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了吗鲐背之年(鲐背之年的是什么意思鲐)
这些称呼让人们一听就可以很快知道对方的年龄,同时也这些称y也显得十分优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雅称“鲐背之年”,这指的又是哪个年龄段?
中国古人在对人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称呼或雅称。比如:30岁称“而立之年”、60岁称为“花甲之年”。这些称呼让人们一听就可以很快知道对方的年龄,同时也这些称y也显得十分优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雅称“鲐背之年”,这指的又是哪个年龄段?为什么会有这样来的称呼呢?鲐背之年是中国古人对年龄在九十岁这个年龄段的称呼1、《释名·释长幼》对鲐背的解释:九十曰鲐背,背有鲐文也或曰黄耇,鬓发变黄也。
耇,垢也皮色骊悴,恒如有垢者也或曰胡耇,咽皮如鸡胡也或曰冻梨,皮有斑黑如冻梨色也或曰齯,齯大齿落尽更生细者如小儿齿也
2、《尔雅·释诂》:“黄发、齯齿、鲐背、耇、老,寿也.3、《诗经·大雅·行苇》:“黄耇台背,以引以翼”台背:或谓背有老斑如鲐鱼,或谓背驼,都是老态龙钟的样子台,同“鲐”4、曹植的《魏德论》:黄吻之龀,含哺而怡。
鲐背之老,击壤而嬉古虽称乎赫胥,曷若斯之大治乎!5、韩愈的《愈膏肓疾赋》:绥之则寿,挠之则散善养命者,鲐背鹤发成童儿(鲐,海鱼也鲐背,谓背有鲐文鲐,音台)6、焦延寿的《焦氏易林·震之比》:耋老鲐背,齿牙动摇。
近地远天,下入黄泉坤为老、为鱼,艮为背,故曰鲐背
7、梅尧臣的《元日》:举杯更献酬,各尔祝鲐背通过学习古典文集,我们对鲐背之年有了认识,“鲐背之年”中的“鲐(tai)”,最初指的是鲐鱼由于鲐鱼身上的斑纹,很像老年人背部的褶皱,所以,就被用来指为一些高寿老人,后来泛指老人。
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古人对男女不同年龄段的称呼。
女人。对女人的称呼较少,主要有以下称呼1、金钗之年。一般是指女子十二岁的年纪,由于女孩子到了十二岁要戴钗,所以金钗就成了女孩年纪的代称。
2、豆蔻年华一般指少女十三四岁杜牧有一首《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芳龄十三四岁的少女,宛如早春二月枝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体态轻盈、亭亭玉立3、及笄(jī)之年女子15周岁就要结发,用笄贯之,称及笄,也表示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4、破瓜年华(碧玉年华)碧玉年华、破瓜之年都是指的是女子16岁唐朝李群玉的《醉后赠冯姬》诗:“桂影浅拂梁家熏,瓜字处分碧玉年”,所以也称碧玉年华16岁,叫二八年华,也叫破瓜之年“破瓜”来历是因为“瓜”字隶书及南北朝的魏碑体中,可拆开成二个八字,二八一十六,所以,16岁女子就用破瓜表示。
5、桃李年华20岁的女子就称桃李年华,出自明徐渭《又启严公》中:“誓将收桑榆之效,以毋贻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6、花信年华女子24岁就称花信年华,出自宋范成大《元夕后连阴》中:“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扬州百面霜”7、徐娘半老古代对30一40岁女人的称呼,出自《南史·梁元帝徐妃传》中:“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其实,古代对女人是有岐视的,把40岁的女人称为人老珠黄,豆腐渣。
8、知非之年女人到了50岁,就称为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等。
到了60、70以后,女人的称呼大致与男人一样了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古代对男人不同年龄阶段的称呼襁褓,是指生下来刚会笑,不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的是2至3岁的幼儿1、总角之年是古人对小孩童年时期的称谓,指8、9岁至13、4岁。
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垂髫,一般来,男女孩子7、8岁时都可称做垂垂髫,在古代儿童是不束发的,所以,头发是下垂的《桃花源记》中便有描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2、束发之年古代男子到了15岁时,就开始束发,这时要把以前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所以称为束发之年。3、弱冠之年男子20岁,就视为成人,要行加冠礼,但这时男子身体尚未达到强壮,所以称弱冠之年。
4、而立之年男子到了30岁,这时男子一般都学有所成。5、不惑之年男人到了40岁,就可以明辨是非而不受迷惑,“不惑”就成了40岁男人的代称。
6、知命之年古代把50岁的男子称为艾、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艾语出《礼记·曲礼上》有五十曰艾;知命语出自《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7、耳顺之年男人到了60岁就是进入了花甲之年”、“耳顺之年”花甲大家比较熟悉了,耳顺就是可以听进不同的意见了。
《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后来用“耳顺”指人60岁的男人
8、古稀之年70岁了,就是古稀之年,在古代也算长寿了出自唐朝杜甫的《草堂诗笺》十二《曲江二首》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9、杖朝之年古代到了80岁就叫杖朝之年、朝枝之年、耄耋之年耄耋之年,出自曹操《对酒》:“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
10、鲐背之年这个就不多讲了,上面已讲了很多。11、期颐之年在古代,能活到100岁的可谓是凤毛麟角,期是期待,颐是供养,说的是这时的百岁老人已到了生活不能自理阶段,要靠家人照顾。
我们常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古代,活大岁数的老人不多,是极少数,在当时看来,能活到七十就已经算高寿了而如今,中国已进入老龄化时代,高寿的老人到处可见,许多70岁的老人还在跑步,80岁的老人还在骑自行车,而90岁的“鲐背之年”的老人那是大有人在,还在全国到处旅游呢。
真心不错¥9.9购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