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摄影作品集_个人摄影作品集英文这都可以?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11-24

几年前我还从来没有买过摄影集,虽然我有买书的习惯,但一般会买字多的书,里面包含着有教益的知识和思想,或令人难忘的故事,摄影集则很贵,几十幅照片,快的话翻翻就结束了。

个人摄影作品集_个人摄影作品集英文这都可以?

 

几年前我还从来没有买过摄影集,虽然我有买书的习惯,但一般会买字多的书,里面包含着有教益的知识和思想,或令人难忘的故事,摄影集则很贵,几十幅照片,快的话翻翻就结束了还有不可忽视的一点,读图在当下实在是太方便的事,尤其在我们拥有移动网络之后,我们几乎已经习惯在手机上看6*4、8*6、5*5(厘米)之类的图,甚至更小的尺寸,并以此判断照片的好坏。

我差不多也是这时候开始喜欢上摄影集的无论是在其中遇到一片风景、一些人物、一个时代、或者一种风格,首先很直接,让人沉浸其中,然后逐渐理解其中的思想性我爱的摄影集,有喜欢的作品,亦有独特的编辑与设计,可以反复的观看和读解。

摄影集(及画册)可能也是电子书逐步取代纸质书的年代,最值得赏玩的图书之一我从2015年自己收集的摄影集中选了11种贴出来(这些书没有特定风格也多不是2015年出版的)——主要是为了贴点好看的图(并随手写两句)。

1我最早是通过“My Dakota”这部诗性的摄影集知道Rebecca Norris Webb 和她同属马格南的丈夫ALEX WEBB的ALEX显然更为锐利,色彩和构图都极为魔幻复杂——他说生活本身很复杂。

15年终于买了一本开本比较大的韦伯摄影集,非常好看,但不敢多看,韦伯的画面太魔性他的魔性在于可能会改变你观看世界的方式和对颜色的敏感程度另外,他作品的繁复会让你总觉得自己用照相机拍下的永远是“局部”,以致于导致觉得自己怎么拍都太过单调。

2Saul Leiter是我钟爱的摄影师,他拍的那个纽约才是我最爱的城市这本德国出版的摄影集应该是本回顾专集,有很多德语和英文的评论涵盖了他各个摄影类型和阶段,有为时尚杂志的作品,甚至也有他的水彩画,每种类型的照片都用不同的纸张印刷,翻阅起来爱不释手。

3爱上一门新艺术的乐趣在于,你的面前又会出现一片新的疆域,上面有太多你未知的、有趣的人物在15年初遇到这本摄影集之前,我还并不知道须田一政这位有名的日本摄影家但翻开这部摄影集,却完全被他的气质征服了他不疾不徐也不怪异,他的方构图有时会让你想到值田正治,但完全不一样,总得来说须田更接近生活里细微的真实,雅致、迷人、但更亲切。

4“Hidden Islam”这本是和朋友去参观一个德国的最佳摄影书展时发现的这本书拍摄的是意大利北部的伊斯兰族群的生活随手翻开全部是平淡无奇的穆斯林社区的建筑,住宅、超市、教室……说明式的黑白图片但是每一页——每一页都可以拉开,里面“隐藏”着一张彩色的室内场景,一些装饰,而绝大多数是一群穆斯林的跪拜着祷告的照片。

这种形式令人十分震撼(虽然它的开本不大,外观很含蓄),也正如书名暗示的那样

5水谷吉法是今年去假杂志工作室时,言由介绍给我看的,当时看的是一本叫做《东京鹦鹉》的摄影集,光洁的铜版纸,颜色清鲜,图片围绕着鹦鹉展开下面这本水谷拍的是家乡一种叫摇蚊的小东西,在他的镜头里幻化成白色的生物,看起来状似雪花。

毫不起眼的风景在水谷那里都成为梦幻场景(又不是甜腻小清新),每次翻开都让人产生普通的周边亦会有诗情画意的满足感

6丹地保尧至今我也不熟悉,这本是他的摄影集和有谷川俊太郎的诗句15年去大阪时在阪急古书街上淘来的签名版,因是二手书而很便宜我自己不是很爱看纯粹的风景照,但丹地的作品构图规整却不流俗,所以显得明朗大气

7森山大道是我所藏书籍最多的摄影家,不过多数是夹着图片的随笔集,他的随笔写得极好,我曾反复读,不动声色,却因个性卓然而感染人他的讲座和谈话录我也都读过,对街拍爱好者来说很有启发右下这本是编辑仲本刚跟随森山大道去各种扫街,观察森山大道之所以成为森山大道的缘由,街拍之际也有闲聊式的谈话。

左下是之后台湾的出版社邀请了仲本刚与森山同访宝岛效仿这本书,从高雄一路拍到台北,差不多半本照片、半本谈话森山谈到拍摄现实时,其实拍摄的就是自己的记忆78岁的森山拿着数码相机在街头晃荡、在国道上“扫摄”,听到他总是说“怎么拍也拍不够啊!”,真是鼓舞人心呢!。

(下图是我在苏州诚品买到的森山13年的选集,版式和编辑方法令看惯森山影集的人耳目一新。)

8在大阪梅田的淳久堂书店乌泱泱的摄影书堆里挑了这本木村伊兵卫的小书就纯粹的摄影书来说,32开真是很小大概是新出版,堆在醒目的位置内容是木村在1950年代在巴黎的街头摄影都是彩色照片,按一日之间的光线来编排(晨光-午后-黄昏)。

真是本非常亲切可喜的摄影读物,我随手放在床头,经常在睡前翻开巴黎人刚从战争中熬过来,但很快恢复了他们优雅美好的一面我想当时的木村一定是带着羡慕和憧憬的心情举起相机的吧

9Robert Adams 在记录风格里传递出一种诗性来,介绍说“因其对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科罗拉多城市变迁细腻精简的把握而著名”这本《GONE?》拍摄的是1980年代的科罗拉多小镇画面多少是平淡无奇的,甚至单幅看很多人会感觉有些枯燥。

但整本摄影集看下来,就像跟随着摄影师在他熟悉的家乡转悠的一圈,从小镇出发,来到田野、来到森林、再回到小镇在某几幅看似雷同的照片之间,你可以看见光线的变化,云的变化,感受的时间,感受到摄影师微妙的位移

10我没有那么喜欢维姆·文德斯的作品,从剧情片、纪录片到摄影都不是当然他的影像画面总有种“艺术质感”(他的纪录片有时也借助拍摄对象提升档次,我比较喜欢他拍的皮娜和小津)这本摄影集,我非常喜欢它的形态,方形,开本不大,可以随手翻看,里面还有一些折页做出变化,拉开是文德斯热衷的大幅的空旷场景。

对他的电影熟悉的读者,会觉得很多画面眼熟,那些应该来自他的电影场景之中也就是说这是一本没有演员的“剧照集”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卫西谛照常生活微信号:iweixidi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