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尉_廷尉相当于几品官硬核推荐
太有用了,不看损失大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原文:绛侯周勃者,沛人也其先卷人,徙沛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高祖之为沛公初起,勃以中涓从攻胡陵从入汉中,拜为将军还定三秦,赐食邑怀德以将军从高祖击反者燕王臧茶,破之易下。
赐爵列侯,食绛八千一百八十户,号绛侯以将军从高帝击反韩王信于代,勃迁为太尉勃为人木强敦厚,高帝以为可属大事勃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说士,东乡坐而责之:“趣为我语”其椎少文如此勃既定燕而归,高祖已崩矣,以列侯事孝惠帝。
孝惠帝六年,置太尉官,以勃为太尉十岁,高后崩於是勃与平谋,卒诛诸吕而立孝文皇帝文帝既立,以勃为右丞相,赐金五千斤,食邑万户居月余,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宠,久之即祸及身矣。
”勃惧,亦自危,乃谢请归相印上许之岁余,丞相平卒,上复以勃为丞相十余月,上日:“前日吾召列侯就国,或未能行,丞相吾所重,其率先之”乃免相就国岁余,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绛侯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之。
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公主者,孝文帝女也,勃长子胜之尚之,故狱吏教引为证勃之益封受赐,尽以予薄昭及系急。
,薄昭为言薄太后,太后亦以为无反事文帝朝,太后以冒絮提文帝,曰:“绛侯绾皇帝玺,将兵于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文帝既见绛侯狱辞,乃谢曰:“吏方验而出之”于是使使持节赦勃,复爵邑绛侯既出,曰。
:“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绛侯复就国,孝文帝十一年卒,谥曰武侯。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官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B. 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官/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
C. 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官/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D. 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官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提示: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勃欲反”作“告”的宾语部分,之间不可断开,排除AC;“
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官”,两个“下”,交付,层层下达旨意,两个“廷尉”之间断开;“勃恐/不知置辞”,两个谓语动词,两句话,需要断开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食邑,古代君主赏赐给臣子的封地,臣子以封地征收的赋税为食禄。
B. 国,古代指诸侯的封地,后泛指国家,又可指京城文中“就国”是指回到京城C. 尚,有匹配之意,多指仰攀婚姻;文中指周勃的儿子周胜之娶孝文帝的女儿为妻D. 谥,是对死去的皇帝、诸侯、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
,给予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如“文”“厉”提示:应该是封地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 周勃出身贫寒,生活艰辛他的祖先是卷县人,后迁徙到沛县,他以编织养蚕的用具、在别人家丧事上吹箫为生。
B. 周勃南征北战,军功赫赫他追随高祖起兵攻打胡陵,人汉中,平定三秦,先后平定燕王、韩王等人的叛乱,所向披靡C. 周勃位高权重,深受重视他以军功受封绛侯,历任太尉、右丞相,深受汉高祖等皇帝的倚重D. 周勃木讷老实
,不善辞令他被诬入狱,面对廷尉的诘问他不知如何回答,狱吏提示他破财免灾,几经周折,他才得以释放详解:应该是先贿赂收买狱吏,然后狱吏才提示周勃怎么救自己,那就是求助公主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仪语(1)
勃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说士,东乡坐而责之:“趣为我语”周勃不喜爱文辞学问,每次召见儒生和游说之士,他面向东坐着,要求他们:“赶快对我说吧!”(2)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过秦论》)六国诸侯都很害怕,于是联合结盟商讨削弱秦国的办法,不吝惜珍贵的财宝以及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有本领的人得分点:弱,使动用法;致,招纳5. 周勃被诬谋反,最终被赦免请简要说明他被赦免的原因。
贿赂了狱卒,求助公主(儿媳妇),公主告诉了薄太后,周勃帮助过(有恩于)薄太后的弟弟;薄太后对皇帝说周勃不可能谋反;皇帝恰好也得到了审查结果,周勃谋反罪名经查验不实。
译文:绛侯周勃,沛县人他的祖先是卷县人,后来迁到的沛县周勃靠编蚕箔维持生活,还常在人家办丧时事吹箫奏挽歌高祖当初称为沛公刚刚起兵的时候,周勃以侍从官的身份随从高祖进攻胡陵周勃跟随汉王进入汉中,被任命为将军。
回师平定三秦,到秦地后,汉王把怀德赐给周勃作食邑周勃以将军的身份随从高祖征讨反叛汉朝的燕王臧荼,在易县城下把他们打败周勃被封赐列侯的爵位,赐绛县八千一百八十户做为食邑,号称绛侯 周勃以将军身份随从高祖在代地征讨反叛汉朝的韩王信,周勃晋升为太尉。
周勃为人质朴刚强,老实忠厚,高祖认为可以嘱托大事周勃不喜爱文辞学问,每次召见儒生和游说之士,他面向东坐着,要求他们:“赶快对我说吧!”他的质朴少文才就像这个样子 周勃平定燕地之后回朝,高祖已经去世,他以列侯的身份侍奉惠帝。
惠帝六年(前189)设太尉官职,任命周勃为太尉十年以后,吕后去世于是周勃与陈平谋划,终于诛灭了吕氏家族,拥立孝文皇帝 文帝即位之后,任周勃为右丞相,赐给黄金五千斤,食邑一万户过了一个多月,有人劝说周勃:“您已诛灭了吕氏家庭,拥立代王为天子,威震天下。
您受到丰厚的赏赐,处在尊贵的地位,这样受宠,时间长了将会有灾祸降到您的身上”周勃害怕了,自己也感到危险,于是就辞职,请求归还相印皇帝答应他的请求过了一年多,丞相陈平去世皇帝又让周勃任丞相过了十几个月,皇帝说:“前些天我下令让列侯都到自己的封地去,有些人还没有走,丞相您是我很器重的人,希望您带头先去吧。
!”于是免去丞相职位回到封地 回到封地一年多,每当河东郡守和郡尉巡视各县的达绛县的时候,绛侯周勃自己害怕被杀害,经常披挂铠甲,命令家人手持武器来会见郡守和郡尉后来有人上书告发周勃要反叛,皇帝把此事交给负责刑狱的长官廷尉处理,廷尉又把此事交付长安负责,长安的刑狱官逮捕周勃进行审问。
周勃恐惧,不知道怎么回答狱吏渐渐欺凌侮辱他周勃拿千金送给狱吏,狱吏才写在木简背后提示他:“让公主为你作证”公主就是文帝的女儿,周勃的长子胜之娶她为妻,所以狱吏教周勃让她出来作证周勃把加封所受的赏赐都送给了薄太后的之弟薄昭。
等案子到了紧要关头,薄昭为周勃向薄太后说情,太后也认为不会有谋反的事文帝朝见太后,太后顺手抓起头巾向文帝扔去,说:“原来降侯身上带着皇帝的印玺,在北军领兵,他不在这时反叛,如今他住在一个小小的县里,反倒要叛乱吗。
?”文帝已经看到绛侯的供词,便向太后谢罪说:“狱吏刚好查证清楚,要放他出去了”于是派使者带着符节赦免绛侯,恢复他的爵位和食邑绛侯出狱以后说:“我普经率领百万大军,可是怎么知道狱吏的尊贵呀!” 绛侯重新回到封地。
在文帝十一年(前169)去世,谥号是武侯。
整理知识点,即关键词句提示:1.绛侯周勃者,沛人也判断句,译为:什么是什么的造句模式2.其先卷人,徙沛“徙”,搬迁3.勃以织薄曲(bó qǔ)为生以,凭借,介词以……为生,固定短语把……作为谋生手段,或者凭借。
……维持生计;养蚕的器具多用竹篾或苇篾编制薄,通“ 箔 ”4.常为人吹箫给丧事为,替5.高祖之为沛公初起,勃以中涓从攻胡陵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为,作为;起,起兵;以(后接官职),凭借……身份;从(后省略高祖),跟随。
6.从入汉中,拜为将军拜,授予职务,为,担任7.还定三秦,赐食邑怀德还定,回来平定;食邑,靠封邑租税生活;指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唐宋时亦作为一种赐予宗室和高级官员的荣誉性加衔8.以将军从高祖击反者燕王臧茶。
,破之易下以,凭借;从,跟随;反者,叛乱者;“破之(于)易下”,省略句,状语后置句9.赐爵列侯,食绛八千一百八十户,号绛侯秦朝以前爵分五等,公、侯、伯、子、男10.以将军从高帝击反韩王信于代,勃迁为太尉。
“于代”,状语后置;迁,升官11.勃为人木强敦厚,高帝以为可属大事木强敦厚,质朴倔强、老实敦厚;以为,认为;可,值得、可以;属,通嘱,托付12.勃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说士,东乡坐而责之文学,文辞学问;诸生,儒生;说士,游说之士;乡,通向。
; 东乡,面向东;而,表修饰,连词,着;责,要求;文化常识拓展:【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越靠近皇帝官位越大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古代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讲究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在鸿门宴上,“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13. 趣为我语趣,赶快;为,对14.其椎少文如此。
椎[chuí]愚钝,朴实;如此,就像这样15.勃既定燕而归,高祖已崩矣,以列侯事孝惠帝既,已经,……之后;而,承接;崩,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薨古代称侯王死叫薨.唐以后二品以上官职死亦以此称之卒古代称大夫死曰卒
不禄古代称士死为不禄殇古代称未成年人死为殇殒古代泛指死亡. 殂古代泛指死亡缢yì古代称吊死或绞杀.谥号殪 yì古代称被射死.死古代平民之死亡16.置太尉官,以勃为太尉置,设立,以……为,让……担任17.
於是勃与平谋,卒诛诸吕而立孝文皇帝於是,于是;卒诛,终于诛灭18.文帝既立,以勃为右丞相,赐金五千斤,食邑万户金,古今异义19.居月余,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宠
,久之即祸及身矣”居,过;或,有的;之,协调音节助词,不译;既,到以,因为;即,就会20.勃惧,亦自危,乃谢请归相印危,感到危险;谢,谢罪21.上许之许,答应22.岁余,丞相平卒,上复以勃为丞相岁余,一年后;复,又;以……为,让。
……担任23.前日吾召列侯就国就国,是中国古代的用语,当一个人受到君主的分封册封而获得领土领地后,这个人就必须前往该地进行管理统治,这个前往领地久住(更正确的说是从此在该处定居)并执行管理的动作便称为"
就国"24.或未能行或,有的;行,前往25.丞相吾所重,其率先之所重,所字结构等于名词短语,看重的人;其,委婉商量的语气,可否,能否;率,作为表率,带头;先,首先26.乃免相就国乃,于是;免,除掉;就国,回到封地。
27.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每,每次;行,巡视28.绛侯勃自畏恐诛自己畏惧,担心被杀29.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之被甲,穿着铠甲;持兵,拿着兵器;以,来30.欲反,想要谋反;下廷尉,下,交托;廷尉下其事(于)
长安,逮捕勃治之治,审理31.不知置辞置辞,措词,申辩32.吏稍侵辱之稍,渐渐;侵辱,欺凌侮辱33.勃以千金与狱吏以,拿;与,给34.狱吏乃书牍背示之乃,才;书,写;牍背,木片背面;示,给……看35.以公主为证。
以……为,让……做36.公主者,孝文帝女也判断句37.勃长子胜之尚之尚,娶38故狱吏教(勃)引(公主)为证故,所以;省略句;引,招、找39.勃之益封受赐,尽以予薄昭益,增加;尽,全部;以(之),把它们;予,给。
40.及系急及,等到;系,囚禁、关押,引申为案子41.薄昭为言薄太后为,替;言(于)太后薄太后,省略句,状语后置句42.亦以为无反事以为,认为43.文帝朝朝见44.太后以冒絮提文帝以,拿;冒絮,头巾;提。
[dǐ]投掷:“荆轲废,乃引其匕首~秦王”45.绛侯绾皇帝玺绾,wǎn带着46.将兵于北军状语后置47.不以此时反以,在48.顾欲反邪顾,难道49.文帝既见绛侯狱辞狱辞,供词50.乃谢曰谢,道歉51吏方验而出之。
方,正;验,查证;出,使动用法,放出52于是使使持节赦勃。使使,派使者;赦,赦免。53复爵邑。复,恢复。54吾尝将百万军。将,率领。55然安知狱吏之贵乎,然,但;安,怎么;之,的;贵,重要。
文言文阅读教学指导:华佗被杀之因寒假高三教学:一篇文言文,提取60个重点词,给备战高考的孩子们宿老师讲解2020年唐山市期末统考试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