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逐日什么意思是什么_夸父逐日什么意思解释原创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4-18

再看夸父逐日故事,很明显,夸父追逐的应该是水源,而非隅谷落日。由于没有语言文字,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原始社会时期的“世界大战”,一次骇人听闻的种族屠杀,就这样演化为一个神话故事。

夸父逐日什么意思是什么_夸父逐日什么意思解释原创

 

       按照有关学术观点,神话来源于原始社会时期,人物大多来自原始人类的自身形象,是原始人类的认识和愿望的理想化玛克西姆·高尔基就说过:“神话乃是自然现象,对自然的斗争,以及社会生活在广大的艺术概括中的反映。

”简言之,神话是客观事实在人脑中的一种特别的反映如果还说简单点,神话的背后是历史        “夸父逐日”是著名的神话故事,在《山海经》、《列子》中均有记载:《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山海经·大荒东经》:大荒东北隅中,有山曰凶犁土丘应龙出南极,杀蚩尤与夸父      《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

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列子·汤问》: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於隅谷之际。

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这个著名的神话故事背后是怎样的历史事实呢?        首先,夸父是谁?从名字来分析,是个子高大、勇武有力的男人。

“夸,大也”(《广雅·释诂一》),这里交代了他的体形特征“父”字非常古老,其意义变化也非常大在甲骨文中,“父”是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柄石斧,最初意义便是“斧”持有石斧是力量与勇敢的象征,所以“父”字意思引申为持斧之人。

将两个字连起来看,就是个子高大、勇武有力的人

       夸父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就像“黄帝轩辕氏”、“炎帝神农氏”都代表一个部落一样,夸父并非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是一个部族结合《山海经》的记载,似乎可以这么说:黄帝时期,北方大荒中有座名叫“成都载天”的大山,居住着大神后土的子孙,称夸父族。

这个部族的人,个个身材高、力气大那么,这座“成都载天山”在哪呢?据考证,现在河南灵宝有夸父山,为夸父族原居地灵宝有仰韶文化特大聚落遗址,晚期即夸父文化考古发现表明当时已进入父系社会,商周青铜器上铭文“夸”作为族徽,属于夸父族,到周代,夸父族仍有存在。

        那么,问题来了,居住在中原大地的夸父族,为什么要追赶太阳呢?在现代人看来,此举简直不可理喻对此,学者们提出了三种解释,试图接近历史       第一种最有文学气,认为是先民对光明的追求这种解释,在很多语文课上经常使用。

如果夸父是一个人,用这样的解释说得通,确实显得人物高大但是,现在是一个部族去追赶太阳,而且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原始社会,这样的解释就明显说不通       第二种解释是说这是一种巫术有学者认为夸父是巫师,逐日只是一种巫术仪式,夸父死于一次祈雨的巫术活动。

这个解释,同样无法说明一个部族的集体追日行为如果一个部族的集体祈雨巫术,引发集体死亡,明显不符合常理       第三种解释或许最接近真相,为了寻找水源从故事表面情节来看,夸父是先逐日,然后口渴而死实际情况可能恰恰相反,夸父应该是先口渴,然后才逐日。

一个明显的证据是,夸父并非往日出之地奔跑(那也是江河东流入海之地),而是往日落之地隅谷奔跑,换一个角度看就是往西走,那是黄河、长江的上流所以,从表面上看,夸父是追着落日跑,其实是寻着江河源头走以此推测,夸父时代一定发生了非常严重的干旱。

那个时候的部族都是逐水而居,旱情意味着灭顶之灾因此,寻找新的水源关乎部落生存于是,夸父开始了一场寻找水源的大迁徙,只是这次的迁徙并不成功,夸父部落消亡在了迁徙的途中神话传说夸父死后,他的手杖变为一片桃林。

河南灵宝县在秦代即叫桃林县,以此来分析,似乎当初夸父部族并没有走多远就遇上了灭顶之灾       那么,夸父一族究竟是怎么死的?       从《山海经》的记载来看,夸父之死有两种表达:渴死、被应龙杀死。

为什么同一本书中有两种说法?应龙又是什么角色,为什么要杀死夸父?其实,《山海经》中有交代:“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从这里似乎可以判断,应龙是黄帝的下属,而且是负责水利的我们知道,炎黄之间有著名的“阪泉之战”(涿鹿之战),蚩尤是炎帝的同盟军。

既然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可以推断应龙是黄帝的下属而应龙“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来看,他应该是负责水利的如此一来,似乎可以说,夸父要寻找水源以解全族之渴,却被黄帝的手下应龙杀死了,也就是说没有找到水源被硬生生渴死了。

这样的被渴死,当然可以说是应龙杀死了夸父把这个情节回放到原始部落之间的争斗中去,似乎可以解释为应龙部落打败了夸父部落夸父部落落败的原则很简单,就是因为应龙部落而失去了水源

       应龙如何可以让一个部族失去水源呢?这一点,《山海经》在描述“阪泉之战”时有交代《山海经·大荒北经》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从这个神话可以看出,应龙的作战方式是“蓄水”,也就是截断水源看来,当时的炎黄之争,不过是水源之争,说到底还是部族生存空间之争夸父部落因为与炎帝部落同盟,与黄帝部落的同盟军作战,被应龙部落截断水源,被迫实施战略突围欲寻找水源。

从战略方向来看,他们选择往日落之地的西方走,也就是往黄河上游走谁知刚收拾完蚩尤部落的应龙部落料敌在先,防守严密,夸父部落的战略突围没能实现,新水源没找到,最终干渴而死如果再联系蚩尤、共工等故事,可以看到当时部族战争的惨烈。

精卫作为炎帝的女儿,因为父亲战败,被发配海边并溺死,可以想见战后清算的彻底       由此再看夸父逐日故事,很明显,夸父追逐的应该是水源,而非隅谷落日由于没有语言文字,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原始社会时期的“世界大战”,一次骇人听闻的种族屠杀,就这样演化为一个神话故事。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