遒劲(遒劲的意思)一看就会
(接上文)二十四、反郭这个名词很多初涉宋版的人很迷惑,甚至我本人刚开始接触宋版的时候也不明所以,后来在前辈的指点下才基本明白什么意思所谓反郭,通俗地理解就是四条郭线
(接上文)二十四、反郭这个名词很多初涉宋版的人很迷惑,甚至我本人刚开始接触宋版的时候也不明所以,后来在前辈的指点下才基本明白什么意思所谓反郭,通俗地理解就是四条郭线略向内凹我的专业是光学,在光学中有一种现象与这个很贴切,就是成像中的“枕形畸变”,挺有意思。
画得夸张一些,反郭就是这个样子
二十五、含圆郭这个名词有些泉友就更糊涂了宋版中一共也没有几种叫这个名字的,典型的就是元丰含圆郭和圣宋含圆郭其实铜钱谱的648号,皇宋面四决降宝,在铜钱谱出来之前我们也叫它含圆郭,这个版反而更形象,大家不妨看看。
所谓“含圆郭”,通俗理解可以认为跟反郭相对,郭线稍稍向外凸,四个郭角圆,导致郭线整体有圆弧的感觉,这样说应该很通俗了从我的专业上讲,有点像“桶形畸变”夸张一点,下面这个可以叫含圆郭
二十六、以文字整体或单个文字特征来命名的这一类我不想单独一个一个来说了,这一类有很多,例如大字、小字、阔字、阔通、狭通、宽宁、小祐等等总的来说,这一类皆以文字整体特征或以某个文字的字形特征来命名,大多一目了然。
例如,以下图为例,宝字明显比其他三个字字体大,因此就可以叫他“大宝”
二十七、长孔介绍这个名词我有点纠结,因为我个人认为,这个版名起得并不好,很容易让人迷惑但是从日本泉谱这么叫过来,大家都习惯了,铜钱谱中也未做改变,所以还得继续这么叫宋版里我印象中叫这个版名的也就是天圣长孔和宣和长孔两种,铜钱谱中一些崇宁版别也这么叫。
所谓“长孔”,通俗上理解就是穿孔长方形,上下郭线略短,左右郭线略长但之所以我觉得叫这个名字不好,是因为如果按这个特征去看,很多宋钱都可以叫长孔,如果对宋版不熟悉的,肯定迷糊宣和通宝的长孔版的文字特征很明显,还好认;而天圣长孔,对熟悉宋版的人来说很容易区别,但不熟悉的泉友往往搞错。
既然宋版中叫这个名字的没几个,我建议干脆改了它,不知道宋版专家们是否愿意采纳比如天圣长孔,可以改成“纤字”或“美制”,可能会好些为了不让大家迷糊,这个名词我就不配图了二十八、背郭的一些讲究还是关于广郭、细郭的问题,但是对背郭来说,还有点不同,这里配个图直观说明。
所谓背广郭、背细郭,显然是针对钱币的背面来说的由于中国古代铸币除清代钱币背面带有满汉局钱文等,以及会昌开元、南宋纪年和明朝铸币带有钱监(局)或纪年外,绝大部分均为光背,而北宋钱币除背星月和少数几种背字的以外,基本都为光背,因此对宋版来说,背面主要就是看两个方面,一个是内郭,一个是外缘。
以上图为例,如果一个版的正样背郭是中间那种,那么左边就可以叫背广郭,而右边就可以叫背细郭,而如果一个版的正样背郭是左边那种,那么右边的两种就都可以叫背细郭二十九、背阔缘和背细缘同样的道理,背缘也是比较而来的。
以下图为例,如果一个版的正样是中间那种,那么左右两边的就都可以叫背阔缘;而如果一个版的正样是右边那种,那么中间的就可以叫背细缘,而左边的就可以叫背阔缘这里举一个实际的例子,大家可以看一下铜钱谱的3300和3302号,3302号叫背阔缘,就是相对于3300号来说它是背阔缘,而那种背缘放到其他版里面,可能就不是背阔缘了,反而没准叫背细缘了。
因此我反复强调,名称只是一个大概,要比较才能清楚其真正意思
三十、遒劲和容弱“遒劲”和“容弱”在开元中是基本的两个大类,在宋版中也有不少以此命名这两个名词是日本泉届最先给予的称呼,应是从书法特点而来新华词典对于“遒劲”的解释为“刚劲有力”,这样大家就可以体会了,所谓遒劲版就是文字书写刚劲有力。
而“容弱”在新华词典中查不到,可能是日本语的一种词汇,或者也可能是中国古语中有这个词,但从字面其实也可以体会到那种感觉,因此这个版名也被中国泉届沿用了所谓“容弱”,可以理解为文字圆润、笔画轻柔大家见过女生写的字吧,大概就是那种感觉。
不过这么举例可能不太恰当,谁也不知道容弱这类版的文字到底是谁写的,除了著名的几种版别,绝大部分版别的文字书从何人已经难以考证了比较著名的遒劲是皇宋遒劲和遒劲长宝,以及崇宁通宝里的遒劲和遒劲长尾通(注意《铜钱谱》已改称“阔通”和“阔通昂宁”了,而《铜钱谱》中的遒劲是以前大家俗称的“三角通”)。
而容弱比较著名的是崇宁通宝的容弱等说到这里还有个有趣的故事由于《符合泉志》中的明道遒劲等几个遒劲版别在《新订符合泉志》中去掉了,已经是公认的非宋铸,所以我曾经也以为皇宋遒劲也属于外国铸币,不过后来从出土情况来看,皇宋遒劲应是宋铸无疑。
有意思的是,我印象中宋版中很少有一个年号的钱同时存在遒劲和容弱版的,这也算是人为分版的一个小插曲吧能够想起来的就是元祐和崇宁同时有遒劲和容弱,其实比较这两个名词用开元最合适,但既然是说宋版,下面就放元祐的图大家比较一下吧。
1为遒劲、2为容弱
三十一、异书宋版中有好几个年号都有“异书”这个版,例如天圣、明道、元丰、崇宁通(崇宁通宝异书类以前也叫边炉类)等所谓“异书”,就是指其书法特点与其他钱文的常见书法风格明显不同,所以可以理解为“异乎寻常的书法”或者“风格迥异的书法”。
这类版文字我想大多数人看着都觉得挺难看,甚至歪歪扭扭但是从级别来看,这类版往往铸量还挺多,所以其钱文为何人所写,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研究问题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异书类文字书法独特,不少不懂宋版的泉友发现一枚后总觉得是很少见,尤其是天圣异书,常常见到有泉友发出来询问。
因此我就以天圣异书一对为例吧,其实这个版挺多的,大家知道了就不要再闹笑话啦
三十二、厚肉和薄肉这两个版名同样是沿袭的日本泉谱的叫法所谓厚肉本意是指钱体较厚,而薄肉就是指钱体较薄但是从实际钱币来看,我觉得这么叫有时也不大贴切例如宣和短宝厚肉和宣和短宝薄肉,这两个版我很多时候将它们放在一起看,并没感觉厚肉就厚,薄肉就薄。
所以对于初学宋版的泉友来说,完全不必拘泥于到底是厚还是不厚,钱体比普通的厚的,都可以叫厚肉而至于那些版名叫厚肉或薄肉的,其实最关键的还是正面的文字本身就跟其他的版不同,所以还是关注文字特征就好了到这里宋版的常见术语就基本介绍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的支持!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活学活用,举一反三,文字为主,特征辅之本文为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