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旅游_泾县旅游景点有哪些这样也行?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5-02-05

2016年泾县立足自然生态和文化优势,全力推进旅游资源的加速转化和深度融合,统筹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

泾县旅游_泾县旅游景点有哪些这样也行?

 

2016年泾县立足自然生态和文化优势,全力推进旅游资源的加速转化和深度融合,统筹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各项旅游经济指标全面刷新, 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较上一年同期均在20%以上的大幅度增长,旅游业整体迈入全域化高效发展的新时代。

泾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常抓不懈“泾县要抢抓大众旅游时代的有利机遇,按照‘跳出泾县、立足皖南、面向全国’的思路,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养老于一体的全国著名旅游目的地。

”8月23日,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动员大会上,县委书记郭金友的一席话激起了全县上下狠抓旅游产业发展的无限热情近年来,泾县牢牢把握住国内旅游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把文化旅游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首位产业来抓,大力实施“旅游兴县”战略,主动作为,创新发展,推进了全县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规划引领 全景相融迸发全域旅游魅力旅游业在泾县整个经济产业结构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对这一影响发展战略全局的问题,县委、县政府按照“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的发展取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确立了以多规融合为指导的全域空间开发格局,突出“全域旅游、项目建设、深化改革”三个重点,明确提出要着力打造品质文化旅游样板区。

将全域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作为一个大景区来建设,推进“全域布局、全景覆盖、全局联动、全业融合、全民参与”突出抓好“点”的建设,优化老旧景区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旅游产品提档升级重点做好“线”的建设,加快推进东部生态旅游环线和西部文化旅游环线建设,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努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全力推进“面”的建设,划定全域旅游“五大主体功能区域”全面推进做到“点、线、面”齐发力,推动了全域旅游大建设,掀起了县域旅游大发展泾县还将编制多规合一的《泾县全域旅游规划》,进一步挖掘各地资源禀赋,倾力打造“全域皆景区、处处是景观”的全域旅游格局。

高起点科学规划,带来的是一个个精品景区迅速蹿红,一件件旅游产品打入市场,一条条优质旅游线路走进广大游客的视野。

项目支撑 打造精品提升旅游品质档次 2015年以来,泾县深入推进“全域旅游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将景区作为作品、作为艺术品来打造,进一步放大打响了全县文化旅游特色品牌2016年,被列入市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共。

12个,1-11月完成投资8.05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08.7%桃花潭畔文化商业街和爱晚工程•国家养老皖南示范基地是市“文化旅游发展提升年”重点调度项目,2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亿元,1-11月完成投资

3.6937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23.17%泾县还充分发挥县第一招商协作组牵头单位作用,提高招商质量,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目前,全县文化旅游发展项目库储备46个项目其中,旅游项目25个,文化项目。

21个已建成并投入运营项目有桃花潭酒业主题酒店—水墨江南、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生态停车场、马头祥生态园和绿林谷漂流等4个在建项目有爱晚工程国家养老皖南示范基地、黄田古民居国家文物保护样板工程(二期)、别有洞天等。

12个已签约项目有泾县文化旅游开发合作、一江云邑·托尼诺兰博基尼野奢度假酒店、中国园子文化创意产业园、白华森林旅游度假村等5个,预期投资总额达21亿元陶窑文化创意园、文房四宝文化产业创意园、沙元房车营地等。

6个在谈项目正实地考察、论证中。

改革创新整合资源增强旅游企业实力如何破解县内旅游资源分散、各自为阵的难题?泾县选择的是推动旅游体制机制改革按照“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原则,推进与北京乐驰文化旅游公司(以下简称乐驰公司)的战略合作,发挥乐驰公司融资杠杆作用和泾县资源优势,。

走资产市场化、资本证券化创新发展的路子7月13日,县政府与乐驰公司及自然人张朝辉三方签署《泾县文化旅游合作框架协议》,组建了安徽皖南印象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开发建设查济画家村、青弋江水上项目、桃花园度假村等“一江两区”项目,致力于打造全国极具发展活力和品牌影响力的旅游圣地,。

力求培育一家能引领带动我县文化旅游发展的龙头企业。各项合作工作进展顺利,资产权属变更及《查济、黄田(含黄子山)景区经营合作协议书》等事项均在有条不紊的落实中,为实现公司上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做活做新宣传营销打响泾县旅游品牌“‘我’字去掉一撇,就是‘找’,人生就是一个‘找’的历程那么,如果您要找朋友,请到泾县来,这里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如果您要找文化,请到泾县来,中国宣纸、宣笔等您来书写人生精彩篇章。

”2016森林中国公益盛典上,县文旅委主任秦学玲推介泾县时说,“请允许我带您走进美丽的泾川大地找到动人的那一‘撇’……”《大美泾县》在全国的成功亮相,泾县名片“爆屏”了全国各大媒体,其中,关注《森林文化小镇——画里查济》的达40.8万人。

2016年,泾县积极筹措、整合资金,加大宣传营销投入力度,千方百计提升文化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是立足节会抓营销成功举办自行车赛、龙舟赛、摄影大赛、马拉松赛等多项赛事活动,并在央视《新闻联播》、《体育新闻》和。

安徽卫视《安徽新闻联播》、《每日新闻播报》等重量级新闻媒体上播出,通过“赛事搭台、旅游唱戏”的方式宣传推介泾县,切实吸引了人气、增添了活力二是加强合作抓营销积极参加省级旅游“1+N”拼盘宣传成功参与宣城旅游赴韩日宣传营销活动,桃花潭、查济等景区产品得到韩日民众普遍欢迎。

成功在中国(天津)国际旅游博览会、中国(上海)国际旅游交易会等国际性的旅游活动中展示泾县旅游元素三是创新载体抓营销开展智慧旅游营销,推进景区4G网络覆盖和客服中心、高铁站、星级旅游饭店等地免费WIFI覆盖,4A级景区实现了视频监控信号接入省旅游局检测中心。

在县域交界处和205国道、322省道改建段等处新建旅游标识牌,实现国、省道以及城区主干道、主要出入口旅游标识牌全覆盖制作完成旅游微电影《宣纸上的故乡》,在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魅力城乡》等栏目播放并被微信平台广泛转播,完成了《意象泾县》旅游宣传片制作。

开通泾县旅游官方微信、微博,及时更新发布最新泾县旅游资讯、旅游动态2016年推送160余条信息,其中2月24日推送的《对不起,我要去泾县了,那里更适合你!》浏览量达71804人次实施“旅游+”  产业融合谱写惠民富民新篇章

以“旅游+”为导向,推动旅游与文化、工业、农业、体育、养生养老等产业全方位融合,全面拓展旅游业的广度与深度,加速形成了多点支撑、多业融合的旅游发展格局春节期间,将年俗活动融入到文化旅游工作中,各种丰富多彩的年俗文化主题活动、红红火火的乡村民俗旅游和历史厚重的传统精品景区成为春节期间游客的主要选择。

7天长假,9个开放景区景点共接待境内外游客47988人次,桃花潭、查济等景区的部分特色名宿还出现了一床难求的罕见现象“爆棚”是今年“十·一”长假期间我县旅游的关键词黄田晒秋、查济舞龙等特色民俗吸引八方游客,“旅游+文化”产品倍受游客青睐。

“安徽川藏线”的“火”使桃岭公路每天进出车流量近5000余辆,“旅游+公路”融合发展带动的是整个环线上旅游“火爆”景象 国庆长假,全县接待游客14.9万人次,其中,查济景区5.9万人次,桃花潭景区2.08万人次,水墨汀溪1.16万人次。

当你走进泾县城西狮子山下,映入眼帘的一定是连片的油菜青苗,郁郁葱葱待到春暖花开时,将再现油菜花海的美丽景色,这就是我县实施生态景观农业发展起来的狮子山景观种植带从2014年开始,泾县坚持“以农造景、以景带旅、以旅促农、农旅融合”的思路,实施“旅游+景观农业”,将普通农田变成了旅游休闲,变为了农民增收的多功能场所。

2016年全县景观农田建设达3500余亩,形成了涵盖以荷花、油菜花、向日葵为主的桃花潭景区、马头祥景区、水墨汀溪生态旅游等多个景观种植带, 旅游农业带来的惠民富民效益进一步得到放大在泾县,“火”起来的不仅是“旅游+节庆”、“旅游+公路”和“旅游+农业”,旅游+体育、+工业、+摄影等等的“旅游+”文章也同样受到游客“追捧”,旅游在精准扶贫中更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产业的融合发展实实在在地带动着当地村民的增收致富。

泾县文化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的步伐在加快,旅游新业态在不断创新,旅游品质正快速提升,一个“多业融合、全域联动”的大旅游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泾县模式”雏形正在形成,将成为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强大牵引力。

更多精彩请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