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医疗保险_旅游医疗保险多少钱干货分享
5问5答回应民生关切→
近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完成城乡居民医保费用集中征缴工作参保群众已经享受到了医疗保障服务居民医保缴费标准是否合理?未生病的居民参加基本医保是否“吃亏了”?……就社会关心的问题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作了相应的解答↓↓
问如何看待“缴纳医保后没生病,吃亏了”等言论?答:疾病的发生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在现代社会,面对突然到来的重大疾病,个人和家庭很难能独自承受高昂的救治费用保险的实质,就是汇聚各方力量后,帮助那些不幸患重病的个人和家庭抵御大额医疗支出的风险。
因此,参加医保就是“患病时有保障,无病时利他人”,应该是每个群众面对疾病风险不确定性时的理性选择2022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总诊疗84.2亿人次,平均每个人一年到医疗卫生机构就诊6次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入院2.47亿人次,年住院率为17.5%;也就是说,平均每6个人中就有1个人一年住一次医院。
居民生病、生大病的概率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低之前脱贫攻坚期间,40%的贫困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也说明疾病对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极大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居民医保参保人的次均住院费用为8129元,以报销比例70%计算,住一次院医保平均报销5690元;假如居民将2003年至2023年连续参保个人缴纳的保费进行储蓄,按年利率5%计算复利,到2023年本金和利息共3343.1元。
也就是说,居民住一次院后医保报销的金额,就远超将连续20年个人总保费进行储蓄的收益所以说,“缴纳医保后没生病,吃亏了”这种说法不对,而且从算账上来说也是不划算的问有网民称,“年轻人身体好可以不参保,只给老人、孩子参保就行了”。
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观点?答:这种观点在部分人群中有一定代表性但如果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会发现这其实是“算小账、吃大亏”一是我国的疾病谱正在发生变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实现了早发现、早诊断,尤其是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以及生活习惯等原因,。
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恶性肿瘤等出现低龄化趋势,青壮年面临的健康风险不容小觑二是青壮年对疾病风险的承受力更加脆弱青壮年上有老,下有小,是家庭的“顶梁柱”,一旦罹患重大疾病,如果没有医保,不仅意味着家庭将承担巨额的治疗费用,还意味着家庭将失去重要经济来源。
这双重的打击,不仅在经济上将给家庭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还会进一步影响子女的教育和成长因此,家庭的“顶梁柱”更加需要医疗保障给予重点的保驾护航综上所述,青壮年应该参保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给父母、孩子和家庭提供保障。
问城乡居民享受的医保报销,都是来自居民个人缴费吗?答:城乡居民医保的保费为定额按年缴纳,2023年的筹资标准为1020元/人,其中财政补助不低于640元/人,这是筹资的大头;个人缴费标准380元,只是筹资的小头,并且
对于低保户等困难人员,财政还会给予全额或部分补助居民缴纳的医保费,与财政补助共同组成了我国广大城乡居民共同的基本医保基金池,带来的是对广大群众基本医保保障水平的持续提升在此,再补充说明2023年的几个数据:一是全年全国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总额为3497亿元,二是财政全年为居民缴费补助6977.59亿元,三是居民医保基金全年支出10423亿元。
居民医保基金全年支出总额,是居民个人缴费总金额的2.98倍问有人称,“我国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近年来持续下降”“部分地区农村出现医保“退保潮”,请问相关说法是否属实?答:这种说法不准确我国基本医保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
,参保质量持续提升从宏观上看,居民医保参保人数保持稳定相关数据近年来有轻微波动,主要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参保数据治理自2022年起,医保部门以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上线为契机,连续两年清理居民医保跨省和省内重复参保数据共5600万。
这是居民医保参保数据出现波动的最主要原因二是参保结构优化由于大学生毕业就业等新增就业因素,部分原来参加居民医保的群众转为参加职工医保,2020年—2023年,每年都有500万—800万参保人由参加居民医保转为参加职工医保,造成了居民医保人数和职工医保人数此消彼长。
从微观上看,国家医保局近期派出专人,赴内蒙古、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甘肃等8个省份中工作基础相对较弱的8个村开展参保工作蹲点调研调研显示,这8个村中,有5个村2023年参加居民医保人数比2022年增加,有3个村参保人数略有减少,8个村整体参保人数比2022年净增长151人。
以网传“多人退保”的湖北省麻城市某村为例,实地调研发现,2023年该村97.4%的居民均参加医保,实际新增参保30人,因特殊原因未参保的仅是个例许多村民表示,幸好有了医保,切实解决了他们看病就医的后顾之忧。
但也要看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持续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人口总量的下降,未来居民医保参保人数可能也会平稳中略有下降,甚至总参保人数也有可能缩小问2023年我国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为380元有人认为费用标准偏高,涨速偏快。
该如何看待这个观点?答:有舆论认为,与2003年“新农合”建立时10元/人的缴费标准相比,目前380元/人的居民医保费用缴费标准增长太快但是,我们不应单纯看缴费标准的增幅,而应该看这增长的370元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什么。
事实上,医保筹资标准上涨的背后,是医保服务水平更大幅度的提高一是对群众的保障范围显著拓展2003年“新农合”建立初期,能报销的药品只有300余种,治疗癌症、罕见病等的用药几乎不能报销,罹患大病的患者治疗手段非常有限。
目前,我国医保药品目录内包含药品已达3088种,覆盖了公立医疗机构用药金额90%以上的品种,其中包含74种肿瘤靶向药、80余种罕见病用药特别是许多新药好药在国内上市后不久就可以按规定纳入医保目录以治疗白血病的药品“伊马替尼”为例,该药品刚在国内上市时患者服药的年自付费用近30万元,许多患者和家庭不得不“望药兴叹”,在沉重的经济负担和脆弱的生命之间艰难取舍;2018年国家医保局组建以来,该药品集采并经医保报销后,患者每年服药的自付费用降低至6000元左右,不断完善的医保制度让无数患者和家庭重燃生命希望。
数据来源: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数据来源: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数据来源:国家医保局二是各类现代医学检查诊疗技术更加可及20年来,在医保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医疗服务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重大疾病诊疗能力比肩国际先进水平,一些领域领先世界患者享受到的医学检查、诊疗手段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大幅迈进,。
彩超、CT、核磁共振等高新设备迅速普及,无痛手术、微创手术等过去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诊疗技术日益普及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广大参保患者享受了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三是群众的就医报销比例显著提高2003年,“新农合”制度建立之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普遍在30%—40%左右,群众自付比例较高,就医负担重。
目前,我国居民医保的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维持在70%左右,群众的就医负担明显减轻,而这必然带来医保筹资标准的提高同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群众医疗需求的提升、医疗消费水平的提高,也需要加强医保基金筹集,以为群众提供稳定可持续的保障。
数据来源:国家医保局四是对群众的服务能力水平跨越式提升2003年,“新农合”的参合群众在本县(市、区)医院就诊才能方便报销,去异地就医报销比例降低较多,且不能直接结算目前,居民医保参保群众不仅可以在本县(。
市、区)、本市(州)、本省份享受就医报销,还可以在全国近10万家定点医疗机构享受跨省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服务,为广大在异地生活、旅游、工作的群众看病就医提供了坚实保障此外,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从无到有,让群众不再为买药钱操心,帮助约1.8亿城乡居民“两病”患者减轻用药负担799亿元;“三重保障制度”仅2023年一年就惠及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医超1.8亿人次,帮助减轻医疗费用负担超1800亿元。
20年间,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标准虽然增加了370元,但医疗保障水平和服务的提升为群众带来的收益却远不是这370元可计量的事实上,为了支撑医保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国家在对居民个人每年参保缴费标准进行调整的同时,财政对居民参保的补助进行了更大幅度的上调。
2003年—2023年,国家财政对居民参保的补助从不低于10元增长到不低于640元如果一名居民在2003年—2023年连续参保,其医保总保费至少为8660元;其中财政共补助至少为6020元,占保费总额的约70%;居民个人缴费共计2640元,只占保费总额的约30%。
在不断完善的医保制度的有力支持下,全国居民就医需求快速释放,健康水平显著提升据统计,2003至2022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数从20.96亿人次增长至84.2亿人次;全国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从2005年的72.95岁增长到2020年的77.93岁。
与此同时,个人卫生支出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却从2003年的55.8%大幅下降至2022年的27.0%近14亿医保参保人享受更高水平的医疗条件、更大范围的医疗保障、更高比例的医保报销、更为便利的医保服务的背后,是中国医保制度为人民生命健康的保驾护航。
数据来源: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数据来源: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新闻1+1 NEWS MORE3月22日,记者从自治区医保局获悉2024年广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为380元/人·年参保缴费期延长至6月30日
此日期前缴费还能享受财政补助! 延长期内参保 缴费时间和待遇享受时间关系如下↓↓
点击可查看大图据了解,居民医保超过缴费期缴费,将产生医保待遇等待期2024年广西居民医保参保集中缴费工作已于2月29日结束为保障城乡居民应参尽参,自治区医保局、国家税务总局广西税务局决定延长2024年居民医保参保缴费期至6月30日。
其中,3月1日至4月15日期间缴费的参保人员,从参保缴费次日起开始享受居民医保待遇4月16日至6月30日期间,连续参保人员和初次参保登记人员从参保缴费次月1日起开始享受居民医保待遇;中断参保人员从参保缴费30日后开始享受居民医保待遇。
需注意的是,新生儿和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参保缴费和待遇享受政策,仍按现行政策执行记者了解到,在广西,新生儿参保根据参保时间的不同,医疗待遇享受开始时间各有差异其中,新生儿出生3个月内参保的,如在出生当年参保缴费,可从出生之日起享受基本医保待遇;如在出生次年参保的,需补缴出生当年的参保费用,方可从出生之日起享受基本医保待遇;如不缴纳出生当年的费用,只能享受缴费当年的基本医保待遇。
居民医保筹资方式为个人缴费+财政补助,2024年广西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标准为380元/人·年,财政补助670元/人·年据广西居民医保有关政策,6月30日前缴纳2024年居民医保费用的,可享受政府补助,逾期将自行承担个人缴费标准部分及财政补助部分。
参与居民医保可以通过哪些渠道缴费办理?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了解↓↓居民医保缴费方法1.税务机关微信公众号 通过手机微信查找并关注“广西税务”微信公众号或“广西税务12366”微信公众号→选择【税费业务】→点击【个人缴社保费】→点击右下角进入【我的】,点击【登录/注册】进行人脸验证。
完成后点击底部的【缴费】→选择【城乡医疗自主缴费】或【城乡医疗代他人缴费】→输入缴费人信息,确认“经办机构”和“缴费年份”→根据提示完成缴费2.个账代缴广西职工医保参保人可使用医保卡内余额为父母、配偶、子女、配偶父母缴纳广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
个账代缴前需先办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授权绑定”,在“广西医保”微信公众号→【医保大厅】→【医保办理】→【个人账户共济授权】完成个账共济操作再通过“广西税务”微信公众号或“广西税务12366”微信公众号→【税费业务】→【个人缴社保费】→右下角【我的】,点击【登录/注册】进行人脸验证,完成后点击底部的【缴费】→选择【个账代缴城乡医保】,根据提示填入支付人与待缴费人信息,验证成功后选择缴费年份,点击【缴费】按提示完成缴费。
温馨提示“广西税务”微信公众号或“广西税务12366”微信公众号“缴费回单”记录的个账共济缴费时间即为医保记录权益时间,个账资金的上解入库进度不影响医保权益记录如需获取缴费凭证,需等待医保部门完成相关业务处理,再到“广西税务”微信公众号或“广西税务12366”微信公众号查询下载打印电子缴费证明。
3.其他缴费方式 微信“城市服务”、支付宝“市民中心”、银联“云闪付”App等与税务部门合作的金融机构线上缴费渠道银行柜面(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北部湾银行、桂林银行、柳州银行)。
农村金融服务点部署在村委(社区)的移动智能终端(POS机)办税服务厅通过以上方式(除个账代缴外)缴费的,可在5个工作日后通过“广西税务”微信公众号或“广西税务12366”微信公众号查看或下载打印电子缴费证明。
特别提醒符合政府代缴条件的困难特殊人群,须在身份认定地参保,参保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各级政府按规定给予个人缴费全额或定额补助困难特殊人群具体包括:经卫健、民政、乡村振兴和残联等困难特殊人群业务主管部门认定的城乡特困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城乡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返贫致贫人口、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农村独生子女户和双女结扎户或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距陆地边境线0—20公里范围内户籍的城乡居民。
请不要错过缴费时间以免影响您和家人的医保待遇享受~推荐阅读
跨国合作更“老友”!这场颁奖典礼太有“国际范儿”!
广西“33消费节”又来啦!今年将分时段、分品类发放消费券!来源丨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南国早报、广西税务12366微信公众号编辑丨覃清 校对丨吴煜衡责编丨覃燕燕总值班丨欧长武 李伟国广西日报-广西云出品
参保利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