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嘴新浪博客_黑嘴新浪博客博文原创
中国证监会15日宣布,近期证监会稽查部门配合有关地方公安机关将一多次跨境操纵市场的“黑嘴”团伙的主要成员抓捕归案。
中国证监会15日宣布,近期证监会稽查部门配合有关地方公安机关将一多次跨境操纵市场的“黑嘴”团伙的主要成员抓捕归案,一举捣毁该团伙在成都、西安等地8个窝点证监会持续监测发现,一些股市“黑嘴”长期通过互联网非法荐股,伺机反向买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2018年5月,证监会部署专项行动对相关线索进行全方位排查,及时启动与公安机关的执法协作经查,该团伙通过私募机构、场外配资提前大量买入相关股票,在国内股市午间和休市后利用在美国、新加坡及香港地区的网络服务器开设多个网站推荐“盘后票”,在蛊惑投资者买入的同时伺机卖出,获利数亿元,已构建了一条包括荐股网站、股评机构、场外配资平台的非法“生态链”,涉及面广、手法多样、情节恶劣,涉嫌操纵市场和非法经营证券业务违法犯罪。
据介绍,下一步,证监会将对案件涉及的行政违法行为依法严厉处罚,配合公安机关查办刑事案件,同时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肃整治非法荐股、操纵市场等股市“黑嘴”乱象
究竟什么叫股市黑嘴黑嘴,本来是指一个人爱说大话,不着边际而股市黑嘴,就是指那种编造宣传虚假信息或者公开推荐股票并非法盈利的人很多人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某某电视台或电台主持人,请了一个所谓的资深股票分析师嘉宾来点评大盘以及个股。
这些“专家”们在节目中滔滔不绝,似乎无所不知当然,他们还会时不时地反复提起,多久之前,曾经推荐过哪个连续上涨的股票到了节目快要结束的时候,他们往往会说,“今天我依然要告诉你们两只同样看涨的热股,最先打进来的100个电话就可以获知具体股票名称。
”哪怕你是第1000个打进去的,他们都会恭喜你抢到了前100个名额然后,开始游说你成为他的会员,并且提醒你可以通过“推荐股票进行分成”等方式进行合作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不会上当受骗但是,不排除还是有不少亏钱亏得眼红的人,病急乱投医,着了这些“专家”的道儿。
这些股市黑嘴究竟有哪些赚钱套路呢?从证监会披露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都采用了“抢帽子”戏法根据证监会的官方定义,“抢帽子”交易是指证券公司、证券咨询机构、专业中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买卖或者持有相关证券,并对该证券或其发行人、上市公司公开作出评价、预测或者投资建议,以便通过期待的市场波动取得经济利益的行为。
说白了就是,先买入某只股票,然后再通过电视台、电台、公众号等各种媒体推荐给大众,让大众来给他抬轿子,从而顺利获利了结炒股的人都知道,A股中有很多袖珍型的股票,尤其是那些刚刚上市的次新股,流通盘往往只有几千万股。
只要这位“黑嘴”的影响力足够大,说服(诱骗)了1万股民同时买这只股票,每个人只要买1万股,那么加起来就是1亿股几乎可以把任何一只50亿市值以下的股票拉上涨停板这就是我常说的,中国A股有着其他国家难以匹敌的“人口红利”,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而这些黑嘴们,正是看中了这样的机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采用“先买入,后吹票,再获利了结”的三板斧进行“稳定复利”其实,除了这些大V们,还有不少所谓的“民间股神”,最常采用的套路也是“抢帽子”一般的情况是,突然间有个“美女”加了你微信,或者打电话问你“最近还在做股票吗”,然后就非常友好而热情地给你推票,大意是:我们的老师很厉害,每天都能抓到涨停板。
我们可以合作炒股,我给你推票,赚钱了你给我分成就行如果你不信,我先给你推一只股票,代码是×××,明天上午会上涨至少5%第二天,他说的股票果然大涨,甚至涨停了于是,你将信将疑地找到他们,支付了价格不菲的会员费,一段时间之后,你发现自己还是亏钱。
但是,你可能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第一次给你推的股票那么准呢?这是因为,他不仅给你发了,还发给了上万人,这里面总会有些人是相信,并在第二天选择了买入还是前面说的那个道理,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上千人同时买,就可以把一只小市值的股票拉涨停。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黑嘴”
一、股坛007K先生--吕梁提起股坛黑嘴历史,就不能不提“K先生”,这个类似于美国大片007一样神秘的代号,就是吕梁的笔名,吕梁早年是一名文人,写文章一把好手,早年写过小说、剧本,还当过新闻记者,最早报道过股份制改造。
他曾在1992年5月2日的《中华工商时报》上发表过长篇报告文学《1990~1991年中国“股市狂潮”的实录》(节选),气势恢宏、才思敏捷,震惊业界有人猜测,文字为他赚来了第一桶金,因为当时这本书卖给了一家英国出版商,光版税就有2万英镑。
后来转行做了投资咨询,但说实话,投资能力着实没有写作能力高,投资几年下来不但没赚钱,反倒欠了上千万的债务,不得已只得化名“K先生”出来写股评,但没想到东方不亮西方亮,投资不咋地的吕梁写起股评确是一把好手,没多久就成了大V了,比现在的什么婴儿底名气大多了,1998年,他见到了老相识“朱大户”后,浸淫市场多年的吕梁有了新的决心和举动。
朱大户名叫朱焕良,文化水平不高20世纪90年代前后,他靠认购股权证发了点财,之后就一直在股市里混,靠炒股赚了不少钱,成了中国股市上最早的亿万富翁之一1996年前后,操纵风盛行,朱大户也想坐一把庄他看中了深圳一只叫康达尔的股票。
据称,他当时通过上千个个人账户,掌控了康达尔90%以上的流通盘,而康达尔的流通股占了该公司总股本的29%不过,朱大户运气不佳,1997年香港禽流感爆发,使这个主营业务为养鸡的公司顿时陷入困境1998年年中,朱焕良到北京找到吕梁,要求对自己深套其中的康达尔股票施以援手。
1999年春,吕梁以K先生的名义,在3月6日的《证券市场周刊》上发表了《关于世纪末资本市场的对话》,主要是预言牛市来了该文中,他首次提出“你可以注意那些有重大重组题材的个股,新概念肯定会从那里脱颖而出我看好农业和生物科技领域”—吕梁提出的重组康达尔的目标正是“农业加高科技”。
此后不久,他组织的“北京机构”两次受让了康达尔总计34%的国有股《证券市场周刊》为满足读者需要,刊登了一批讨论文章吕梁借势将自己的文章做得更大到第4篇对话时,K先生给人的“战略家”印象已极为深刻,并首次在文章中公开点名康达尔。
有意思的是,两周后竟出现了“5·19”,吕梁的声誉达到新的辉煌,关注度持续攀升尽管在“5·19”行情后的7月,股市出现过一派“惨绿”但康达尔无虞,股价稳稳升跃至45元1999年年底,康达尔在深市涨幅最大的前20名股票中名列17位,全年涨幅是111%。
后面的事情就有些狗血了,随着股价的不断攀升,朱大户以及吕梁的其他合伙人却不顾之前的约定,争相私自套现,最终引起股价崩盘,据《财经》报道,已改名为中科创业的康达尔股价崩盘后,吕梁曾私下对身边人透露,计划2001年元旦后开始拉抬出货,谁知已经没有机会。
2001年春节前后,传出吕梁逃跑的消息关于吕梁逃跑的流传很多,有说他隐居在内地某个小城市里,一直没有离开过资本市场;还有人说,他在保定的一个桑拿房里被“做掉”了也有人说,他逃到了加拿大—因为他新婚不久的画家太太久居加拿大。
二、 咬住青山不松口--赵笑云稍微有点阅历的老股民肯定对赵笑云这个名字不会陌生,而如果您不幸也买入青山纸业在高位站了7年岗,那么对这个名字的记忆会更加刻骨铭心那时候的赵老师是何等的笑傲云天!西装革履、油头粉面,出入于各大证券营业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露脸在诸多财经媒体。
1994年11月,赵笑云由海南北上,任职于当时最著名的华夏证券北京东四营业部,这是一个盘龙卧虎的游资集中营,也出了后来著名的“公募一哥”王亚伟不过,那时候,王亚伟还是赵笑云手下的一员小兵像打擂什么的,也都是领导赵笑云挺身而出,没听过王亚伟那时候打过擂的。
赵笑云的出名缘于几次荐股比赛,1998年,他参加某证券报的荐股比赛,在18家参赛机构中夺得冠军,荐股收益率三个月内高达274%而截至2001年,他先后8次参加该赛事,共获5次冠军、2次亚军、1次季军那时,国内各大主流证券媒体都可见他的大名,还有华东交通大学等高校特聘他为证券投资专业客座教授。
而那一年,他仅仅30岁,成功来得太突然了!信心爆棚的他在2000年9月份开始在各大媒体上大肆推荐青山纸业,明确给出第一目标位28元,第二目标位40元,号召股民“咬定青山不放松”然而9月11日青山纸业冲高到18.3元(复权价)后就一路阴跌,2005年中最低跌到1.68元。
青山一役令赵笑云瞬间从云端跌落至地狱,“中国第一庄托”的骂名洗之难去,2001年赵笑云携妻赴英国“留学”在隐遁英国8年后,赵笑云又想重新回到中国发展,但无法回避的还是"青山纸业"对于股民们的不满,赵笑云说,"我觉得很正常,股民的言行也能够理解。
他们在听了我的推荐后,进行追高买进,但没有进行短线操作,可能出现短期高位被套,或者长期被套,对于这种情况,我也是深表歉意" 不过,赵笑云很快开始为自己行为进行开脱,"股市是一个高风险市场而我们当时强调的投资理念是以变应变,是短线为金的原理,在当时谈的也是持股不超过48小时。
因此如果严格按照48小时持股操作,那么投资者持有青山纸业能够损失多少呢?当时也没有出现连续两个跌停,让投资者无法出逃的情况"回国后的赵笑云与陕国投合作,在2011年4月18日发行了“陕国投•笑看风云1期”,募集份额高达1.2亿元。
但赵笑云这次回国彻彻底底地栽了个大跟头,他旗下2只私募信托产品先后被迫清盘,这不仅没有让他洗脱"黑嘴"、"庄托"的恶名,反而又给他的职业名誉添上了一笔浓重败笔三、红色星期一--汪建中2007年中国股市还处于大牛市之中。
每周五,有份名为《掘金报告》的股评报告就会出现在多家网站以及平面媒体上,向股民推荐下周即将上涨的牛股和众多的证券投资咨询报告相比,《掘金报告》显得颇为神奇,因为很多股民发现,这份报告所推荐的股票,往往都会成为第二个星期沪深股市涨幅榜前十名的牛股。
2007年3月9日,这份报告向股民推荐了股票交大博通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周一、周二、周三,该股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14日报收13.78元按最高值计算,买入该股就有可能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获利达到40%这份报告因其缔造的多个这样的“红色星期一”声名鹊起。
也因其“点股成金”的神奇魔力而一度被众多股民视其为股市淘金宝典《掘金报告》出自于北京首放,据统计,在2003年8月1日至11月13日期间,上证综合指数跌幅达10.7%,但这段时间内,北京首放共推荐了18只股票,所有的股票都在下一个交易日出现了上涨行情,其中涨停的有6只以上,涨幅在9%的有2只,其它股票最小的涨幅也在3%以上。
就在“点股成金”报告逐渐成为神话的时候,审计署工作人员在审计中信证券时发现,该证券公司的7个账户反复出现天量巨额交易资金,随后的审计发现,这些账户都与一个名叫汪建中的人有关汪建中在担任首发公司负责人期间,于2006年7月至2008年5月间,用本人及亲戚朋友的名义,开设多个证券账户,采用先买入低价股票,然后以公司名义在网站及上海证券报等媒介对外推荐该股票,人为影响股票交易价格,而当大量股民争相购买该股票,致使股票价格高升时,汪建中本人及亲戚朋友立即高价抛出,从中获利。
其中汪建中利用自己实际控制的三个哥哥、两个侄女、一个侄子、一个保姆等9个账户,在买卖“工商银行”“中国联通”等38只股票中,操纵证券市场55次,累计买入股票52.6亿元,卖出53.8亿元,非法获利1.25亿元。
汪建中的交易行为,多数是当日先买入、当晚发布推荐、次日开盘一小时即全部抛出,是典型的“抢帽子”交易行为这是一种比较特殊和新型的操纵证券市场的手段,特点在于隐秘性很强2011年汪建中因犯操纵证券市场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罚金约1.2575亿元。
四、昔日明星财经栏目变身“黑嘴”摇篮--第一财经谈股论金2018年4月30日,意气风发的“知名财经主持人”廖英强可能并没有想到,他的财经“大咖”梦就此戛然而止了就在当天,中国证监会宣布,原第一财经谈股论金嘉宾廖英强通过特殊的身份荐股,让股民为其13个账户埋单。
廖英强从此替代王建中成为新一代股市“黑嘴”的代言人根据证监会公布的处理结果,廖英强被没收违法所得4310.48万元,并处8620.95万元罚款,合计1.29亿元巨额罚单在圈里刷屏,廖英强真不差钱,用他自己的话说,证监会的处罚帮他打了1亿多元的广告。
1970年出生的廖英强为何如此之狂,或是对自己“明星”地位挥霍的结果廖英强曾经担任财经节目嘉宾主持人,人气较高,粉丝也不少,博客点击率很高,算是标准的“大咖”应该说,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但谁知道,这位被部分股民亲切称为“英强”的大咖竟然是个“黑嘴”。
其玩法也很简单,近乎老套利用自己大咖的影响力,在其微博、博客上公开评价、推荐股票,在推荐前使用其控制的账户组买入相关股票,并在荐股后的下午或次日集中卖出,获取巨额收益时间调回到2015年3月20日中午,廖英强在其新浪微博和博客“午间解盘”栏目视频中推荐了“兴发集团”。
午后兴发集团果然爆拉,股价从下跌0.40%左右,快速被拉至大涨8%左右很多股民在为廖英强鼓掌点赞的时候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接盘侠”因为,在他荐股之前,已经通过其控制的账户买入兴发集团2132.73万元。
荐股后随即卖出,扣除交易税费后盈利104.56万元2015年4月13日,故伎重演,其控制的账户事先买入125.21万股“大连国际”在当天中午休市期间,廖英强在其新浪微博“午间解盘”栏目视频中进行推荐,荐股后卖出110.21万股,税费后盈利133.94万元。
这种套路看似简单老套,但总能得心应手2015年3月至11月,廖英强利用这个套路,发布了含有荐股内容的60篇博客,平均点击次数为110399次,对39只股票推荐点评共46次廖英强控制13个账户,荐股前买,荐股后卖,让粉丝高位接盘,自己累计获得4310.48万元。
无独有偶,另一名股坛“黑嘴”也曾是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频道“谈股论金”栏目的专家嘉宾2014年8月21日,朱炜明用其父亲账户买入“神剑股份”13万股,市值为92.88万元当年8月22日19时23分至19时27分,朱炜明在第一财经频道“谈股论金”栏目对神剑股份进行评价、预测,积极看多。
而在公开荐股后的第一个交易日(2014年8月25日)将其父亲账户持有的13万股神剑股份全部卖出,获利5794.91元2013年5月15日、16日,朱炜明用其祖母账户买入“三泰电子” 104.86万元恰好在当年的5月17日19时35分至19时39分,朱炜明在第一财经频道“谈股论金”栏目对该股进行评价、预测。
公开荐股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即2013年5月20日将股票全部卖出,赚了9.12万元据了解,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朱炜明利用第一财经频道“谈股论金”栏目专家的身份,借用其父亲、母亲和祖母的股票账户,当天先提前买入A股票。
当晚,在股票投资栏目中,直接点名A股票名称,详细描述股票特征,对股票进行正面评价,鼓动、暗示投资者买进一些中小投资者对电视节目专家的分析深信不疑,第二个交易日上午一开盘,便听从“专家”建议跟风进场谁知,朱炜明则在电视栏目公开荐股后的几个交易日内,将股票全部卖出为自己牟利。
合计点名“海螺型材”“神剑股份”“襄阳轴承”等132只股票,盈利452.67万元跟风的股民可能还在高位“站岗”接连曝出两个“黑嘴”,而且作案手法几乎都是一致的“抢帽子”,不禁让许多人感叹谈股论金节目有毒,简直化身为了“黑嘴”的摇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