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坚持什么为主的方针_必须坚持什么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都可以?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8-31

【生态文明关键词】之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在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同时,还提出了“坚持

必须坚持什么为主的方针_必须坚持什么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都可以?

 

【生态文明关键词】之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在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同时,还提出了“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这样同时从国策和方针的战略高度提出明确要求,充分体现出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

正如姜春云在十八大刚刚闭幕时发表在2012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的文章所言,“这一重要论述,正确回答了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这一长期未能解决好的重大问题”;“‘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是对非理性的发展观和生产、生活方式的纠正,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平衡的客观规律,具有重大现实和深远战略意义”。

这里所说的“节约优先”,是相对于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言的,就是在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实行节约和开发并举,并把节约放在首位,要着力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单位资源产出率上下工夫,不能只顾资源开发利用不顾资源节约而造成资源浪费。

必须看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是有限的,有很多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矿石等是不可再生的,不厉行节约就会很快枯竭,即便是森林、淡水等可再生资源,不厉行节约也会供不应求,最终导致枯竭从我国的资源禀赋和资源利用方式的实际情况看,这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显得十分突出。

一方面,我国的资源虽然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随着经济发展规模和总量的扩大,资源短缺的制约瓶颈凸显;另一方面,我国资源利用方式粗放、浪费严重的局面至今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有效遏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资源能源消耗远高于发达国家。

据专家测算,我国农业用水的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每年可节水400亿吨,相当于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调水之总和这个数字已超过了正常年份农业灌区300亿立3米的缺水量,是正常年份城市缺水量60亿立方米的近7倍(200年6月20日《解放日报》)。

这就是说,完全有可能通过节水来弥补水资源的不定中国工程院魏复盛院土还曾亲自算过几笔账,都是很有说服力的譬如,一个年产800万吨至1000万吨的钢铁联合企业,如果对其可燃气全部加以回收利用,其燃值相当于29万千真发电厂提供的能源;如果全部利用其国体废物作为资源,我就可以解选302万M水泥厂的主要原料。

又譬如,按2000年汇率计,我国百万美元GDP总能耗1274年吨标准煤,比世界平均值高2.4倍,比美国高2.5倍,比欧盟高4、3倍,比目本高8.7倍,比所酸而543倍功螺社酸来取有效择施将说能耗降下来,不要说降到世界平均值,就是降到印度的水平,也将会增添一笔巨大的绿色财富。

这充分说明,大力节约资源,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单位资源产出率,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二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严重问题如果再不引起高度重视,我后果将不可想象因此,一定要站在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坚持“节约优先”。

这里所说的“保护优先”,是相对于环境污染后的治理而言的,就是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要实行预防和治理并举并把预防放在首位,要着力在源头保护上下工夫、从源头上扭转环境恶化趋势,不能走西方工业化国家曾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或“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

特别是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日治,切露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防范环境风险,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得到明显好转必须看到,良好的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开的重要基础,,加强环境保护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制约加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全社会尤其是许多干部缺乏“保护优先”意识,只注重经济总量增长,不重视环境保护,许多地方和部门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提出“保护优先”的方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指导意义和现实针对性,是不言自明的这里所说的“自然恢复为主”,是相对于人力修复、人工建设而言的,就是在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过程中要遵循自然规律,把依靠自然力恢复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主要途径和重要手段,把依靠人力修复自然生态系统作为辅助途径和辅助手段,不能主次颠倒,更不能罔顾自然规律随心所欲地“战天斗地”、大搞劳民伤财的“人力工程”。

必须看到,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再生能力、非凡的生命力和生产力只是由于长期被人为破坏、压制,自然生态系统的大量物种才受到伤害,处于退化、衰竭状态一旦排除了人为干扰、破坏而获得休养生息机会,其潜在的生命力、生产力就会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雨后春笋般地展现出巨大的自我修复再生优势。

这是地球生物圈历经亿万年演化证明了的一条自然规律在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过程中,只要我们遵循这一自然规律,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我们强调自然恢复为主,并非一概否认人工治理的作用。

事实上,人工治理离木开自然的作用,自然恢复也离不开人的作用正确的做法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因地制置、因势利导地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合力譬如封山禁伐、封草禁牧,就要在依靠大自然力量自我恢复森林、草场的同时,切实重视在封禁区采取人工措施育林育草,以加速提高其森林、草场的生物量。

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要以国家重太生态修复工程为重点,切实把十八大确定的“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贯彻落实好,以不断增加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巩固和扩大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成果对重点生态破帮地区,尤其要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减少人工干预,严格实行顺应自然规律的封育、围栏、退耕还林还草还水等措施。

不难看出,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确定的“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增基本方针”,是在认真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重要的现:针对性坚特这一基本方针,不仅对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g于贵彻落实“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信息来源:中国林业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生态文明关键词》(主编:黎祖交 本条作者:黎祖交 编辑 吕子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