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试题_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解析不要告诉别人
1. 曹操《观沧海》诗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里的“海”指的是( )A. 渤海B. 黄海C. 东海D. 南海2. 孟子曾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里的“书”指的是( )A. 尚书B. 论语C. 中庸D. 大学3.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
1. 曹操《观沧海》诗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里的“海”指的是( )A. 渤海B. 黄海C. 东海D. 南海2. 孟子曾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里的“书”指的是( )A. 尚书B. 论语C. 中庸。
D. 大学3.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诗云:“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诗中的“狂客”指的是( )A. 杜甫B. 李白C. 贺知章D. 谢灵运4. 李白诗云:“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这里的“孟夫子”指的是( )。
A. 孟子B. 孟郊C. 孟浩然D. 孟达5. 白居易《长恨歌》诗云:“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这里的“汉皇”指的是( )A. 汉高祖B. 汉武帝C. 汉灵帝D. 唐玄宗6. “天生丽质难自弃”形容的是哪位古代美女?( )。
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玉环7.《尔雅》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籍?( )A. 史书B. 词典C. 诗集D. 散文集8.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中的“寄奴”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刘裕B. 王猛C. 王莽D. 辛弃疾参考答案1. A解析:公元207年,曹操在柳城(现辽宁省朝阳市)击败乌桓回师途中路过碣石,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诗篇《观沧海》亦有说法表示,碣石是在河北省昌黎县但无论是辽宁还是河北,均毗邻渤海。
2. A解析:孟子谈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时,所举的例子是《尚书》中《武成》篇的内容,而我们知道,《尚书》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在孔、孟的时代也是有着极其权威性地位的因此,孟子这种对于权威著作,对经典保持独立思考,勇于怀疑的精神,尤其难能可贵,体现出圣贤人物的治学风范。
即便是对于两千多年后的我们来说,也是值得学习的3. C解析:狂客指贺知章贺知章是唐越州永兴人,晚年自号四明狂客4. C解析:“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出自李白《赠孟浩然》孟夫子:指孟浩然夫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
5. D解析:《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汉皇:原指汉武帝刘彻此处借指唐玄宗李隆基唐人文学创作常以汉称唐6. D解析:“天生丽质难自弃”出自白居易《长恨歌》,形容的是杨玉环。
7. B解析:《尔雅》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词典“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8. A解析:宋武帝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
这首诗是辛弃疾登北固亭怀古所写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的白话译文是“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刘裕掌握东晋的实权后后发动过两次北伐战争,先后灭掉了南燕、后秦,收复洛阳、长安等地,当时几乎可以收复中原,是东晋历史上北伐中最成功、影响最深远的一次。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