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_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在哪个校区燃爆了
在江西财经大学即将迎来复校40周年之际,学校推出“95年江财 学院风采”专栏,在江财主页、新闻网等宣传载体、全方位展示各学院的办学特色、标志性成果、近年来成就和未来发展规划,打造“学院名片”,在全校营造浓郁喜庆的校庆氛围,激励江财人凝心聚力
【编者按】江西财经大学以建设基础厚实、特色鲜明、人民满意、国际知名的高水平财经类大学为目标,高度重视学院发展在江西财经大学即将迎来复校40周年(建校95周年)之际,学校推出“95年江财 学院风采”专栏,在江财主页、新闻网等宣传载体、全方位展示各学院的办学特色、标志性成果、近年来成就和未来发展规划,打造“学院名片”,在全校营造浓郁喜庆的校庆氛围,激励江财人凝心聚力,共创一流,共筑“百年名校”江财梦。
一、机构设置: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成立于2009年,由原人文学院的社会学系和原艺术与传播学院的中文系、新闻系、传播系整合而成学院设有社会学系、新闻传播系、文化产业系和中文系四个教学系和校级专职研究机构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设有江西省道教文化研究中心、江西社科文献研究中心两个院属研究中心。
学院办学层次较为完整,拥有社会学、新闻与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其中社会学是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学院还拥有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与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MJC)授权点,2016年新增艺术专硕(影视方向)。
学院现有社会工作、经济新闻、广告学、文化产业管理、汉语言国际教育五个本科专业学院还承担了来自美、德、俄等五十余个国家留学生的汉语语言教学任务 二、师资力量: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富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师资队伍。
近几年,学院通过大力引进高层次、高水平的拔尖人才,现已初步形成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结构合理、治学严谨、学术造诣较高、富有创新进取精神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7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教授13人,副教授13人;省级学科带头人4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36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34人为硕士生导师;其中,陈家琪教授担任了国家教育部教指委委员;尹忠海教授是国家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陈家琪、张品良、王玉琦三位江西省教指委委员;银平均副教授是国家民政部行指委委员。
近年来,我院师资国际化进程加快,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大阪经济大学等美、日名校引进海归博士2人,20余人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希腊、南非、阿根廷、泰国等国家访学或任教 三、学科建设:学院重视科学研究,尤其注重集体论证,学科融合。
2009年以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0余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近五年(2012年-2016年),新闻与传播学、社会学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量在全国财经院校中排名第一社会学曾经连续两年排名全国前十位学院教师还参与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5项。
主持教育部、民政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等部委项目18项,省级重大招标项目2项,省级重点和一般项目40余项在《新闻与传播研究》、《世界历史》、《文学评论》、《文学遗产》、《光明日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20余篇,出版专著57部。
获得包括国家民政部、国家老龄委、团中央等省部级及国家级学会各类奖励近30项其中,骆兵教授与王中云教授主编的《财经管理应用文写作》获得了“十二五”规划教材;罗书俊副教授、吴辉副教授分别获得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和三等奖。
四、人才培养: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的人才培养,探索出了“一体两翼”的办学模式,即以守道济民为主体,以实践育人、博雅育人为两翼,培养既能扎根本土文化,又能面向全球化的创新创业人才为此,学院建立了如: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读书报告会、“人文窗”网络电视台、博雅文化进宿舍、领导干部“下班入舍”等平台与制度。
学院重视协同培养,与暨南大学建立了联合培养制度,加强与中国社科院、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调查工作同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党团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校生先后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经济新闻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等大赛中荣获二百多个奖项。
在每年近四分之一的本科生参与了申报课题活动,有10余人次的论文入选中国社会学年会、香港自闭症国际研讨会等重要会议论文选在2016年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我院社会工作和文化产业管理两个专业均荣获全省第一。
2017年,我院与腾讯公司、江西日报共建江西企鹅新媒体学院,与江西广播电视台签订了共建协议 五、国际化办学:学院致力于国际化交流与办学目前学院与美国杜克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密苏里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英国思克莱德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名校建立了稳定的学术关系,与考文垂大学共建了孔子学院,尹春娇老师在该学院任教。
同时,学院还与国内许多高校建立了经常性联系,年均派出教师近40人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或者培训同时成功举办了“中国适度普惠福利社会与国际经验研究论坛”、“环境史与社会治理国际论坛”、“中美合作社会工作教育高级培训班”、“中国社会学学会社会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十三届国际论坛”、“华人社区社会工作论坛”等国际学术会议。
邀请了包括美国最高史学奖班克罗夫特奖者沃斯特教授和克罗农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学院院长John Jackson教授、英国思克莱德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学院院长Bernard Harris教授、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传播系洪浚浩教授、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特雷弗卡伦教授、香港社会工作协会会长黎永开先生等几十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来学院讲学。
自2006年以来,学院先后与香港斯图特基金会、香港山旅学会、香港明爱等机构合作,每年都选派学生赴港交流、实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国际视野,提升办学质量2011年,学院又与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在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面展开合作办学,合作项目包括传播学、社会学的本科生“2+2”和“3+1.5”交换项目,社会学硕士“2+1”项目以及博士“4+1+3”项目。
2018年,学院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就合作研究达成了共识近年来,学院大量选拔学生赴美国、日本、韩国实习或访问2018年,赴港实习学生共计26人学生实习国际化与科研合作国际化标志着学院办学再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编辑/陈金叶 责任编辑/肖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