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谖怎么读(繇怎么读音)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3-12-25

全国第二届钢笔画展 中国钢笔画联盟主席李渝基在开幕式上致词中国钢笔画联盟副主席张军朝在主持开幕式中

万万没想到谖怎么读(繇怎么读音)

 

刘广迎简历刘广迎,解放军总装备部大校军官,曾任总装备部某研究所副所长先后毕业于中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首届全国优秀中青年书法家硕士研究生课程高级研修班,并获“优秀创作二十佳”称号。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北京创作中心常务理事,中华文化促进会国防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书法导报》特聘书法家和特约通讯员,原解放军总装备部美术书法研究院创作员,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老干部大学客座教授。

先后毕业于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并获“优秀创作二十佳”称号,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书法名师精英班成员

刘广迎-书法   书法宗二王,兼取汉魏及宋元明清诸家,先后受教于启功、姚俊卿、张荣庆、郑晓华、王岳川诸先生,追求高古典雅、清新隽爽之书卷气息;篆刻法秦汉,参以赵黄吴齐及现代名家,曾得熊伯齐、李刚田、余正先生指授,能得浑穆隽永之金石韵味。

师从当代著名学者文怀沙先生习中国古典文学,得燕堂嘉许,赠号“御云”并亲题室名“御云斋”

2000年7月,作者与文怀沙师在学者书店门前小憩

文怀沙先生赠予收藏印影

2009年1月与张荣庆老师于香堂寓所

2008年6月请陈玉龙老师指导书法创作

2011年1月2日与姚俊卿老师

向张荣庆老师祝贺新年(左起:刘广迎、张荣庆、许金学、颜振卿)

2006年10月,带领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学生参加中韩书法展开幕式于北京博物馆合影刘广迎-作品  作品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成立六周年教学成果回顾展获三等奖,“复圣杯”书画艺术大奖赛获优秀奖;第四届全军书法作品展、第五届全军书法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全军书法作品展,第二届全军廉政文化优秀书画作品展获优秀奖,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美术书法精品展赴港澳展出;入展西泠印社首届、第二届、第三届国际篆刻书法大展,全国楹联书法绘画邀请展获三等奖。

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东方红大型书画展被毛主席纪念堂收藏,携手同辉两岸三地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书画展赴澳门展出,参加2010’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书画大展,上海世博会“齐鲁美术世博行”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参加2010年新世纪中国艺术十年书画名家邀请展,以及历届韩国釜山国际书法双年展,等等。

作品被毛主席纪念堂、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岭南美术馆、红军长征碑林、卫星发射中心和国内外友人、艺术机构收藏,被编入数百种专辑或报刊并应邀为国内外各地题写匾额、刻石多处

作品名称:唐王维《终南山》诗作品尺寸:72cm×230cm释       文: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王维《终南山》诗丙申桂秋,刘广迎。

近天都言其高,到还隅言其远,“分野”二句言其大,四十字中无所不包,手笔不在杜陵之下御云又记

作品名称:唐杜甫《醉中八仙歌》咏太白句作品尺寸:50cm×230cm释       文: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子美诗句岁次丙申桂秋刘广迎作品名称:草书圆光  唐王维《山居秋暝》。

尺    寸:56cm×56cm释    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唐王维《山居秋暝》一首岁次丙申六月,御云斋主人刘广迎,书以遣兴作品名称:草书圆光  宋晏殊《浣溪沙》词

尺    寸:56cm×56cm释    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迴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宋晏殊《浣溪沙》词丙申夏六月之望,御云斋刘广迎作品名称:草书圆光  宋苏轼《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

尺    寸:56cm×56cm释    文: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宋苏轼《昭君怨》词丙申六月之望,刘广迎作品名称:草书扇面  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尺    寸:68cm×34cm释    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李太白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丙申年之六月,御云斋主人刘广迎作品名称:草书扇面  唐王维《酬张少府》  。

尺    寸:68cm×33cm释    文: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唐王维诗《酬张少府》一首。丙申夏六月,御云斋刘广迎。

作品名称:行书竖幅  毛泽东《祭黄帝陵文》句作品尺寸:(尺寸:74×142cm)释文: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经武整军,昭告列祖。

行书竖幅  魏徐干《中论?艺纪第七》句作品尺寸:(尺寸:97cm×180cm)释文:君子者,表里称而本末度者也。故言貌称乎心志,艺能度乎德行,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纯粹内实,光辉外着。

行书竖幅  屈原《离骚》句作品尺寸:(49cm×180cm)释文: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品名称:行书竖幅 《荀子?劝学》句作品尺寸:(49cm×180cm):释文: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作品名称:行书竖幅 名山真佛七言联作品尺寸:(37cm×142cm×2)    释文:非名山不留仙住,是真佛只说家常。

作品名称:草书竖幅 《庄子?知北游》节录作品尺寸:(97cm×180cm)

作品名称:行书竖幅  戴安澜诗一首作品尺寸:(74cm×142cm)

作品名称:草书方幅 《史记?太史公自序》节录作品尺寸:(97cm×97cm)

作品名称:行书方幅  明陆绍珩《醉古堂剑扫?集醒第一》作品尺寸:(74cm×70cm)

作品名称:行书方幅  明陆绍珩《醉古堂剑扫?集素第五》作品尺寸:(74cm×70cm)

作品名称:行书对联  学问文章七言联作品尺寸:(74cm×70cm)

作品名称:行书竖幅  唐杜荀鹤《闲居书事》作品尺寸:(74cm×144cm)

作品名称:行书竖幅  明于谦《观书》作品尺寸:(74cm×144cm)

作品名称:行书对联  石径小桥七言联释       文:石径芳踪林荫道,小桥流水稻花村。丙申初夏,刘广迎书。作品尺寸:34cm×138cm×2。

作品名称:行书对联  兴来酒酣七言联释       文:兴来每同豪士饮,酒酣辄与贤者游。丙申之夏月,刘广迎。作品尺寸:34cm×138cm×2。

作品名称:行书对联  春云唐诗七言联释       文:春云夏雨秋夜月,唐诗晋字汉文章。丙申端阳,刘广迎书。作品尺寸:34cm×138cm×2。

作品名称:行书对联  栽竹种松七言联释       文:栽竹尽成双凤尾,种松皆作老龙鳞。广泉大兄嘱正。丙申夏月,广迎。作品尺寸:34cm×138cm×2。

作品名称:行书对联  满眼一壶七言联释       文:满眼云山长画卷,一壶天地小书楼丙申夏月,刘广迎作品尺寸:34cm×138cm×2刘广迎-篆刻成绩成绩题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

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作品名称:朱文  游于艺尺       寸:36×36mm边       款:游于艺。丙申四月,广迎制。

作品名称:朱文  知止尺       寸:25×25×40mm边       款:知止。丙申冬月,御云刊。

作品名称:白文    刘秀翠印尺       寸:25×25×80mm边       款:丙申冬月,御云刊石。

作品名称:朱文  人长寿尺       寸:30mm×40mm×76mm边       款:建昌将军正刻。丙申广迎。

作品名称:朱文  吟诗一夜东方白尺      寸:52mm×80mm×78mm边      款:吟诗一夜东方白。李长吉诗句。丙申夏月,御云仿白石。

作品名称:朱文  《正清和》尺      寸:20×36×34mm

作品名称:朱文  《心画》尺      寸:20×20×40mm

作品名称:白文  《思无邪》尺      寸:12×40×50mm

作品名称:白文  《石斌》尺      寸:20×20×40mm

作品名称:白文  《郝建昌印》(原大mm)

作品名称:朱文  《墨戏》尺      寸:22×45mm

作品名称:白文  《郝建昌将军印》尺      寸:45×45×110mm

作品名称:白文  《御云长年》尺      寸:原大26mm×26mm,附边款作品名称:白文  《培强印信》尺      寸:原大40mm×40mm×126mm

作品名称:白文 《龙》尺      寸:原大32mm×32mm,附边款刘广迎随笔集《那一轮明月》成绩成绩题作者: 刘广迎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年月: 2013-12

文怀沙《那一轮明月》序言文怀沙:文人本色正清和——        《御云随笔集:那一轮明月》序言    韩愈的儿子韩昶(字有之)学诗于张籍,学文于樊宗师文章学奇于韩愈,学涩于樊宗师樊宗师即唐人樊绍述,当时文学地位极高,文笔诙诡险怪,极为难解,称为涩体。

我们都知道周诰殷盘,诘屈聱牙,樊文之难解,殆远过之    我自愧号称百岁翁,对樊宗师遗留迄今的一千多字的文章至今仍莫测高深足见我水平很低,谈不到什么“文学大师”,尤其不是“虚张声势、装模作样的大师”社会上加诸我身的虚誉,虽未登报坚拒,但确是“却之不恭,受之有愧”的。

     我喜欢一句话,叫“卑之,无甚高论!”好大喜功、趾高气扬的人,望之生厌,所以有些亲友都疏远了近些年来,韶光与阴寒间或点击我暮年的时光:春色盈门,高朋满座;寒风入 隙,众叛亲离我理解,往常光临的客人,需要东西南北风的导向。

       刘广迎是16年来,一贯执礼甚恭的忘年好友       广迎是师级军官,大校几十年来,在细柳营中,沾习翰墨;在细柳营外,刊凿印石如今,广迎携来三大摞文稿索序,我不想从书艺和篆刻学的角度切入作文,因为这只是皮相而已。

     广迎虚怀若谷,他向我问学因为我不是大师,他也不可能补我们这代人的童子功,我不能要求他背诵《十三经注疏》入门;我也不是桐城派宗师之苗裔,没有必要请他诵读姚鼐编的《古文辞类纂》;更不想请他通阅《昭明文选》……我说,你买一本书店里随时可以买到的《古文观止》(我替他选圈了46篇),另一本是《唐诗三百首》,全部背诵……有人笑我这个指导者太鄙俗,并说即使全部能背诵,也不成气候。

这样指导别人,根本有失“大师”风范我笑答:我本非大师,只能“卑之,无甚高论”《古文观止》中第一流的散文,如《报任安书》,是《史记》一百卅卷的浓缩,背诵之,便是奇妙享受韩愈选了二十四篇,柳宗元选了十一篇,韩柳共三十五篇,有这样的积累,庶几刘广迎可以“御云”矣。

     十馀年前,我曾私撰子文子三十三字真言 ,指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其主旨曰:正、清、和曰:孔子尚正气,老子尚清气,释迦尚和气,东方大道,其在贯通并弘扬斯三气也     眼前的《御云随笔集》,可视为广迎行进在东方大道上的心血结晶。

广迎一生,辛勤耕耘,但求忠恕;广迎律己,清心无欲,如云似水;广迎处世,万象包容,一团和气    广迎随笔,应惜墨如金,在章法上须再下苦工除孜孜读写以外,无他一句话,愿君“好古,敏以求”并时时不忘读古书须紧扣现实……千万要学会勤学勤改,莫轻易示人。

诗曰:“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2013年8月28日                                                        于云何寂孤斋。

1、内容简介⊙这是一部学人、艺术家的自选集     内容包括作者平素读书治学的研究笔录以及纪游回想类文字其文风散淡简约,语言率真自然,文笔清丽流畅,或谈艺论道,或评古论今,或感悟人生,或记事叙闻,均涉笔成趣。

其如明月般宁静的文字,似乎超脱了世俗的浮躁,透露出一种内在的从容、静谧和悠闲,读来颇有明清小品文之韵.2、作者简介       刘广迎,字仰之,号御云,硕士艺术随笔作家,著名书法、篆刻家,《书画名家报》常务副主编,解放军总装备部美术书法院创作员。

问学于当代著名学者文怀沙、陈玉龙、姚俊卿、张荣庆诸先生,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及书法、篆刻艺术研究与创作著有《走进京华御云斋:刘广迎艺术之旅》《养疴九章》等,其艺术随笔散见于《中华读书报》《解放日报》《书法导报》等报刊。

3、名家述评    广迎先生是一个职业军人,但他本质上更像一个文人他作为一个军事装备管理专家,说起文化眉飞色舞,极有见地,极富个性,其敏捷的思维与学术界某些僵化而不鲜活、至善而不发展、闭锁而不开放的思维大相径庭.。

   ——黄树森(著名学者、文艺评论家,中山大学兼职教授)……这种介于散文与随笔之间的文字,为作者抒情表意提供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因为自由,作者信笔写来,是情感的自然流泻,因之显得真诚;亦因为自由,使读者读来舒畅自如,如饮甘露。

       ——陈先义(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解放军报社文化部主任)     军旅书家刘广迎,不仅人做得好,官居得好,而且字写得好,印治得好,文亦作得妙,堪称颇具才情的艺术家虽戎马倥偬几十载,然劳顿之余,酷爱阅读,并勤于思考,笔耕不辍。

                                                                                                   ——《书法导报》。

4、编辑推荐⊙身为一名军人,刘广迎先生有着难得的雅士情怀    他的《那一轮明月》,有漫步于学林时的学术洞见与理想追求,有游艺于书斋的雅致高情和文人清兴,有于屐痕萍踪间撷取的趣闻轶事,也有吟赏烟霞时闪过的浮光掠影。

    他心中的那轮明月高洁清幽,是所有美好事物的缩影相信《那一轮明月》也将映照在读者的心中,守护着读者内心最淡泊宁静的角落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责任编辑  伍丽云5、简明目录

⊙文怀沙序言:文人本色正清和/ 1        自序/ 1⊙卷一 学林漫步古小说名著之开篇词/ 3放牧心灵/ 5也谈“人无癖不可与交” / 7养心以诚/ 9白石大师亦有误乎/ 11大象无形/ 13“云龙”砚记/ 14

关于汉字竖写的文化来源/ 16“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新议/ 17文怀沙先生教我学习古文/ 19文怀沙开列的古文篇目及推荐书目/ 21每于创作先读书/ 26技进乎道/ 27书贵于画/ 28?击壤歌?与平淡天成/ 29

游于艺/ 30“补读平生未见书” / 32孔门“六艺”考/ 35张振华词?临江仙?赠陈社旻? / 38?李商隐诗二首?书法创作随感/ 40听雨轩记/ 41梁启超与他的“趣味主义” / 42兰亭精神———独立自由的人格精神/ 44

关注人生 享受生活/ 46关于汉字繁体字的学术价值/ 48谈写短文/ 51“文心”说/ 53隋炀帝与武大郎/ 55谈造语“简妙” / 58关于真善美的断想/ 59刘大櫆的交友之道/ 61标点符号引出的故事/ 62

中国玉文化探微/ 64谈钟繇之“繇”字读音/ 67艺术应当知耻/ 70丰子恺的画/ 72读书是一种“清福” / 74朱熹读“四书”次第说/ 76为学必穷本溯源/ 78孔夫子文武双全/ 80略论杜牧之的诗/ 83

“五伦”与“六经” / 87书法学习与人生修养/ 89“心智”与“事功” / 91也说“天下文章……” / 94“大家”与“名家” / 97无人会 登临意/ 99学然后知不足/ 102抒写人生/ 107

“仁”与“忠恕” / 109谈“书画同源” / 111信造物之在我/ 113诗是贵族 我望而却步/ 115胡适之上当/ 117“正清和”与“儒道释” / 119东西方文化之审美差异/ 121汪辟疆论李商隐诗/ 122

诗歌与书法/ 124杨贵妃跳华尔兹/ 125学者型书法家虞世南———由?虞世南诗文集?到虞世南的书法/ 128吉人之辞/ 131积玉圃记/ 136汉官印?肥城右尉?考/ 138君子“慎言” / 140跟王成纲先生学习集句/ 143

------------⊙卷二 书斋清兴下笔当作千秋想/ 147古本?宋拓十七帖? / 148姚俊卿先生的批语/ 150听启功先生讲书法/ 152大康谈汉篆笔法/ 153治封泥印宜得其神理/ 154书法艺术应当允许有多种风格/ 155

临古要“择善而从” / 156学书当下切实功夫/ 157学书应真、草并重/ 158“内擫”与“外拓” / 159“屋漏痕”与“折钗股” / 161金农隶书?临华山庙碑? / 162习与悟——兼及读帖/ 163

“北齐”与“南邓” / 165习书当耐得寂寞/ 167?辛巳吉祥? / 168眼高手低和取法乎上/ 170与拙夫先生论印/ 172“中锋”与“侧锋” / 174“爱己之钩” / 177蔡襄书法/ 179

写字?书法?书学?书道/ 180“作书勿学时人”新议/ 182结体与用笔散论/ 183法无定法 以意为之/ 184方介堪先生“走刀法”臆测/ 186关于书法的技法要素/ 188学书“四要” / 190结体是书法风格的主要特征/ 192

学楷书当由魏碑入手/ 193入帖与出帖/ 195初学书应悬肘/ 196作书不可用拙力/ 197用心灵感受世界/ 199临帖?练笔/ 201勿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203笔法剩语/ 205谈草书/ 208书画创作应尊重传统审美经验/ 210

书法与绘画/ 212淹贯众有与学宗一家/ 214学书初步/ 216结构与用笔/ 219自题印谱记/ 221篆刻散论/ 222关于行草书的运笔速度/ 223雍正书入晋人格/ 225关于书法三要素的两种不同提法/ 227

?海月风帆?———一件偶然得之的扇面作品/ 228自治名印创作随感/ 230武术与书法/ 232朱光潜书法“四境”说/ 235朱光潜谈“规模法度” / 237?张祖翼经典藏拓系列?赏评/ 239楷书与行草书的关系/ 240

学书要有良师益友/ 242读?白蕉论艺?札记/ 243唐玄宗隶书?纪泰山铭? / 245谈书法之“用墨” / 247“生”与“熟” / 249李刚田先生点评印稿/ 250----------⊙卷三 屐痕萍踪

童年的记忆/ 255生日/ 258第一次见文怀沙先生/ 260“帅云霓而来御” / 263春到茶城/ 266喜欢的一把好壶/ 269“非典”肆虐的日子里/ 272云南腾冲的厕所楹联/ 275发纤秾于简古 寄至味于淡泊/ 277

深秋的法兰克福/ 279巴黎印象/ 285激情慕尼黑/ 294千秋寸草心———?鹿家沟刘氏族谱?编后记/ 299“常想一二” / 304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我所知道的张荣庆先生/ 305东莞奇迹之活力根源——在?东莞九章?新书首发式暨东莞文化高峰论坛

的发言提纲/ 309我的健身观/ 31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走进京华御云斋?后记/ 312山水记忆?品味柳州———在“山水记忆?品味柳州——— 陈玉龙、刘广迎书法篆刻展”暨?走进京华御云斋:刘广迎艺术之旅?新书首发式上的答谢词/ 316

帅云霓而来御:军旅艺术家刘广迎艺术人生管窥/ 319翰墨伴清闲/ 324承上启下 雅俗共赏———在?书画名家报?出版百期专家座谈会上的发言/327我的“御云斋” / 329亦余心之所善兮———军旅书家刘广迎访谈/ 332

手擀面/ 339新浪博客五周年感言/ 340母亲的幽默/ 341寻奥探赜 入古出新———侯向阳章草艺术漫议/ 343庚寅岁杪八友雅集/ 346辛卯新春?北京第一场雪/ 348积健为雄———军旅书法家胡建雄印象/ 350

?人长寿?与肥城“华文石” / 352相交于诗印———为诗人张晨义治印/ 354-----------⊙卷四 吟赏烟霞游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359辛卯除夕感怀/ 360夏日抒怀/ 361陈王台/ 362

笔架山(二首) / 363癸巳仲夏,雨后游园即兴(二首) / 364集唐?感事八章/ 365集唐?呈燕堂翁11 章/ 367养疴九章(外一章) / 370  后记:天上月色能移世界/ 379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