种“征战天下只为伊人”的变形如汪苏泷的《三国杀》:“三分天下 为谁争霸 /如今我已剑指天涯/却只想为你抚琴/从此无牵挂”这种情感模式迅速蔓延,甚至俗套到《一人饮酒醉》:“弃江山 忘天下 斩断情丝无牵挂/千古留名传佳话两年征战已白发 一生征战何人陪/谁是谁非谁相随 戎马一生为了谁”,过度消费的情感模式,已经成为直播间赚钱的法宝了。
这样的“弃江山而忘天下”,有点像就是网路小说“霸道总裁”的古代版;要美人不要江山的“才杰”,应该会颇受安意如之流的赞赏吧许嵩的《山水之间》之所以在当下显得清新而别具一格,是因为在“三千红尘”、“流年”、“韶光”所构成的二次元化的古风世界,许嵩依旧是三次元的。
:不强调“尘世”与“我”之间的苍茫感觉,只单纯地谈“归隐”与“功名”,山水之间只有吹皱芳华的“落花雨”和“晚风急”,可谓是“一股清流”了《半城烟沙》和《宿敌》,“半城烟沙,兵临池下”式的苍茫,倒是有些二次元的意味;《千古》也大概是类似的主题。
不过那都是《天龙八部》系列游戏的特制的主题曲,《千古》是网络小说《花千骨》的片头曲,确实有二次元的元素在里面后来的《山水之间》与《燕归巢》,延续的还是之前的玲珑风格——意境凑泊完整,感情纤细而具体王维式的玲珑意境本来是“最中国的诗”,但目前来看,在日趋二次元化的“古风”世界里,王维和许嵩已经显得像是“非主流”了。
当然,既然会合作,许嵩应该也没有特意排斥或坚持什么就是了20岁与“奔三”:满腔热血,一地鸡毛我上小学的妹妹在过年的时候对我说,她觉得18岁根本不能算“大人”,大概20岁才能算“大人”诚然,18岁作为法律上的成年确实看起来没有直观,不如一个十位数的“2”开头来的触目惊心,甚至我们这一代人都喜欢用“奔三”来代替“20”,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
长大,等于老了一到大二,就开始自称“老腊肉”,学生会里“老人”和“小孩子”只差1岁,甚至1岁都不到1和2的差别,第一次如此之大香港回归20周年,摩尔和庄园一起老了《最小说》、《萌芽》变成了各类公众号《快乐大本营》变成了《奇葩说》。
鸡汤变成了反鸡汤《穿越火线》、《地下城与勇士》变成了《王者荣耀》和《阴阳师》汪苏泷、徐良变成了赵雷,还有很多从未听过的外国名字曾经嫌弃的QQ自带表情成了新的潮流一个一个敲下的字和邮件,变成了批量生产的、捂脸流泪的表情包。
青春期略显不安的“小忧伤”,变成了彻彻底底、内心坦然的“颓”和“丧”“清晨回笼做了梦/你成明星开演唱会/场馆里歌迷很多/我被人潮推到尽头”;那个网络歌手vae真的开始开演唱会了,我们被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推走,推,推,推,到了墙角,才发现自己已经20岁:智能手机时代再也没有“灰色头像”,城府这种东西人人都得略有一点,大学校园里的女生没有几个人还素颜——不过大家都看开了,听《素颜》也不见得会感慨。
保研、实习马上就来,“上班,下班,买菜,做饭,最后洗碗”的日子,大概离我们也不远了一位师兄在公众号里用了“满腔热血,一地鸡毛”的表述,我觉得很贴切:心里还依旧装着诗和远方,但却睡在铺满白色鸡毛的地上,悠悠唱着“早睡身体好”——ddl太多,注意养生,毕竟都“奔三”了,发际线一不小心就高了。
我发现,即便是现在还对许嵩有印象的人,不少似乎都怀着一种“告别”的心态来看许嵩:“许嵩是我好几年的青春呢——所以你的意思是你的青春结束了吗——早就奔三了”似乎告别了许嵩,我们就再也毫无牵挂地长大,长大,能够在一地鸡毛里找到温暖,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人”了,或者说“老了”。
但这和许嵩又有什么关系呢?无论告别不告别,人总是要长大的嘛过去的日子,没必要总是用告别的态度去怀念,或许这样,还能让“青春”更久一点呢每天听听《早睡身体好》,就算最后没法真的早睡,其实也挺好的,对吧
又是正能量的一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