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程组词(程组词组和拼音和部首)
刚看完《分享孩子的智慧》《分享式教育教学实操指南》两本书,再细细琢磨老师们指出的问题,我对自己的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在分享中成为更好的自己——一堂“转转课”引发的思考眉山市第一小学 廖红彦每学期学校每个备课组都要上“转转课”,这学期也不例外,有所不同的是这学期我们都采用分享式教学上课,我自认为在分享式教学的路上还算跟得较快的,于是自信地申请第一个上,我上的是《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听课的老师除了我们年级组的老师,
我还邀请了我们语文分享促进会的同仁,当我上完课后,大家对这堂课的总体评价还行,但还是给我指出了好几个问题,联系刚看完的《分享孩子的智慧一改进教学的建议》《分享式教育教学实操指南》两本书,再细细琢磨老师们指出的问题,我才发现自己的分享式教育理念的确还不够新,分享式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还不彻底。
人们常说:教学中只有呈现问题,并直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有进步,因此我对自己的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一直视出现的问题1分享意识欠缺开课第一环节:我采用的是读题质疑的方式开课,孩子们提出了三个问题:(1)盘古为什么开天地?(
2)盘古怎样开天地?(3)盘古用什么开天地?孩子们提出了问题,我随机把问题板书在黑板上,一个孩子高高举手想来回答问题,我的教学设计是让科代表告诉大家问题放到第二课时来解决,于是小孩无奈地放下了手分享式教学先行者程洁老师觉得既然孩子已经通过了分享准备,能回答提出的问题就应该让孩子回答,为什么非要放到第二课时来解决呢?这样处理很不妥当。
2分享无序, 效率很低第二个环节分享字的音:这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孩子们把本课的的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都写在一块黑板上,然后让孩子们上台分享,可是上台的孩子分享时显得非常无序,每个发言人一会儿在分享会认的字音
,一会儿在分享会写的字音,而且刚分享了的字第二个孩子又来重复分享善思勤研的李亚丽老师指出:我们需要解决的是会认的字的读音,会写的字早就学过了不该混为一谈,还有孩子们对字音的分享秩序混乱,分工不明确,分享很低效,因此再三叮嘱我必须优化步骤,加快节奏。
3介入太早, 没有真正放手第三个环节分享字的形,在这个环节,孩子们还是出现了和分享字音一样的问题分工不明确,分享小组的孩子们没有抓住难字的字形来逐一分享,特别是一个孩子本来想提醒大家书写“竭”时要注意把包子框中的人的一捺变成一点,竖折把人字包在里面时,但是站起来一着急把想表达的意思刚好说反,我马上介入,拿起粉笔给学生示范,没想到程老师认为我的介入太早很不合理。
4小组合作分享不落实第四个环节是分享字的义,我们现在理解字的义就是通过给生字扩词来帮助理解,但是在分享的时候,有的组长为了让别的同学帮忙组词,故意让小组成员说:“撑”我们只能组成“支撑”,谁能帮帮我吗?而教学严谨的梅桂芳老师在聆听小组分享时就发现
孩子的语文书上明明有两个词组“支撑”、“撑伞”梅老师认为孩子们有点为了分享而分享,这样的小组合作不实效5理解词语没有突破难点第五个环节分享词语这个环节,我一开始都是把词语表中所有词语让孩子一股脑儿地写在黑板上,然后由分享小组开火车挨个理解词语。
语文教研组长徐永军老师觉得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解决重点词语,必须进行有效的调整6句子的朗读评价不到位第六个环节分享句子,一开始孩子们上台都是呈现这样的模式:我们小组觉得第几自然段的的第几句话很难,我来给大家读一读。
梅老师指出:句子难?难在哪里?读完课文为什么学生没有进行评议?7分享时语言表达不简洁流畅原本设计的一堂课需要完成的任务是分享字、词、句,还要通读一遍课文并简单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可是长句、难句才刚刚开始分享就下课了,时间都到哪里去了?
听课认真细致的张建英老师帮我找到了原因,科代表的提示语太复杂,组长的过渡语太庸长,每个孩子分享时语言不够简洁流畅,因此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二寻找解决的方法1尊重学生的发言权人的思维单元“问题--思考--
分享”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孩子们能回答的问题就应该尊重孩子的发言权,所以我把他第一个环节进行了调整,当孩子们提出问题以后,我问:上面的问题谁能从文中找到答案吗?我想孩子们一定会争先恐后的捧起书快速找到答案,那一刻我们才能领略到孩子们在课堂中投入的风采。
2重温规则, 分工明确分享式学习虽然是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学习,但是只有在一定的规则下才能真正有效的学习,孩子们在分享字的音和字的形都出现了顺序混乱,看来得重温规则,我们必须把每一个知识点落实到人头,这样的分享才高效,于是我在小组内再一次明确分工:关于字的音:(
1)号平翘舌音(2)号前后鼻音(3)号多音字(4)号特殊音关于字的形:(1)号部首(部首字、新部首、易错部首)(2)号独体字的首笔(变形的笔画)( 3)号易错的笔画(4)号书写提示只有分工明确,合作才有效。
对于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混淆不清,程老师提出一个非常好的建议:把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分两个板块来板书,这样会认的字重点分享字音,让孩子通过三个层次来读,达到人人会认的程度,先带拼音快速读,再去掉拼音分小组读,最后去掉词语开火车读,三个层次、循序渐进的过程体现的非常好,我觉得这样的设计,层次分明、检测落实,操作性极强,于是我如获至宝,赶紧补充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
3学会放手, 静等花开教师的介入什么时候为最好?程老师平静而从容地告诉我,当发现孩子们出现错误时,我们要学会等待,当课堂上出现冷场的现象时,孩子的眼光都会情不自禁的看着老师,如果这个时候你介入学生就有一种依赖心理就不再思考,那这个时候你
要选择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他们,学会“忍”,忍着不说,一直忍着等待,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让他们自己来说出“竭”这个字的笔画到底该注意什么?易错笔画是哪儿?让他们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因为我们以前已经学过了
“喝”,那么学生自然就会把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发现这个字的书写特点,从而真正学会独立思考解决自己的问题通过交流我深深懂得我们每个老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学生,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我们只有真正地放手了,孩子们才能有主人翁意识,才能主动思考问题,才能在思考中学会学习。
4小组合作真听真学真分享我常常告诉孩子们在全班分享的时候,我们一定遵循一个原则:懂了的不再分享,分享的一定是难理解,需要帮助大家解决的问题比如生字中难读的音,难写的形,难扩词的字,难理解的词,难读通的句子。
千万不要为了展示自己而分享可是没有想到还是有小组的同学没有让学习真实发生,我对组长又进行了培训,告诉组长如果同组的同学没有觉得难组词的字就由组长带头开火车扩词一遍就行,这样既完成了字义的理解环节又真实地检测孩子们的扩词情况,这样的分享才真实有效,才让学生能真听真学、真分享。
5 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分享词语也要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而不是遍地开花,孩子们会理解的词语就不讲,我们要学会优化时间,优化学习过程字离不开词,词离不开句,我们要想理解一个词语,必须把词语放到文中的语言环境中去才能理解得更准确,于是我调整如下:首先由台上的同学说出小组难理解词语在哪个自然段的第几句话,台上的同学请大家翻书在找到这个词语勾画出来再读相关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台下同学做好笔记。
比如本文中有一个词语叫“巍峨”,台下的一个孩子觉得难理解,台上的同学说:我能帮你解决,它在第四自然段的第二句话,“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趁着天和地之间不让他们重新合拢”“巍峨”在这里,就是指盘古“
高大雄伟”的意思,这样的理解就非常到位非常落实了6认真倾听, 客观评价分享长句、难句时,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样的句子才是难句呢?我引导孩子们总结出来:句子中四字词语多、生字多、 句子太长很难断句的句子才是难句,那么孩子一上台就应该表达清楚。
譬如:请同学们看到课文的第3自然段第几句话,这句话生字多,句子较长,很难断句,我来试读一下这样有理有据的表达既准确又有说服力,更加引起同学的重视,大家都会仔细聆听你的朗读,争取读好这一句话读完课文一定要学生进行评议,很多孩子为了着急地表现自己,所以沉不下来。
我们就应当引导让每个孩子认真倾听,卡耐基曾经说过:如果希望成为一个善于谈话的人,那就先做一个愿意倾听的人吧课堂上会倾听的孩子才会学习,只有认真倾听了同学的朗读,这样才会发现同学读得是否正确、是否流畅、是否有感情等等。
对同学朗读评价之后才能真正帮助大家提高朗读水平于是我调整后如下:首先由台上同学说:“ 我们小组觉得较难读的句子有第几自然的第几句,我来试读一下”这时台下同学就应该勾画句子并划出节奏,台上同学读完,台下同学进行客观评议,最后齐读句子。
这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生真实有效的学习过程才是真正的教育7优化语言, 节约时间课堂上孩子们的语言要规范,说话干净利落,这样既节约时间又培养了孩子准确表达的能力我把科代表的提示语和组长的语言,以及上台分享的发言人语言都进行了反复的调整。
科代表开课:(1)同学们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2)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3)你能简单回答以上问题吗?(4)接下来4人小组交流字、词、句组长在小组中组织:(1)谁来把生字准确地读一遍(2)。
哪些字音需要注意?(3)哪些字的字形比较难?(4)哪些字比较难组词?如果没有就开火车口头扩词一遍学习字音开言人:(1)大家请看“撑”个字,它是翘舌音,大家齐读两遍(2)大家快速自读词语,老师擦掉音节你还能读吗?(3)大家快速自读,老师擦掉词组你还能读吗?每一个环节台上同学分享完毕,台下同学随时。
补充,交流顺畅了,分享的面更广了,每个同学都得到了展示的机会,思维碰撞更激烈了,这样的分享既节约时间也更有实效了三教学感悟一个老师,你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
“问题—思考—分享”分享式教学是最接近教育本质的教学,分享式课堂是最开放最包容的课堂,是充满情怀有温度的课堂感谢同仁们给我提出的宝贵意见,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我们的课堂,一起建立规则、一起学会质疑、学会思考、学会分享、学会评价。
……在分享中不断完善,不断前行,在分享中快乐学习,在分享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寻找能解放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寻找能顺应孩子天性的教育教学方式!寻找能完善思维结构的教育教学方式!寻找能适应创新社会的教育教学方式!探索路上,期待有您!详细见《分享式教育教学丛书》第一辑,购书网址:。
第二辑《分享式教学实操指南》(释疑篇、案例篇),可联系衡老师:18010550119(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