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三彩之所以称为素是因为不用_唐三彩的三彩是哪三种颜色不看后悔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4-28

哪些瓷器属于素三彩?又与唐三彩有什么区别呢?

素三彩之所以称为素是因为不用_唐三彩的三彩是哪三种颜色不看后悔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Cultural   relic

▲ 唐骑驼乐舞三彩俑,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透 / 过 / 文/ 物 / 看 / 历 / 史

说到唐三彩,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这里科普个小知识:唐三彩可不是瓷器,而是陶器“三”也不是指只有三种颜色,这里的“三”是多的意思,黄、绿、褐、蓝、黑、白等颜色都有因为唐三彩的釉料中加入了大量助熔剂铅,使得釉的熔点降低,胎体表面的釉料在受热过程中向四周流动扩散,各种颜色会相互浸润交融,形成自然而斑驳的效果。

▲ 唐骑驼乐舞三彩俑(唐),图:核桃蛋(Kingky)唐骑驼乐舞三彩俑,于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鲜于庭诲墓,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骆驼造型昂首挺立,驮载了5个汉、胡成年男子中间一个胡人在跳舞,其余4人围坐演奏。

他们手中的乐器仅残留下一把琵琶据研究,应是一人拨奏琵琶,一人吹筚篥,二人击鼓,这些乐器均属胡乐唐骑驼载乐舞三彩俑巧妙地夸张了人与驼的比例,饱含着浓郁的异域情调,是唐代三彩中的经典作品唐代以前,釉色非常单调,只有单色釉,最多也就是两种色釉并用。

到了唐代,多种釉色的釉料开始同时用在陶器上,陶器一下子变得绚丽多彩起来不得不说,唐三彩已经的大唐的一种符号,和唐代的诗歌、绘画、建筑等其他文化一样,构成唐代特有的一种文化旋律

▲ 素三彩天官坐像(明)图:香港佳士此像造形硕大(高114.4厘米),推塑逼真,天官神情严肃凛然,庄重静穆明代中期始见同类大型素三彩像,多为佛教及道教人物,供奉于祠堂庙宇内,存世品不多这件明代的天官瓷塑像,是典型的素三彩配色,只有小面积上用了较为跳脱的蓝彩。

素三彩和唐三彩的名字很像,但他俩并不一样素三彩在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御器厂已经萌芽,到正德年间(1506-1521年)大量烧制它是一种低温釉下彩瓷器,颜色以黄、绿、紫三色釉为主虽然不局限于这三种颜色,但却不用红色,由于古代以“红色”为荤,因此被称为“素三彩”。

所以这里的“素”并不是指它的颜色单调其加工方法是,在坏体上刻画图案,入窑,烧成无釉素瓷,再施以做地的色釉,然后于刻画图案的部位施以所需色彩,最后以低温二次烧成它的釉彩肥厚而有光晕,用色庄重、肃静有白地三彩、色地三彩、墨地三彩、虎皮三彩等多种品类。

▲ 素三彩缠枝莲纹长方水仙盆(明 正德)盆内及外底均施白釉外壁素三彩装饰,以黄、绿、紫设色,腹部以紫色为地以绿彩绘花草纹这款水仙盆造型别致,构图简练生动,色调清新明快,色彩搭配协调,给人以古朴雅致之美感。

不难想象盆中若植水仙,花开十分时的美妙景象素三彩于正德时期技术就臻于成熟,清代进一步发展与明代相比,清代御厂素三彩制作更趋细腻和复杂尤以康熙朝的素三彩达到顶峰,又衍生出许多新的品种:白地三彩、色地三彩、墨地三彩、虎皮三彩、三彩瓷塑。

清初部分器物开始使用黑彩勾勒代替以往的雕刻画线,使画面更为精致。这种变化是制瓷者借鉴当时五彩瓷绘画进行改造的结果。因此,清代素三彩制品更加多姿多彩。

▲ 素三彩暗花云龙花果纹盘(清 康熙)图:故宫博物院这款内外白地素三彩装饰盘内、外壁均锥拱云龙纹,纹样规整、繁复盘内壁釉上绘折枝石榴纹样,外壁对称位置各彩绘折枝牡丹花纹花卉均施以绿、紫、黄、黑等低温彩釉。

此器烧制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在素胎上锥拱云龙纹饰,施透明釉后入窑高温烧成白釉暗花云龙纹瓷盘。之后,在釉上用素三彩料绘花果纹饰,再入窑经低温焙烧而成。

▲ 素三彩海蟾纹三足洗(明)图:故宫博物院“洗”在古代生活中用途广泛,有盥洗用具,亦有文房用具或陈设品足洗,也指笔洗,是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有时也用于写书作画时蘸水调墨之用,虽不在文房四宝之列,但同样是文人墨客案头的重要物件。

文人的“笔洗”形制繁多、雅致精美这款三足洗洗口内敛,平底,下面有三如意头式的足,口沿黄彩暗刻楷书“正德年制”,内施青白釉,外壁刻划16个海中嬉游的蟾蜍,纹饰构图简练以黄彩绘蟾蜍,绿彩绘海水,白彩绘浪花,紫彩涂口、足,色彩和谐分明,清爽悦目。

传世的正德素三彩已屈指可数,这件洗可谓是稀世珍品康熙“素三彩”瓷器主要是实用器,有作日用饮食,有作陈设把玩,有作祭祀供奉,也有作陪葬器皿常见的造型除盘、碗、碟、杯、攒盘等,更多的是本朝流行的各种器形,如凤尾尊、方形棒槌瓶、双螭耳方瓶、镂空六方薰炉、盖罐、折沿盆、花座、蟋蟀过笼,以各种观音、财神、童子、寿星及狮子等动物塑像也较为多见,典型、突出,都是十分特殊的器物。

大件器高达八十厘米左右,坐像也在六十厘米以上,而精巧玲珑的小件器则高不过五厘米不仅数量是其他朝代所不及在器物造型,装饰技法,图案纹饰装点,釉色变化之上都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

▲ 素三彩渔夫捕鱼图长方几(清 康熙)图:故宫博物院几面以素三彩绘渔家乐图,画面中有的渔夫在捕鱼,有的在往鱼篓里装鱼,呈现繁忙的景象,周围山岭重重,亭台高耸,树木林立,一行大雁在空中飞行这件长方几是康熙素三彩瓷器的珍贵器物,此种器型在康熙朝较为少见,从尺寸看应是文房用具。

▲ 素三彩海马八吉祥纹罐(清 康熙)图:巴黎佳士得2022春拍不得不说,面对这款素三彩真的是太美了罐子颈部绘海水江崖八吉祥纹,腹绘四匹海马穿行于海水江崖及八吉祥之间瓷器上的海八怪纹饰以海马、狮、文鳐鱼、海象、翼龙等各色海兽为主,但不是只是八种,多是泛指,每个朝代略有不同,因为海八怪纹饰多以汹涌波涛纹作地,所以也被称为“海兽鱼涛”,都有比较吉祥如意。

民国初年时,素三彩器颇受当时欧洲人的青睐,身价颇高许之衡撰《饮流斋说瓷》(说彩色第四之“素三彩”条)记:茄、黄、绿三色绘成花纹者谓之素三彩……“西人嗜此,声价极高,一瓶之值,辄及万金以怪兽最为奇特,人物次之,若花鸟,价亦不赀也。

同一年代,而三彩之品视他彩乃腾踊百倍”

▲ 饮流斋说瓷(许之衡 著)许之衡(1877—1935)原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一生对中国古典词曲声律颇有研究,同时深谙国学,以研究中国陶瓷为己任我国清代以后专论古陶瓷的四部名著《陶说》、《陶录》、《陶雅》、《说瓷》,现已成为古陶瓷学者与鉴赏家们必读的参考文献。

许之衡先生的《饮流斋说瓷》,是在总结前人知识与个人见闻的基础上而成的一部研究中国陶瓷史的专著书中较为全面介绍解说中国瓷器,从概说、窑口、胎釉、彩绘色彩等角度,纵向贯穿历史变迁,也横向对比窑口、花色种类等。

同时书中收集了大量古陶瓷的学名和俗称,至今仍为中外博物馆及文物界相沿使用,可见其著作之地位

▲ 左:素三彩跌拐李摆件(清 康熙)    中:三彩胡人献宝摆件(清 康熙)    右:素三彩辈辈高摆件(清 康熙)图:佳士得1992纽约春拍

▲ 五彩寿星纹印盒  (清 康熙) 图:巴黎佳士得2022春拍

▲ 虎皮三彩撇口碗(清 康熙)图:故宫博物院虎皮三彩瓷器为康熙素三彩瓷器中的新颖品种。器表以黄、绿、紫、白等色釉点染成斑块状,犹如虎皮斑纹,故俗称“虎皮釉”或“虎皮三彩”,传世品中多见碗、盘等器型。

▲ 粉彩罗汉坐像两尊(清乾隆)图:香港佳士得2015年春季拍卖会素三彩清单雅致的气质着实让人着迷也不禁再次感叹古人的审美和雅趣参考文献:[1]《国宝档案 玉器陶器瓷器金银器案》作者: 《国宝档案》栏目组。

[2] 故宫博物院[3] christies.com.cnchristies.com.cn[4] 中贸圣佳25周年秋拍 | 妙相庄严 — 佛心天子的虔诚供奉

 Cultural   relic往期精彩          

恐龙复原图——科学与艺术的杰作  9-25 热文

大美博物馆丨中国科技馆新馆:走过十四年,日新月异9-20 热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