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麦西来甫(麦西来甫什么意思)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1-11

来到哈密,看到巍峨的天山、苍茫的戈壁清新的巴里坤草原,如果您还有烦恼、有浮躁,那么,我告诉您:您可能需要跳一场“麦西来甫”因!

真没想到麦西来甫(麦西来甫什么意思)

 

朋友!来到哈密,看到巍峨的天山、苍茫的戈壁清新的巴里坤草原,如果您还有烦恼、有浮躁,那么,我告诉您:您可能需要跳一场“麦西来甫”

因!为!没有什么不开心是一场“麦西来甫”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来两场!

“麦西来甫”,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聚会”在节假日里、丰收之后、婚礼上,在一切人们高兴的时候,人们聚集在一起,享用丰盛的瓜果美食,可以唱、可以跳、还可以朗诵诗歌、对毕依提(一种双行诗)、猜谜、说笑话等简而言之,一场“麦西来甫”就相当于一场集聚餐、娱乐、教育为一体的文娱晚会。

‍“麦西来甫”的种类繁多仅流行于哈密市域的“麦西来甫”就有“阔克麦西来甫”“米丽斯麦西来甫”“卡尔麦西来甫”“春天麦西来甫”“巴拉瓦提交(桑葚)麦西来甫”……

多不多?懵了没有?

赶紧往下看吧!

哈密市域“麦西来甫”以“阔克麦西来甫”和“米丽斯麦西来甫”最为出名。

阔克麦西来甫,俗称为青苗麦西来甫。秋收结束了,严冬来临,生活在农村或半农半牧区域的维吾尔族群众经常举办“阔克麦西来甫”。

家家户户要为“麦西来甫”培育青苗发起者将一些麦种分种在2只碗(或葫芦)里,待长出幼苗,用一棍红绸条轻轻地束住幼苗,用红纸剪一对公鸡、母鸡面对面地插在麦苗中间,把苞米花去掉苞米皮插于野刺上(象征白雪皑皑)围在麦苗周围,再将麦苗盘放于一个大托盘中,周围摆上葡萄干、杏干等9个干果盘,盘子用薄绸头巾罩住。

一切准备就绪后就可能邀请亲朋参加“阔克麦西来甫”了。“阔西麦西来甫”的东道主一般来说要宰羊待客,也可量力而行地为客人准备饭食。在天山、西山等偏僻山区,有时还要用葫芦盛酒供客人饮用,甚至长者也不例外。

夜幕降临后,受邀的男女老少身着盛装来到主人家,民间艺人手持哈密艾捷克弹奏起木卡姆序曲(散板序曲),由2至3人合唱散板序曲1至2段后,手鼓开始有节奏地响起,笛子、哈密热瓦甫等乐器随后响起,参与者齐声高唱哈密木卡姆中的歌曲,主人则起立手托盛有青苗的大托盘边舞边唱。

东道主唱完后,将托盘双手递给选中的人,接盘者躬身行礼,他将是下次举办“阔克麦西来甫”的东道主大家高喊“谢谢”,然后东道主和接盘者再次抚胸施礼,邀请大家跳舞;此时,圆圈里出现2至4位舞者,各持绢花邀请对舞的人,一般是男请女(或女请男),当被邀请者起身跳起来时,鼓声和乐声便格外响亮,助兴者不时高呼“加油”。

接着,入场的舞者越来越多,大家自由组合,未婚男女互表爱慕之情,挚亲好友畅叙往日友谊,积怨者重归于好,误解者重拾友谊……热烈欢腾的气氛一直延续至半夜,最后跳起诙谐风趣的“那孜尔库姆”舞蹈。

“阔克麦西来甫”的舞蹈动作具有独特的哈密地方特色,脚步动作多见于踏步。最常见的步伐是走两步,起步脚踮两次,节奏加快时,走四步,起步脚第五步踮地,同时身体微微颠动。

“阔克麦西来甫”就这样一户户传递举行下去,直到春播前,最后一户东道主将青苗献给来年第一位东道主。‍

哈密维吾尔族群众在婚礼、孩子出生、满月等喜庆活动迎接贵宾时也要举行“麦西来甫”,这种“麦西来甫”通称“米丽斯麦西来甫”。

晚会开始时,由乐器演奏开始,一人手持鲜花或绢花邀请一人上场,互相行鞠躬礼、交换位置3次后,持花者将花交给对方下场,后者继续邀请,方法同前,若受邀人不答应而起步跳舞,另一人便随之而跳,舞时可长可短,停止后复行礼3次,前者退下,后者继续邀请……

直到最后阶段,持花者不再邀请一人,而是请了在场人员,大家便都起身。此时,鼓手也变成一手持鼓,一手猛击鼓,大家越跳越快,歌者也越唱越大声,全场达到了狂欢。

卡尔,维吾尔语,意为瑞雪每年冬季来临,第一场雪下过后,便要举行“卡尔麦西来甫”活动举行前,有一位热情凑趣的人将1块噶拉哈尔(羊前腿小关节骨)悄悄放在他所到人家里一个不易被发现的地方若被主人发现并当场抓住,则凑趣者须自己举办麦西来甫;若主人未发现,凑趣者出门后便大声欢呼,主人必须举办晚会。

不管何种“麦西来甫”没有演员和观众的区分,无论是远道而来的客人还是东道主自己,人人都是参与者。

来吧!远方朋友!来哈密参与一次“麦西来甫”吧!

只有身临其境地跳起来您才感受到快乐会像燎原的星火一样迅速扩散传播到每一个人的脸上和心里。

一支舞,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也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文: 哈密市委宣传部图:曹新加

来源:哈密发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