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墨文学_孙潇潇与驾校情缘结局免费 小说泼墨文学燃爆了
11月19日,第五届大鹏自然童书颁奖仪式在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自然童书馆举行,获得“在地关怀奖”的《虫子间》作者朱赢椿来到现场领奖,并在随后的讲座中,分享了自己和“邻居”虫子之间发生的趣事,自己是如何为“邻居”写书和办展览的。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张妍 通讯员 孙潇潇11月19日,第五届大鹏自然童书颁奖仪式在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自然童书馆举行,获得“在地关怀奖”的《虫子间》作者朱赢椿来到现场领奖,并在随后的讲座中,分享了自己和“邻居”虫子之间发生的趣事,自己是如何为“邻居”写书和办展览的。
朱赢椿发表获奖感言作为一位知名的书籍设计师,朱赢椿设计策划的图书多次获得国内外设计大奖本职工作如此优秀的他,因为热爱观察虫子而打开了人生的又一扇窗,2014年出版了首部关于虫子的作品《虫子旁》,便获得“2014中国好书”。
8年后,他又把自己日积月累的观察日记整理成一本有趣的姐妹篇《虫子间》,更把全国唯一的自然童书奖项揽入怀中,为自己的得奖履历添上新的一笔
朱赢椿接受读创⁄深圳商报记者专访“我所观察的虫子都集中在我工作室‘方圆五米’范围内,在工作之余、从身边开始进行‘田野调查’,这样的记录确实很‘在地’”朱赢椿接受读创记者专访时表示,连续两本关于虫子的文学类书籍都大受欢迎,尤其受到小读者的喜爱,让他愿意从设计工作中挪出更多的时间创作续篇。
观察的初衷纯粹为了好玩从事书籍装帧设计30余载,朱赢椿几乎每天都跟书打交道,他所策划的书籍总是能将独特的装帧设计与内容完美结合,数次获得“中国最美的书”和“世界最美的书”从2010年开始,朱赢椿有了记观察日记的习惯,日记的主角是工作室周边的虫子,他亲切地称它们为自己的“邻居”。
“当时并不是为了出书,纯粹为了好玩”“越是忙越要去观察、去记录”,朱赢椿把观察和记录当成自己忙碌工作的调节剂,帮助自己减缓压力和焦虑,并渐渐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出一本图文并茂的书的念头也在脑海里萌生了。
《虫子旁》2014年,《虫子旁》成人版面世了,没想到引起了很多小读者的兴趣,很多小读者给朱赢椿写信,交流自己观察虫子的心得体会。出版社建议朱赢椿精简内容,再出一版儿童版《虫子旁》。
《虫子间》到了《虫子间》即将出版的时候,朱赢椿又是已准备好了成人版内容,出版社建议还是先出儿童版后来,证明这个建议是对的,才有了此次获得大鹏自然童书奖的作品儿童版的内容大约是成人版的三分之一,还特意添加了朱赢椿绘制的4张大幅互动涂色页,以春夏秋冬为主题,细腻描绘了虫子们悠游自在的四季生活图景,让孩子们能够享受涂色游戏的乐趣,在锻炼专注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创作兴趣,引导他们创作属于自己的“自然笔记”。
《虫子间》共收录了33篇文字,是朱赢椿从2015年至2021年间记录的日常观虫见闻与思考,“我会把一天所观察到的、记录到的图片、文字或手绘,整理到一个文件夹里,但大部分内容都没有办法在一本书中完全展示”。
“跨界”闯入观虫领域写作,朱赢椿说这两本书的书名代表了自己的心情,第一本《虫子旁》,自己是个“旁观者”,有点儿害怕;而到了《虫子间》,自己就可以亲近虫子,甚至可以触摸它们,来到它们中间“下一本书应该会更加聚焦,从‘旁边’到‘中间’到更‘深入’。
”他说,虽然也对其他地区的观虫也很感兴趣,但自己已经习惯了从周边入手,每天观察木蜂、马蜂的巢穴,去记录它们的变化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合适的观察对象对于朱赢椿来说,策划整理都是他的所长,在写作关于虫子的文学类系列是最难的是专业知识的输出。
“自己只是个业余爱好者,很多虫子种类需要鉴定但书本所传播的科学常识一定要正确”他说,这也可能是写自然类书籍的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尽管自然科学总是在被研究、被推翻,不断地往前发展,但他希望尽量做到准确,通过购买和阅读大量专业书籍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气息相投”的人总是容易被吸引,这些年因为观察和记录虫子,让他结交到一些专业人士2015年,又是深圳读书月,他在深圳中心书城举办关于《虫子旁》的讲座,来自深圳的昆虫学硕士、科普作家严莹就到场聆听讲座后,严莹还送了一本自己写的书给朱赢椿。
两人惺惺相惜,最后成为了好朋友,经常互相交流观虫心得,“我总是像小学生一样,虚心地向专家请教”
颁奖典礼结束后,朱赢椿进行了一场讲座“跨界”也给朱赢椿的本职工作带来了很多正向影响“我从事装帧设计已经30多年了,很多时候无疑是在不断地重复”他说,观察和记录虫子是一门无比新鲜的“工作”,不仅让自己很开心,还让自己在做装帧设计时不再过度关注形式感,而更倾向于满足读者阅读的体验,把有趣而自然放在优先位置。
最让朱赢椿感到高兴的是,观察和记录虫子还能影响到一大批人“生活中,很多人都很怕虫子,只要一听到就会汗毛竖起,我的书能让很多人了解虫子,让读者能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下改变自己对虫子的‘误解’,还能体会到虫子有趣的一面。
”特别是对孩子来说,他认为,观察和记录的过程本身就是很美好的“观察虫子比观察其它动物要方便,不用去很远的地方,在家门口、小区里,就能找到合适的观察对象”朱赢椿说,家长常常说工作太忙,没时间带孩子观察自然或是游山玩水,其实只要让孩子学会在小区绿化带、墙角蹲下来观察,就能让孩子在不经意间学会发现和寻找,达到训练孩子观察能力、发现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目的,效果不亚于去名胜古迹寻幽探密,或者到深山老林里探险猎奇。
全书无一字却获得“世界最美的书”《虫子旁》《虫子间》是朱赢椿关于虫子的文学作品系列,他还推出了一套虫子的艺术作品系列,如《虫子书》《虫子诗》《虫子本》等讲座中,他展示了他如何获取昆虫“书法”的过程,有时会把虫子在叶片上爬行的轨迹或者啃食的轨迹收集起来,日久凝视,越看越觉得讶异、神奇,仿若一幅幅书法或是山水画,颇费琢磨。
朱赢椿认为,充满创意的其实是虫子,自己只是一个发现者、整理者。就像他在《虫子间》序言里所写的“正因为它们有各自独特的性格、个性十足的样貌,才给了我丰沛的创作灵感,让我的生活变得妙趣横生。”
《虫子书》于是,他把潜蝇的行草、蚯蚓的软篆、蜡蝉的工笔、天牛的泼墨、瓢虫的焦山水、蜗牛的写意、椿象的禅意、马蜂的癫狂……全部集结起来,形成了一本全书无一汉字的《虫子书》这本书在2016年获得“中国最美的书”,被大英图书馆永久收藏;并于2017年获得“世界最美的书”银奖。
讲座结束后,朱赢椿与小读者一起合影说起深圳,朱赢椿并不陌生,他经常到这里参加读书分享,参加各种论坛……他觉得深圳的阅读氛围,特别是自然阅读氛围很浓厚,走在了全国前列这里不仅有大鹏自然童书奖,还有自然好书奖,“当然跟这里的自然条件有关,这里一年四季都生机盎然的,非常适合自然观察。
”他说,将来,还会继续创作更多关于虫子的书,希望看过他的书的人都能够不再害怕虫子,并开始观察自然、记录自然、热爱自然,成为充满想象力、好玩而有趣的人。审读:孙世建 蒋祝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