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灿莲花_舌灿莲花造句三年级干货分享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6-01

平原君而归,归至于赵,曰:“胜不敢复相士。【故事阐述】战国时代,赵国平原君赵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以善养“士”著称,有宾客数千人,曾三次担任赵

舌灿莲花_舌灿莲花造句三年级干货分享

 

三寸不烂之舌【原文】平原君(1)已定从(2)而归,归至于赵,曰:“胜不敢复相士(3)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4)毛先生以三寸之舌,(5)于百万之师。

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注解】(1)平原君:战国时赵武灵王之子赵胜,封于平原,故称平原君,食客多至数千人(2)定从:签定纵约从,通“纵”(3)相士:鉴识人才(4)九鼎大吕:九鼎,指夏禹所铸的九口大鼎,象征九州。

大吕,指周庙大钟故九鼎、大吕都是传国宝器,比喻地位十分重要(5):音墙,同“强”【故事阐述】战国时代,赵国平原君赵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以善养“士”著称,有宾客数千人,曾三次担任赵国宰相秦国攻打赵国,并包围首都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去求援,当时打算推楚国为盟主,订立合纵盟约联合出兵抗秦。

平原君想从门下食客挑选二十个有勇有谋、文武兼备的人,一起前往楚国结果只选得十九人,剩下一人挑不出来食客中有个叫毛遂的人,向平原君自我推荐,平原君最后同意让毛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平原君和楚王谈论订立合纵盟约的事,从早上到中午,平原君再三陈述利害关系,还是无法说服楚王答应援救赵国。

于是,在另外十九人的鼓动下,毛遂手握剑柄,登阶到殿堂上,他态度强硬,义正辞严,向楚王分析情势,最后楚王同意和赵国签定盟约平原君签定纵约返回赵国,回到赵国后,说:“我不敢再鉴识人才了我鉴识人才多至上千人,少则数百人,自认为不会漏失天下贤能之士,现在竟遗漏毛先生了。

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使赵国的地位比九鼎大吕的传国之宝还有分量毛先生的三寸舌头,比百万大军还要强大”于是,将毛遂一直奉为上宾因为人说话的主要器官是舌头,舌长约有三寸所以古人往往用“三寸舌”、“三寸之舌”来形容有极佳口才的人。

而“三寸不烂之舌”就是从这里演变而来,用来形容能言善道的口才【讨论】(1)平原君为什么要到楚国?毛遂为什么能随行?平原君为什么说不敢再鉴识人才了?(2)毛遂用什么方法让楚王答应援救赵国?毛遂给你什么启发?请把想法跟大家分享。

【造句练习】例:一个业务员如果想把产品卖出去,除了产品品质要好,还得具备三寸不烂之舌【相似成语】能言善道;舌灿莲花;喙长三尺;口若悬河【课后时间】请在下面空格填上适当的字∶◎守()待()◎()程()里◎纸()谈()◎指()为()。

参考答案∶◎守(株)待(兔)◎(鹏)程(万)里◎纸(上)谈(兵)◎指(鹿)为(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