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 日本_诺贝尔文学奖日本人有几个难以置信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10-20

1899年,世界诞生了三位伟大的作家,却都在自己功成名就后,想不开自杀了。一位是美国的海明威,一位是日本的川端康成,还有就是中国的老舍。

诺贝尔文学奖 日本_诺贝尔文学奖日本人有几个难以置信

 

1899年,世界诞生了三位伟大的作家,却都在自己功成名就后,想不开自杀了一位是美国的海明威,一位是日本的川端康成,还有就是中国的老舍前两位都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而老舍去世后也被提名了一次这个奖项海明威写完《老人与海》后,就像心被掏空了一般,没有了创作的激情与灵感,痛苦于无法超越巅峰时的自己。

川端康成在《雪国》中就道出人世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所有的美好都会被现实击碎,成为泡沫老舍在写《猫城记》时,义愤填膺地呼唤国人要有民族觉醒之心,可是再激扬的文字也无法治愈自己的心那么,与文学艺术相关的人,尤其是已经取得了辉煌成就的人,是否天生就与众不同,非得选择不一样的人间告别方式?。

很多人说,越成功的人越执拗,跌倒了也很难站起来。说白了,天才更容易钻牛角尖,钻进去了就出不来。

如果这些天才不会排解自己心中的郁闷,只是一味地在作品里追逐死亡的脚步,往往也会把自己送上“不归路”就像顾城,那个黑夜给了他黑色的眼睛,他却依旧迷失在黑暗中的中国天才诗人他结束了妻子的生命,也在迷失中用血色染红了自己。

除了川端康成,在日本也有几位作家,都是在功成名就后,摆脱不了命运的枷锁,随着名利、欲望及梦想幻灭,也把自己推向了死亡的深渊人生苦短,为何与生命过不去呢?毕竟当个作家是那么的不容易01 原生家庭,逃不出的罗生门。

在日本,有一些非官方的忌日,像是“河童忌”了解日本文坛历史的,就会知道这是在纪念作家芥川龙之介芥川龙之介,生于1892年,从小就有点神经质22岁时发表了《罗生门》,蜚声日本文坛,35岁在家自杀《罗生门》讲述的是一个自私的人学会更自私,变得更邪恶的故事。

人性有多自私,这个世界就有多黑暗有一个奴才被主人赶出了家,来到了罗生门。他看到一个老妇人在拔死人头发。他得知死人以前是用蛇肉当鱼肉卖,做欺骗人的勾当,就扒光老妇人的衣服,穿上逃走了。

他写这个故事的时候,因为家人反对他与女友在一起,心中充满怨恨,抑郁和苦闷都在这个故事中得到了宣泄他开始有些歇斯底里,心中浮现出很多生与死的场景,呈现于不同的小说作品中更多的时候,让人仿佛看见了他原生家庭的影子,而这也是他心中挥之不去的阴霾,就像《罗生门中》老妇人在拔死人头发的场景。

原生家庭就是一把无形的雕刻刀,有的人被雕刻出了棱角,有的人被抹去了感情。而有的人被早早扼杀了生命,却还空洞地活着。

龙之介的母亲是一个精神病患者,龙之介小从就看着母亲疯疯癫癫,同时忍受着父亲的家暴后来母亲去世了,父亲又再娶,他就被送到了舅父家此时他的家庭有些复杂,他母亲的妹妹成了继母,而更关心她的是母亲的姐姐即使他有生父与继父,一个生母与两个养母,但是仍没有感觉到家庭的温暖。

他的心中缺少爱,也渴望被爱但是,这些都只能在幻想的世界里得到满足,那个就是天堂1927年,他身患重病,也承受着生活的苦,写作也不能排解心中的不快他的妹夫因欠下高利贷而卧轨自杀,妹妹又带着孩子投奔他,这让他更感觉生命似乎到了尽头。

没过多久,他就在家服用过量的安眠药自杀了芥川龙之介的死,震惊了日本文化界,很多人提议设立一个“河童忌”来专门悼念这位文学大师,并设立了“芥川奖”来奖励文坛新人原生家庭是很重要如果作家本来就是一个感性的人,那颗敏感的玻璃心,又偏偏执拗得很,喜欢与生命唱反调。

那么,他肯定会把自己逼上一条“死胡同”02 人间失格,在爆发中永远沉默在日本,有一个人天生就是作家,也生来就是为了死亡太宰治,一生自杀过5次在他38岁时,用名作《人间失格》来提前庆贺自己的死亡他出生富贵,却内心从未丰盈过,也未快乐过。

也许,起初生命的过于完美,当出现过一次瑕疵,生命的织锦就不再完美1909 年,太宰治出生。小的时候,他读书就很好,尤其是文科更加突出,上的都是名牌学校,甚至还考进了东京帝国大学的法文科。

但是,父亲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家道中落,也更让他感受到了世态炎凉他属于激进派的学生,也是较早接触共产主义思潮的学生心中激情澎湃,需要找个地方发泄于是,他拿起了笔,开始自由创作但是,他的处女作《逆行》入围了“芥川奖”。

那时的他因为没钱治病已经退学,也一心想获得“芥川奖”,却经受不起挫折,不肯接受失败的结果到了第二届“芥川奖”评选时,他就用几乎哀求的口吻给评委写了信,希望他们不要“见死不救”,他一定要拿到这个奖项评委虽然很欣赏他的文章,觉得他未来可期,但也看出他存在着精神方面的隐患。

结果,评委也真的说中了。这个生来就是天才的作家,却一心只想着自杀。

也许是儿时父亲的离世,后来的清贫生活让他绝望也许是自己的偶像,芥川龙之介的英年早逝给他带来很大打击一次,他约了情人一起跳海,结果情人死了,他却活了下来后来,他尝试过服用安眠药,还有上吊,结果都被人救起了。

直到1948年,他写完《人间失格》,与女粉丝一起投水自尽他在临终前的遗书中说,他最爱的还是自己的妻子其实他还写过一本鲁迅传记《惜别》,说明他与鲁迅有着相同之处鲁迅不肯沉默,在文章中不断爆发,抨击这个世界,最后“鞠躬尽瘁”。

而太宰治在爆发后,用沉默的方式,选择了自己走向灭亡的路。就像他在《人间失格》中写的一样,“生而为人,对不起。”

03 矛盾个体,寻找美的极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都有自己的立场、判断和认识,但我们同时也是一个群体性的存在但是,有的人天生就是一个矛盾的个体,他有自己的价值体系,也试着向外界传递自己这个价值观。

然而,他的逆天行为,矛盾的价值观不被世人接受,他就会被自己的意识反吞噬三岛由纪夫就是这样一个人1925 年,三岛由纪夫出生于东京他的祖母家算是德川幕府时代的贵族,到了三岛由纪夫这一代,就成了没落的贵族这个孙子被寄予厚望,从小就被送到贵族学校去读书。

他还有一个崇尚军国主义的父亲,所以从小也有着一股强烈的军人思想

也就是所谓的“精忠报国”,只不过这是效忠于日本天皇的“愚忠”他同样是一个文学天才,很有文学天赋,但是直到他上大学,一直是想参军入伍他在读东京帝国大学时,成绩是全校第一名,为此还拿到了天皇奖励的一块银表但是,他却因医生的误诊,没能奔赴战场。

后来日本宣布投降,他好哥们自杀身亡的消息让他震惊他和那些士兵一样,为了天皇上战场,从不惧怕生死战争结束了,他开始寻找发泄的出路,拿起了笔随后,《禁色》《夏子的冒险》《潮骚》等一系列作品问世,让他在日本文坛获得一席之地。

但是,他还是那样狂妄不安,又在新作《金阁寺》中寻找出路这回,他笔下的主角是一个外表猥琐,内心却崇尚“极致美”的少年也就是从那时起,刚过而立之年的他,仿佛化身为了书中的那个美少年1955年,三岛由纪夫开始疯狂健身,练就阳刚之美的身材,甚至到了痴狂的程度。

他同时也表示,这回他的身体只是一个躯壳,自己的灵魂高于一切,这个躯壳是自己把玩的道具。只不过现在,身体强健的自己很满意它,但是有一天就会玩腻了。

接下来,三岛由纪夫来到自己写作的巅峰时刻在1963年、1965年和1968年一共获得过三次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然而,一心想问鼎诺贝尔奖的他,却一次都没得偿所愿,这让三岛由纪夫很失望他一生很多产,多数作品都改编拍成了电影。

而他也在失望与矛盾中开启另外一条路1970年11月25日,三岛由纪夫带着他自己的私人武装“盾会”的四名成员,直接将师团长给绑架了,要发动兵变后来又发表演说,要保卫天皇,但是没人响应最后他当众开始切腹,肠子都流出来了,却没死。

后来,身边的人干脆用刀砍他脑袋,砍了三次,这个长着作家的脑袋,却有一颗军国主义心脏的天才才死在小说《金阁寺》中,他曾说:“人这东西,一旦钻在美里不出来,势必不知不觉撞进世间最为黑暗的思路”这样,他也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用完美的男性肉体死亡,去实现美的极致。

美的极致,就是眼前的黑暗04 寻找雪国,在死亡中寻找爱下面要讲的作家,在日本是大神级人物,是亚洲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1899年出生的川端康成,与芥川龙之介,太宰治和三岛由纪夫都有过交集当年他四处漂泊,遇见了抑郁不得志的龙之介。

龙之介死后,他多次获得“芥川奖”,也多次担任评委,甚至与参赛的太宰治打过“口水仗”三岛由纪夫算是他的学生,他曾经毫不吝啬地推荐三岛的作品,但也在三岛最后一次冲击诺贝尔奖时,给了三岛一击。

1968 年那届诺贝尔奖,没有颁给三岛,而是颁给了川端康成《雪国》《古都》《千只鹤》堪称他的人生三部曲,唱尽了这位老人心中的爱,也流尽了泪他从小开始,就目睹了家人一个个离他而去2岁的时候,父亲和母亲都患上了肺结核。

不到一年,父母就都撒手人寰10岁的时候,一直照顾他的姐姐也得了热病去世了也许,他的命运就是像“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因为上帝要赐给你写作的天赋,就会“劳其筋骨,苦其心志”。

1927年的时候,那本著名的小说《伊豆的舞女》诞生了,也在随后的近百年里,被数次翻拍成了电影此后他就开始在“芥川奖”担任评委,遇见了当年不可一世,非要夺冠的太宰治而这位心中充满爱的评委,一眼就看出了太宰治心中的偏激与颓废。

他公开说太宰治的文章笼罩着让人讨厌的阴云这位大师的眼光真的挺准的,但是这也激怒了“点火就着”的太宰治,两人开始了口水仗太宰治也在杂志上回击川端康成,说“养小鸟、观舞蹈,难道就是如此了不起的生活吗?”甚至,太宰治还扬言要捅死川端康成这个“大坏蛋”。

其实,川端康成也挺爱才的,他就曾经在三岛由纪夫21岁的时候,大力推荐其作品后来三岛由纪夫三次入围诺贝尔奖都败下阵来,而川端康成却成了最终的赢家川端康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说三岛是早早就入选了诺贝尔,但还是因为太年轻,所以最后获胜的是自己,而不是三岛。

其实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也有大量描写死亡的内容,因为生命与爱情是美好的,同时死亡也是另外一种美丽的表现方式就像在《雪国》里,叶子的死是“内在生命在变形,在转变成另一种东西”在他看来,这就是生命的延续

而像《千只鹤》中,太田夫人死后,菊治和文子都感到她似乎更美,真正是“美的化身”他的一生,很多爱他的人,他爱的人,或者与其萍水相逢的人,甚至是他笔下的人物,有太多的人用死亡来告别这个世界,就连三岛也用了极端的方式自杀了。

三岛在准备自杀的时候,很多作家都赶到了现场,想要劝阻三岛的荒唐行为,然而三岛只让川端康成进了房间事后,川端康成对身边的人说,应该被砍下脑袋的人是他!1972年,已经73岁的川端康成,功成名就的大作家,子孙满堂,却还是想不开,用开煤气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早在1962年就说过,“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写在最后前几日,台湾漫画家朱德庸在社交媒体上写了一段话他说自己就是典型的社恐,老了也就更不愿意和人来往他手机不愿意接听,也不愿意外出吃饭,一个人看看电影整天与猫咪待在一起,也没觉得无聊和无趣64岁的朱德庸,用画笔勾勒人生的线条,有粗有细,有黑白也有五彩斑斓。

他不喜欢社交,却用无数幅作品,畅谈人生,去除心中阴霾这是画家排解心中苦闷的方式,看到治愈系的作品,我们不担心这样的作者有抑郁症,或是有极端行为发生。

前面讲的那些日本作家,如果能找到排解心中忧郁与苦闷的方式,也许就不会用那么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有的人说,好像日本这个民族出来的作家,是那么容易自杀其实,这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社会结构、阶层特点,以及民族价值体系相关的。

二战前后,很多人的家庭都遭遇了不幸,价值观也被扭曲,他们在战争与挣扎中寻找人性的突破口。在幻想中,有的人找到了“美”,也用自己黑暗的灵魂,摧毁了这个“美”。

现在,日本还有一位知名作家,是各种死神的创造者,也是国内外获奖无数,唯独就是没有诺贝尔奖所以,我们庆幸村上春树除了写推理小说之外,还喜欢跑步在文字的森林里,他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即使生在一个不可改变的原生家庭中,也不能人间失格。

即使生来就是一个价值观矛盾的个体,也要在创造极美的同时,好好守护心灵上的美。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有要删除,可与作者联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