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满干货千军万马避白袍(千军万马避白袍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在我国古代,那个短兵相接的冷兵器时代,出现了很多勇猛的优秀将领。而且在古人之间还流传着一句话“千
在我国古代,那个短兵相接的冷兵器时代,出现了很多勇猛的优秀将领而且在古人之间还流传着一句话“千军万马避白袍”,一个白袍将军竟能让千军万马都为之恐惧,这个白袍将军究竟是谁 在《梁书陈庆之列传》中有这么一句话描写陈庆之:“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此人究竟有何能耐,竟能让人如此描述史书中几乎没有对陈庆之的记载,只是在后来萧衍曾写过赞美他的话语:“本非将种,又非豪家”从这句话我们能看出来,陈庆之既不是将门世家,也不是豪门世家,他只是一个出身贫寒的穷小子。
陈庆之(484年——539年),字子云,汉族,义兴国山(今中国江苏省宜兴市)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后为武威将军,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深得众心中国古代,尤其是晋后隋前那段时间,庶族(下级地主或者读书人)和士族(高级地主或者读书人)之间的分界线是相当严格的,而陈庆之的出身不太好。
可见,陈庆之应是寒门出身,而他就是从皇帝的随从一步步做到了武威将军 家庭条件不怎么好的陈庆之,虽然留在了皇帝身边,却长年不得重用说来也奇怪,谁曾想到后来叱咤疆场的陈将军,在年少时期,身体羸弱,而且他的武艺很差:“射不穿孔,马非所便”,所以他的前半生大概在四十岁之前, 都是陪着皇帝整日游手好闲,经常干的事情就是陪皇帝下棋,陈庆之这个人不仅长得斯文,他对人也很恭敬,性格谨慎,每次奉诏都要沐浴更衣,而且生活极其朴素,基本没有私生活,是个中规中矩的老实人。
皇帝就喜欢陈庆之的老实憨厚,二十几年下棋都和陈庆之下,据说,高祖喜好下棋,经常和人通宵达旦地下,和他下棋的一干人都疲乏得不行,只有陈庆之不睡,随时随地,一召唤他,便即刻陪皇帝下棋,深得皇帝的喜爱就在大家包括陈庆之自己也认为,他的人生就应该这样了,直到公元525年的一场战事,彻底改写了陈庆之的命运。
当时,北魏徐州刺史发动叛乱,败退后准备前往彭城投靠南梁为了歼灭叛贼,梁武帝当即任命陈庆之为武威将军,与胡龙牙、成景俊一同带兵前往镇压叛贼,防止其投靠南梁陈庆之心心念念的事终于成真,这让他十分激动。
他仅带兵7000余人就北上进攻拥有2万人马的叛军从兵力上看,陈庆之必败无疑,可陈庆之怎么可能会放弃这个建立战功的好机会,在战场上身先士卒,一人一马冲进叛军大营,连续挑飞四五个叛军士兵手下的士兵被陈庆之所感染,士气大增,个个勇往直前,以一敌十。
最终,叛军被打的四散而逃,陈庆之也带领军队直取叛军大本营 之后,陈庆之与大部队会合,在后来的每次战斗中,陈庆之每次亲率军队,身先士卒,能有如此骁勇善战的将军,手下的士兵自然信心百倍,士气大增陈庆之就这样一口气连下52座城池,一战成名,从此名动天下。
战后被梁武帝萧衍赐爵关中侯,在此次战事中,陈庆之就是一席白袍 后来,北魏又发生内乱,为镇压叛乱,陈庆之再次亲率七千轻骑前往,大部队跟随其后战场上,陈庆之亲自为战士们擂鼓呐喊,士兵看到了深受鼓舞,面对敌人时毫不畏惧,奋勇杀敌,迅速拿下了荥阳城。
后来,陈庆之再次上演以少胜多他亲率3000轻骑冲进叛军近20万人的军队,瞬间将其阵型冲散,配合主力部队一点点吃掉了这20万大军
之后,洛阳城中的百姓一提到陈庆之都面露恐惧,完全被陈庆之的英勇表现所震惊,慢慢就有了“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这句话。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