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论文_语言文学论文范文太疯狂了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10-31

《论语》语言研究摘要:《论语》是先秦诸子散文的开端。刘熙《释名·释典艺》中日:“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也。”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曰:“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语言文学论文_语言文学论文范文太疯狂了

 

《论语》语言研究摘要:《论语》是先秦诸子散文的开端刘熙《释名·释典艺》中日:“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也”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曰:“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由此可见,《论语》是一部重点记叙人物言语的书。

“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因此,研讨《论语》的语言特色(特别是对话语言),是研究《论语》文学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关键词:论语;语言;研究一、引言到目前为止,广大研究者们普遍认为《论语》是一部以说理为主的哲学著作,但又蕴含着丰富的文学因素;并认为《论语》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对此,近年来许多学者在不断地探索,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又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有的从人物形象的角度加以探讨,有的从情绪因素方面加以阐述本文认为《论语》的主要文学成就在语言方面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虽然谈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纯文学作品,但在其整个说理的过程中,时常点缀着生动有趣、富有情理的文学语言,因而具有文学因素。

所以,挖掘《论语》中的文学成就,应当从语言艺术方面着手可以说,语言是衡量一部作品文学价值的最重要的尺度之一《论语》所采用的语言是以当时周朝流行的“普通话”(即“雅言”)及当时群众的口头语为基础,同时又吸取了前人书面语精粹、洗炼、典雅、整饰的长处,再经加工锤炼而成。

因而使得《论语》的语言达到了贴切、精炼通俗的境地,具有字稳句妥的特色,并形成了一种雍容和顺、舒徐含蓄的新的语言风格,显得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朴素无华、隽永有味这在当时是前无古人的,并对后代的文学语言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鹅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经也者,恒久之主道,不刊之鸿教也调性灵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也……自夫子删述而大宝咸耀,……义既极乎性情,辞亦匠于文理,故能开学养止,昭明有融·“一后进追取而非晚,前修文用而未先,可谓泰山偏西,河润千里者也。

”《论语》在语言艺术上确实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它不象《尚书》那样:“洁屈剔牙,”而是通俗明白,晓畅自然也不像《尚书》那样积压呆板,以四言为主;而是变化多姿,舒展自如它的词汇不仅丰富,而且新鲜语气词运用得特别多。

它非常善于把抽象的哲理凝聚在具体的形象之中,使深奥的理论文字具有盎然诗意,形成了许多蕴含着宝贵经验而又辞约义丰的格言警句,让读者既得到了美的享受,又受到了经验人生的教育它还运用了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不仅加强了表达的效果,而且还加强了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二、简洁凝炼的语言儒家“四书”思想内容一致,但语言风格各异《大学》、《中庸》相近,言辞趋“雅”,“书面”味浓;《孟子》语言尚“辩”,活泼流畅而丰润;《论语》则别具特色其语言质朴无华,但淡中藏美,拙中寓奇。

其行文虽“简”,却言辞明快;着墨近“吝”,却词精句凝(一)议论说理扼要从《论语》所录孔子师徒的言论看,其语言表达具有明显的“简”特点无论是论“仁”、论“政”、论“纲常”,还是释“礼”、说“孝”、议“人事”,无不简明扼要。

这一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直来直去不絮叨,不绕弯子不烦辞孔子师徒的言论在《论语》中有两种形式,即以“子曰”或“×曰”形式出现的“独白”和一问一答的“对言”无论形式上是“独白”或“对言”,也不管内容上是阐述观点,还是回答问题,既不东拉西扯,更不拖泥带水。

所言只及“大意”,言辞干净利落,绝无半点絮叨罗嗦如:“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泰伯》)‘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能救与?’对曰:‘不能’”(《八佾》)“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子路》)2.常用偶句作对比,不着释语无冗言在论事说理中大量使用偶句形式对事物或事理进行对比,通过“正对”或“反对”来阐述观点或说明主张,这是《论语》在语言表达上的一个显著特点《论语》中的偶句数量众多,且结构严谨,字词对仗工整。

通过“正对”或“反对”其义自明,无须夹带解释说明文字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3.善打比方喻事理,不作阐述无赘语以有形之物喻无形之理,是《论语》语言表达上的又一个显著特点。

孔子常以打比方的形式来说明道理如:“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孔子的弟子们在言论中亦法其师,善打比方如:“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张》)用人们熟知的形象事物比喻抽象道理,既通俗易懂,又达到了说理目的;同时,又省去了阐述论证之类的赘语此外,在孔子师徒的“议论”中,除阐述“仁”、“政”、“德”、“礼”等基本主张偶作简单推理外,多数情况或只作判断不推理,如:“巧言令色,鲜矣仁。

”(《学而》)或者将推理过程省略,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卫灵公》)或只言“命题”不作分析,如:“子曰:‘有数无类’”(《卫灵公》)这些方面均体现出《论语》语言简洁的特点(二)记“言”记“行”简略

《论语》的语言包括两部分,一是孔子师徒及其对言者的“言”,一是《论语》记录者叙述、说明性文字从记录者记“言”记“行”用笔上看,其文字极简1.记“言”常略语境《论语》所录孔子师徒的“独白”和“对言”两种言论形式中,除少数一问一答的“对言”有较明确的语境外,以“子曰”或“×曰”形式的“独白”,其“曰”前既无“说话”对象和原由,更无时间、地点,“曰”后亦无补叙说明。

这种以“独白”形式的记言,近乎于今文的“语录体”,省去了叙述、说明“言论”语境的文字,除“子曰”或“×曰”外,一无赘言2.记“事”多省过程《论语》记“事”极“简”,如:“齐人归女乐,季恒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微子》)即使如此简略的记事,在《论语》中也为数不多,大多数情况是将“事件”过程略去或把记“事”作为记“言”的铺垫,或过程虽略但保留“细节”,以突出言行者的思想性格如: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乡党》)“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先进》)其他记“事”,如“过庭之训”、“楚狂接舆”、“长沮桀弱”、“子路遇丈人”等无不如此这种记事中既利于突出人物性格,使其“言”因“事”而发,又可达到行文简洁的目的。

3.“言行”合记,凸“言”略“行”孔子为实现其政治理想,率弟子周游于列国,辗转于华夏,游说于诸邦或厄于陈蔡,畏于匡;或不被见用,遭人笑孔子师徒的这些“行”,《论语》中虽有所记,但极其简略,且常是记“行”与记“言”合二为一,并把记“行”作为记“言”的“由头”。

如:“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子路》)“在陈绝粮,众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卫灵公》)这个特点与前述记事略过程的特点相似,既省去了记录者的叙事语言,使行文得以简洁,又突出了孔子师徒的言论。

(三)用词求精,造句尚短《论语》语言的简洁凝炼除上文所举特征外,还突出地表现在用词造句上千锤百炼1.善用实词,以少胜多《论语》用词可谓精益求精,高度凝炼概括,常以一词抵数语其特点是尽量少用或不用无实义的虚词,而以一个或两个单音实词充当句子成份或作分句。

如:“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2.精于构词,巧于创新《论语》在用词上的另一个特点是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方法把单音词构成多音节词组,使词语在表义上取得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如用对偶法构造动词性词组:“巧言令色”、“分崩离析”、“察言而观色”、“色厉而内荏”等再如,用一个单音实词重叠或两个单音词联合,后续“如也”,构成形容词性质的词组:“空空如也”、“侃侃如也”、“怡怡如也”、“鞠躬如也”等等。

《论语》中的词组不仅种类多,而且数量众其结构固定,联系紧密,既可作句子成份,又可独立成句其三 句子短促,精干明快句子短本是古代汉语中的普遍现象,但《论语》里的短句更为突出从《论语》句式上看,无论单句、复句,还是散句、整句,也不管语气上的肯定、否定,还是陈述、疑问,大多以短句构成。

如:单句:“君子不器”(《为政》)复句:“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整句:“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先进》)散句:“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短句接近口语,结构简单,节奏明快。

用以记言记事有助于增加感情色彩;用以议论说理有利于增强气势《论语》语言简洁凝炼,并给人以明快的感觉,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量使用短句三、性格鲜明的人对话孔子是《论语》里的中心人物他是一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但他不满意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却又无力改变,处处显出一种矛盾惶惶的心理。

他在自己的弟子面前,一丝不荀,端庄稳重,雍容大度,有时还显得幽默风趣,极重感情《论语》里对孔子及弟子们的思想性格实录颇详,尤其是对话语言中体现得更充分孔子用世之意很切《论语·子罕)}记载了孔子一次和子贡的对话:“子贡日:‘有美玉于斯,温犊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日:‘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孔子把自己比作待价而沽的美玉,只等人家来买,而不愿藏在匣子里,这种迫切的心情,可见一斑。

在维护周礼方面孔子是不遗余力的;而他的学生子贡在这方面颇有些离经叛道,师生之间有时也有冲突:“子贡欲去告朔之汽羊子日:‘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八愉》)子贡主张不杀活羊祭祀,孔子认为这是违背“礼”的。

弟子冉求为把持鲁国国政的季氏服务,孔子更是表示了愤激的态度:“求也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l”(《先进》)从孔子这些话中可以看出,他有时是很容易冲动的当然,孔子有时也表现得比较机警他和鲁国季氏的家臣阳货有一段对话,十分生动有趣:“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日:‘来!予与尔言’日:‘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日‘不可’‘好怕事而亚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日:‘诺,吾将仕矣!’”(《阳货》)阳货是鲁国大夫季氏的家臣,季氏几代把持鲁国的政权,阳货这时又掌握了季氏的权柄。

孔子说他是“陪臣执国命”他想拉孔子出来做官,有求于孔子,所以谈话用的是婉转的指责和诚心相劝的手法而孔子非常讨厌他,但又不能得罪他,于是便来用虚与周旋的方法孔子的答话都很简单,表面上好象是完全接受,但弦外之音却是巴不得他早点离开。

这一段对话中没有什么动作行为描写,但人物当时的神态,完全可以从对话中看出来鲁迅先生说:“高尔基很惊服巴尔扎克小说对话的朽妙,以为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却能使读者便好象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如果删除了木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

”(《看书琐·记》)事实上,《论语》的对话语言也具备了鲁迅所称许的这种特色从对话中反映出的孔子,是一个性格丰满的形象在《论语》中,围绕孔子进行的对话描写,显示了孔子的性格,」我们在这里所看烈的孔子决不是一个头上顶着光圈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而恰恰相反,是一个情感丰富,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他维护自己的理想,很有些顽强的精神,对待学生要求严格,又爱护备至,他的仪态是雍容大度,高兴时还可以开点玩笑,恼一怒时也会咬牙切齿,伤心时也会痛哭失声··…不但孔子的性格,而且孔子的一群弟子的性格,在对话中亦有很好的体现,师生之间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四、强烈抒情性的表述语言文章缘情而发,只有饱含着感情的语言,才能打动读者的心弦《论语》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孔子道不行于天,处处碰壁,他感到一种难言的寂寞,但又不愿意弃道谋官他自甘淡泊,不求富贵,曾有过这样的自我表白:“饭疏食,饮水,曲脓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孔子的这几句话,象一首从胸中自然流出的诗篇,又象一支缓缓弹奏的乐曲,抒发出他的安贫乐道,心安理得的感情有一次,叶公向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子路一时没有回答出来事后孔子对子路说:“··…女真不日:,‘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述而》)这也是孔子的夫子自道,字里行间充满了自信和自得的情调,没有丝毫矫揉造作,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具有很大的艺术感染力,历来为人们传诵孔子一生诲人不倦他的一些有关学生的谈话中,是倾注了诚挚深厚的感情的。

几千年后的今天也会使人感动不已颜回安贫乐道,谦虚好学,是孔子最钟爱的学生孔子不止一次用诗一般的抒情语言对他进行了赞赏‘“贤哉,回也!一草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优,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里”(《雍也》)这是一段很优美隽永的文字,赞美颜回革食瓢饮,发愤学习的精神。

前后用两个“贤哉,回也”进行呼应,深情绵逸,‘含蕴弥多颜回病弱早亡,孔子痛心疾首地说:·“隐!天丧予!天丧予!”(《先进》)发出无限惋惜地感叹,“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子罕》),为颜回早死不能为国家有所作为而伤感!。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弟子们对孔子同样充满了崇敬和热爱之情在人物的对话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如“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日:‘吾以汝为死矣’!日:‘子在,回何敢死?’厂(’《先进》)“子在,回何敢死”一句话,传尽了他们笃诚如父子的师生之谊。

《论语》中的人物在叙述自己的理想时,也常常用抒情的语言,创造一种诗情画意般的意境,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如在《先进》篇里,.“子路、曾晰、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中,当孔子问及弟子曾晰的志向时,曾晰没有直接回答孔李的问题,而描绘了一场生气盅然的生活图画:“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鱼子六、七人,洛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全就是后代研究者常常津津乐道的“沂水春风”、“曾点气象”曾点在这里把自己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坦然怡适的心态,·溶化于动人的生活画面中,抒发了自己有志于在无事无为中做出有事有为的政绩来的志向,以景抒情,移情入景,情景交融,诗意翩翩。

《论语》采用如此抒情性极强的语言,有时是主观抒情,有时是客观抒情,故使它的人物形象格外丰满,使作品有一种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五、灵活多变的修辞手法《论语》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相当广泛的,可以说,现在我们所有的修辞手法在《论语》中差不多都用了。

象比喻,对比、衬托、借代、比拟、夸张、引用、双关、反复、对偶、摹状等等,在《论语》中都可找到相应的例子来说明限于篇幅,在此只想任取其中的四种来加以具体分析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在《论语》中用得很多,全书共有5。

多处章学诚说《论语))’’深于比兴”、“深于取象”(((文史通义·易教下)))通过比喻,抽象的哲理、无形的意念都变成触手可得的形象,且语义也显得含蓄委婉由于《论语》中的比喻是“取类不常,或喻于声,或云于貌,或拟于声,或譬于事”(((文心雕龙·比兴篇})),所以运用得非常自如。

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表面赞扬耐寒的树木,实际上是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形象鲜明,意境高远,信手拈来,不着痕迹同时,《论语》中的比喻又是多样化的,有明喻、隐喻、暗喻和借喻诸种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车兄,小车无寿几,其何以行之哉。

”此即明喻旨说明为人要讲信誉的重要性用大车无车兄.小车无机而寸步难行来比喻,说服力极强表隐喻的,“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堰”其中就隐含着上行下效的道理。

借喻相对来说还要用得多些,又如“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借感慨时光流逝,来勉励自强不息“只是点染咏叹,不多着言语,……而道理自存”(方存之《论语评点》)又“譬如为山,未成一赘,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履一赘,往,吾往也。

”借“止”和“往”,说明了“吾止也”与“吾往也”的道理,从而得出结论:无论做什么事情,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一切都取决于当事人自己,这些比喻,着实用得贴切、自然、生动、形象,使读者能心甘情愿地接受说话者的理论。

这样一来,说话人就能轻而易举地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没有板着脸孔说教之疑,这不能不说是语言艺术的功劳再是对比对比也是《论语》中用得很多的一种修辞手法且对比也多种多样从时间上看,有古今社会的人事时比;从具体事情上看,则有“君子”和“小人”的不同道德行为观念的种种对比。

如“古之民有之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决;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通过对古今狂人、矜持人和愚人各加以对比,从而对“古人”的三种美德加以了肯定,则对“今人”的丑恶行为进行了否定。

真是“剖析分明”(李赞《四书详》)而“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通过对在君子和小人手下工作的难易、取悦的不同方式及用人的不同标准进行了对比,使得君子那种宽以待人、刚正廉洁和用人各尽其能的高尚行为跃然纸上;小人那种吹毛求疵、一味追求阿谀奉迎和用人求全责备的不义行为暴露无遗。

真是“曲尽君子、小人性情”(李蛰《四书详)))从而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至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怀德.小人怀土”之类,则都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君子”与“小人”的道德行为进行的对比,遂使作者的主张昭然可辨。

此外是顶真和摹状通过顶真,使语言变得连贯而有气势如“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说的是用词的重要性,显得气势宏大,理由充足,无可辩驳,读来有一泻千里之感。

“如决江河而注之海,不劳余力,顺流直趋,终焉万里;势之所触,裂山转石,襄陵汤壑,鼓之如雷霆,蒸之如烟云,登之如太空,攒之如绮,回旋曲折,抑扬喷伏,而不见艰难辛苦之态,必至于极而后止”(方孝儒《与舒君书}))。

通过摹状,则使人物的言行活灵活现象“孔子之于乡党,峋询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还,便便言,唯谨尔朝与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圈圈如也君在,跋躇如也,与与如也”通过对不同场合中孔子不同言行和态度的描绘,展现了一个非常讲究礼仪制度的封建士大夫的形象。

这种摹状描写,加强了人物的生动性、形象性,使人物达到了呼之欲出的地步这段文字确实把孔子的形象写活了,不愧为描人状物的范本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运用还使得《论语》在句式上呈现出灵活多变的特色《论语》的句式重章叠句、对偶排比、骄散结合、长短不一、参差多变等,应有尽有。

从而不仅使得语气舒徐迂缓,读来琅琅上口,而且也有助于加强表达效果如“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慑,不亦君子乎!”这几句可改用直针式,但采取反话式后,雍容和顺的风度更明显了程颐谓之“情趣洋溢”,于光华说:“三‘不亦乎’,令人自思,有指点活泼之妙,宜深味。

”而“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通过叠句和洁问,表现得含蓄而委婉,仿佛没有答案,而意义在不言之中,“暗洁微讽,使人深思自得,有无穷意味”(牛运震《论语》随笔)六、结语《论语》的主要文学成就确实在语言艺术方面,它好象是一杯醇酒,越读越令人心醉。

难怪程颐说:“读之愈久,愈觉气味深长”朱熹也说:谈论语》愈看愈见滋味出”论语》之所以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倍受推崇,除了它深刻的哲理意义外,最主要的原因大概就在此吧新人上位,求点赞关注和评论,有任何论文方面的问题可以私信作者,竭诚为您解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