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花名歌_十二月花名歌朗诵这都可以?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5-05

《诗经》中所收集的《魏风》、《唐风》共十九篇,大部分产生于山西,其中的《伐檀》、《硕鼠》、《绸缪》等,至今仍然脍炙人口。

十二月花名歌_十二月花名歌朗诵这都可以?

 

1《诗经》里的山西民歌山西是民歌的海洋,民歌历史悠久。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南风歌》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温暖和煦的南风呀,缓解了吾辈子民的暑热;南风来的真是及时呀,农作物得到了良好生长,吾民的收入增加了。)

这两首都是来源于山西地区的民歌收录《诗经》中所收集的《魏风》、《唐风》共十九篇,大部分产生于山西,其中的《伐檀》、《硕鼠》、《绸缪》等,至今仍然脍炙人口如果山西省的童鞋用本地方言朗读这些古诗想必更解其中之味。

2山西民歌各领风骚山西100多个县,每个县都有自己的民歌。而且各地民歌也各自呈现出不同的freestyle。大致上,可以分为晋南、晋东南、晋北和晋中四个音乐色彩区。

晋东南壶关、晋城、阳城、沁水一带的民歌,调式古朴;晋北河曲、保德、偏关的民歌,音调高亢,音行跳跃性大,有塞上高原特有的辽阔、雄浑之感,以憨直、泼辣、朴素的抒情见长;晋南的民歌时代气息浓郁,感情热烈;

晋中左权、祁县、太谷,寿阳、太原地区的民歌,则灵活自由、富于变化。晋中的歌唱艺术形式很多,既有民歌也有秧歌,更有晋剧,今天只在此详细说下左权民歌。

3山西民歌界的一股清流--左权民歌晋中地区左权的民歌不同于山西其他任何地区,它独树一帜,自成脉络,曲调清丽而优美、风格委婉而温柔,意境新颖,诗味浓郁左权民歌在宋元时期,已经自成体系,大致分为“大腔”、“小调”、“杂曲”三大类别交相辉映。

大腔

属套曲类民歌其曲调典雅,结构严谨,形式完整,跳跃性大,虚词拖腔较多由序曲(“蒜圪瘩)、正曲(“劈破玉”)、尾声(“打岔”)三部分组成,序曲和尾声固定不变,正曲部分则可以由唱者随意发挥,加以增减大腔的唱词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唱法独特,难度较大。

如《奇怪》、《大小姐下绣楼》等估计从曲风、填词以及唱法的场景运用上能登庙堂高远。左权民歌《太行娘亲》杂曲

又称山歌,是随着劳动节奏,在山间、田野随时可唱的一种短歌杂曲的格律相对自由,曲谱单一,适于即兴编唱,别具地方风格内容有《倒秧歌》、《丑秧歌》、《牧童歌》、《打夯歌》等,比如下面这首《呆笨呆》:高高山上一只鸡,。

嘡啷啷飞在庙檐底。有心给你唱两句,嘴又干来肚又饥(那么咳)。小调

左权民歌的主体部分,是民歌曲调的俗称,适合人们在从事较轻松劳作时哼唱小调的曲调简短,易学易唱,并且可以自行填改歌词,唱词内容极其丰富从杂曲和小调的形式上来看,比较接近于目前活跃于网上的一些段子手写的打油诗,接地气,易传唱,传播广。

来看一下描写恋爱场景的小调:桃花来你就红来,杏花来你就白。爬山越岭寻你来呀,啊格呀呀呆。榆树来你就开花,圪枝来你就多,你的心眼比俺多呀,啊格呀呀呆。(《桃花红 杏花白》)开花调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从小调中派生出了一种独特的形式——“开花调”在“开花调”中,左权人脑洞大开,不仅植物可以作“开花调”,其他事物也可以作“开花调”,石头、笤帚、门搭搭(门搭扣)、窗帘、玻璃……总之,一切用来作比喻的东西都可以。

而这样的“开花”又与下句的主题有着内在的联系,比如:《樱桃好吃树难栽》樱桃好吃树难栽,有那些心思口难开山丹丹开花背洼洼开,有了心思慢慢来从以上几首歌来看,左权民歌的歌词对“赋比兴”手法的运用非常精炼不仅如此,夸张、谐音、双关、叠字等手段以及方言虚词的合理运用,让歌曲表现力强。

而且大部分歌词是即兴创作,随编随唱,不用专门学习,一听就会,因此流传很广是不是和我们中学时候学习的《诗经》很像?并且和当下流行的RAP有些相似。

4元曲四大家与山西民歌山西民歌那么多,那么好听,根源背后是来自坚实的群众基础。为什么群众基础好,我们从元曲四大家的祖籍发现了一点点蛛丝马迹。

元朝的四大戏曲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元朝四大家之首关汉卿是山西运城人

白朴,山西二人台之乡的山西忻州河曲县人士

郑光祖山西临汾人元曲四大家三个出生在山西,这与宋元时期山西一带的民歌兴盛不无关系。另外一位著名的元曲作家王实甫虽然是元大都人,今天的北京人。但《西厢记》的故事则是发生在山西永济的普救寺。

《西厢记》叨叨令原文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湿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山西人爱说叠字,众所周知另外在此出现的 “兀的”这是个语气助词,意思比较宽泛,类似“哪么”、“真是”、“还”、“当然”、“可不是嘛”等意思这个词在元曲里常常看到:尚仲贤《洞庭湖柳毅传书》:“想着我在洞庭湖里,怎生受用快活,如今折得这般,兀的不愁杀人也。

”“兀的不愁杀人也”的意思是“真教人忧愁啊”,用今天的网感语言,就是“真是郁闷死我了啊”

现在晋中一带的方言中,“兀的”一词依然随处可见,意思和元曲中“兀的”基本一致例如: 《西厢记》[越调斗鹌鹑]玉宇无尘,银河泻影月色横空,花阴满庭罗袂生寒,芳心自警侧着耳朵儿听,蹑着脚步儿行悄悄冥冥,潜潜等等。

“悄悄冥冥”就是不声不响的意思。山西人现在也经常这样说。例如:“你也不敲门,悄悄冥冥就进来了,吓我一跳。”

5晋中的民歌艺术家

当代中国民歌艺术的泰斗郭兰英老师郭兰英,1929年12月生,山西平遥人,我国著名的歌舞剧演员、女高音歌唱家、晋剧表演艺术家,代表作:歌曲《人说山西好风光》、《南泥湾》、《绣金匾》、《我的祖国》等,为新歌剧艺术的发展和民歌演唱做出了开拓性、历史性的贡献,被称为“一代宗师”。

刘改鱼, 1939年生,山西左权人,著名山西民歌演唱家代表作:《桃花红杏花白》、《亲圪蛋下河洗衣裳》、《唱得幸福落满坡》等,山西省十大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开花调”)传承人,被国家文化部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开花调”)代表性传承人。

阎维文,山西平遥人,总政歌舞团独唱演员、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协会理事,代表作:《小白杨》、《说句心里话》、《一二三四歌》、《母亲》、《阳光路上》等。

石占明,山西左权人,中国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团民俗歌唱家,首届中国南北民歌赛“歌王”代表作:《圪梁梁》、《倒秧歌》、《高高山上一篓油》、《打酸枣》、《桃花红杏花白》、《太行山好地方》、《亲圪蛋下河洗衣裳》等。

从古至今,山西人、晋中人这么爱唱,你知道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