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早知道越好三都赋(三都赋全文朗读)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3-12-25

古代文人厕所那些事儿~

越早知道越好三都赋(三都赋全文朗读)

 

   看书读报养成一个习惯,看见看到好句子或者有趣的内容就会摘抄下来,是报纸就直接剪下来收藏起来,贴在废纸上,整理成册,家里有好大几本这几天翻到这些18年前的剪报,看到一篇有趣有味的文章《厕上文事》,忍不住分享给大家。

这可是我照着旧报纸上面内容一个字一个字的敲出来的,内容如下:

我收藏的《厕上文事》剪报 中国文化人的书香精神,有时是在茅厕里体现出的乍听这有点匪夷所思,实则平平常常    晋代文学家左思的名作《三都赋》,有不少词句就是在厕所里写的古书记载,左思“少博览文史,欲作《三都赋》……遂构思十稔,门庭藩溷(hùn),皆著纸笔,遇得一句即疏之”。

(三都赋序》李善注引臧荣绪《晋书》)藩溷,就是厕所左思为了把随时想到的词句记下来,便在厕所里准备了纸笔,一有灵感,便书之纸上如此便有了文学史上的名篇《三都赋》明代有个幽默的文人写了一幅对联,悬之茅厕:“莫道轮回输五谷;可储笔札赋三都。

”下联说的就是左思在厕所里写《三都赋》的事我们今天读着那令人齿颊生香的《三都赋》,可不应该忘记左思在厕所中下的苦功呀!

洛阳纸贵的《三都赋》    宋代有三位有名的文化人,也是曾在厕所里用过读书著文的功夫的    一位叫钱惟演应保他常对同僚们说起自己的读书生活:“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欧阳修《归田录》卷二)

他根据坐、卧和上厕的不同特点,来分配不同的阅读内容,很有点“读书运筹学”的味道。上厕所读的是“小辞”,小辞指词曲,是优美轻松的简短文字,盖因如厕时间短,厕中又无书斋设施,故不宜读大部头的高文典册。

《欧阳文忠公文集》    另一位叫宋绶他“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欧阳修《归田录》卷二)他不仅仅是以目看书,而且高声朗读,书声达于厕外,人们一听便知道这是宋绶在厕所里用功呢厕上讽诵,会受到溷气污染,以今天的卫生观点看,是不大合于卫生之道的,但也正是由此中可见宋绶笃学苦读的精神。

大文豪欧阳修    还有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欧阳修对友人说起自己的写作生涯时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原来这位文学大家的传世鸿文,竟有不少在厕所里写的。

何以要在厕所里著文呢?欧阳修自谓:“盖惟此(三上)尤可以属思尔”属思,即集中思想构思欧阳修觉得,在马上、枕上、厕上构思文章,没有杂事干扰,最易于集中思绪,写出好文章“属思”云云,似乎也透出这样一个信息:欧阳修所说的于“三上”著文,主要指的是在“三上”构思,并不一定像左思那样,铺开纸笔,大书一番。

欧阳修就是靠着这“三上”精神,成了一代文学巨匠,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财富    在茅厕中读书著文,看似有点不雅,实则是大俗大雅从左思到欧阳修,都没有把在厕上读书著文看作不雅,相反,像钱惟演、欧阳修,还向世人昭示着自己的“厕上读书经”。

这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雅俗观—读破万卷书,便是雅,浅薄无知,才是俗《北京晚报》-庄亭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