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_古代文学史二复习资料没想到
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第一节王禹偁与宋初文风和诗风☆☆☆☆一、选择1、宋初诗派林立,主要有所谓白体、昆体和晚唐体三派。
第一章 北宋初期文学
第一节 王禹偁与宋初文风和诗风☆☆☆☆一、选择(单选、多选)1、宋初诗派林立,主要有所谓白体、昆体和晚唐体三派白体学白居易,诗风平易晓畅,主要诗人有李昉、徐铉和王禹偁2、穆修之文强调教化作用,力求结构章法的变化,多用散行单句,不务雕琢堆砌,不求华靡艳丽。
是继柳开之后专力写作古文的作家3、柳开,今河北大名县人,著有《河东先生集》自觉地以恢复韩愈、柳宗元古文的传统为己任,反对五代浮艳文风,标举文统和道统,主张文道合一,有鼓吹复古、倡导质朴文风的筚路蓝缕之功。
二、主观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1、白体:(1)宋初出现的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是王禹偁(2)学习白居易后期的唱和诗(3)诗歌多反映官场的应酬、消遣,留连光景,吟玩情性,依韵相酬,属对工切而浅近刻露、圆熟平易。
2、王禹偁的诗歌创作成就:(1)促进宋初诗风变革(2)早年学习白居易的诗歌,侧重学白居易的闲适唱和诗(3)贬官商州以后,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4)兼擅各体,五、七言古诗有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诗风,近体诗、绝句不乏平淡清远的格调。
第二节 杨亿和西昆体、晚唐体☆☆☆一、选择(单选、多选)1、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的创作特色是讲究修辞2、杨亿、钱惟演、刘筠等人的诗歌被称为西昆体3、西昆体讲究修辞,诗中大量用典,以学问为诗二、主观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1、西昆体:(1)宋初诗歌流派,因《西昆酬唱集》得名(2)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三人创作为代表(3)讲究修辞用典2、晚唐体:(1)宋初诗歌流派(2)以林逋的诗歌创作为代表(3)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以清逸隐幽为旨趣。
3、西昆体诗歌的主要特色:(1)诗中大量用典,以学问为诗,是宋诗的一个突出的特色,西昆体作为宋初出现的诗歌流派或者诗歌思潮,体现了当时的风会所趋,是宋诗形成自身特色的第一步;(2)西昆体与后来的江西诗派,从论诗宗旨、作品风格,艺术技巧到诗学渊源都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黄庭坚就主张用昆体功夫造老杜浑成之境;(3)西昆体流行的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诗人作诗过分依赖修辞而缺乏感觉,甚至堕入玩弄辞章典故的泥潭。
4、林逋:隐居杭州,时称“梅妻鹤子”以江湖散人之诗装点山林,用细碎小巧的笔法写清苦幽静的隐居生活诗歌孤淡清逸第三节 晏殊的令词☆☆一、选择(单选、多选)1、晏殊:有《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2、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二、主观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1、晏殊词的创作特色:(1)受南唐词影响,尤近冯延巳(2)其词风流闲雅,温润秀洁(3)语言明净雅致,构思曲折精巧。
2、晏殊词在词史上的地位:晏殊在宋初词坛影响最大,是词从晚唐五代过渡到北宋的关键人物在继承唐五代词艺术经验的基础上,晏殊以明净雅致的语言、深刻而纤细的内心体验、曲折精巧的构思,表现了情感的经历和对人生的思考。
其精美圆熟的艺术表现,雅致含蓄的倾向,展现出宋词风格的新特色,直接影响着同代稍后的欧阳修、晏几道几人
杨亿、钱惟演、刘筠等人的诗歌被称为( ) A:白体 B:西昆体C:晚唐体 D:半山体答案:B解析:以杨亿等人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西昆”因创始人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而得名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的是杨亿、钱惟演、刘筠等人的同题酬唱。
第二章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第一节 欧阳修的文学贡献☆☆☆☆☆一、选择(单选、多选)1、欧阳修散文学习韩愈而能自出变化,发展了其“文从字顺”的一面,建立起平易流畅、委屈婉转的文章风格2、欧阳修在知贡举时,利用政治手段,极力排抑险怪奇涩的“太学体”。
3、欧阳修写诗学韩愈的“以文为诗”其创作追求气格,其风格或曰古健、古硬、气雄、气豪,或曰怪奇、奇壮、奔放、皆重气格所致开创了取材广泛、命意新颖、以文为诗和以议论为诗的一代诗风写景状物伴之以感慨议论,写得清新自然,平易流畅,然又深寓沉郁之气。
二、主观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1、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和贡献(1)散文将建立流畅自然、平易婉转的风格作为宋代古文运动的基本目标,由此开创了一代文风创作主张“其道易知而可法,其言易明而可行”使宋代古文创作形成平易自然、晓畅条达的成熟风格,确立了散体文的正宗地位。
(2)诗歌在诗由唐而宋的转变过程中,欧诗实为枢纽,他一方面保留了诗体相对整齐凝练的传统,另一方面,则使诗体形式具有弹性,使诗的节奏、声律多变,语言自然流畅在以均衡对称、声律和谐圆润为美的唐诗以外,建立了一种不讲究均衡而以古拙取胜的宋诗格调。
(3)词继承了南唐词“思深辞丽”的特点,在词中融入了更多感情体验也有抒发其旷达胸怀,风格豪放的词章其具有豪放气概的词作,对后世豪放词派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影响2、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点:(1)风格平易流畅,委屈婉转。
(2)在平易流畅中富于曲折变化,富有情感(3)含蓄蕴藉而又平易自然,富于诗味3、欧阳修诗歌创作的散文化倾向主要表现:(1)用古文的章法写诗,讲究转折顿挫、虚实正反(2)句子彻底散行,长短句杂出,少用偶句,故意做得似对非对,造成散文调,而非诗调。
(3)诗中常用语助词,或散文式的介词4、欧阳修诗歌的艺术特点及其开拓性:(1)学习韩愈“以文为诗”,变重情韵为重气格,开创了宋诗自具面目的时代(2)古体诗具有明显的散文化倾向用古文章法写诗,句子彻底散行,少用偶句,常用语助词。
(3)取材广泛,命意新颖,以议论为诗(4)欧阳修诗也具有平易的特色(5)欧阳修诗体现了唐诗向宋诗的转变,既保留诗歌整齐凝练的传统,又使诗歌形式具有弹性,使诗的节奏、声律多变,语言自然流畅建立了不讲究均衡而以古拙取胜的宋诗格调。
5、欧阳修的词:欧阳修与晏殊同为北宋初期花间体词人的代表欧词中,情词比例较大受南唐词人冯延巳的影响较大,继承了南唐词“思深辞丽”的特点,在词中融入了更多感情体验也有抒发其旷达胸怀,风格豪放的词章第二节 梅尧臣和苏舜钦
☆一、选择(单选、多选)1、梅尧臣,字圣俞世称梅宛陵今存《宛陵先生文集》与苏舜钦齐名,时称“苏梅”其诗歌风格是平淡、平易、瘦劲、古淡2、苏舜钦,字子美,今存《苏学士文集》诗歌的风格特征是豪犷雄放第三节 王安石的文学成就及其他☆☆
一、选择(单选、多选)1、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今江西人世称王荆公王安石散文的基本风格是析理透辟,以议论说理见长议论文的特点是结构谨严,析理透辟2、“王荆公体”(“半山诗”)的主要体裁是绝句二、主观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1、王荆公体: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风格,既清新闲适,又沉郁悲壮,被称为“半山诗”主要是绝句,雅丽精绝,含蓄深婉有向唐诗复归的倾向2、王安石散文的特点:(1)王安石政论文多为有关政令教化,适于世用之作,结构严谨,语言朴素简洁,说理透彻,概括性强(2)小品文笔力雄健,富有感情,文风峭刻。
(3)议论文字,结构严谨,析理透辟(4)叙事抒情之作,随笔挥洒,曲尽其妙3、王安石词的成就虽不能与其诗文相比,但也富有自己的个性,不受五代以来绮靡柔弱的词风的影响,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和表现范围如《桂枝香》[金陵怀古]将以史为鉴的凝重题材引入词中。
第四节 曾巩、苏洵和苏辙☆1、曾巩的散文古雅平正,雍容冲和,卓然为一家在后代文家看来,曾巩与欧阳修一道是开文章“义法”的人物文章写作上追求雍容典雅的艺术风格,长于议论,多引经据古,明白详尽;布局完整谨严,节奏舒缓不迫;语言干净,思致明晰。
2、苏辙以欧文为学习楷模,把委婉纡徐的艺术情趣融入自己的作品中,故“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文风淡泊平和,议论以稳健见长3、苏洵作文以学养为基础而重气势,文字雄奇坚劲,喜议政议军,带有战国纵横家的色彩。
其文章以议论为主,具有结构谨严、说理周详、气势磅礴而曲折多变的写作特点文风精练劲建,简古质朴;笔锋老辣,纵横博辩名词解释:王荆公体答案:王安石的诗进入老境后,化奇崛于寻常之中,既有清新闲适,又有沉郁悲壮,被称为“半山诗”,亦即“王荆公体”。
王安石晚期的诗歌主要是绝句,雅丽精绝,含蓄深婉,既体现宋诗的部分特征,又有向唐诗复归的倾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关注我继续每天更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