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分享无病到天年(无病到天年路志正pdf下载)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2-11

1大爱无疆。路志正先生1920年出生,2023年去世,享年103岁,是我国医学界公认的寿星。路志正先生被誉为“杂病圣手”,他2009年入选首届国

干货分享无病到天年(无病到天年路志正pdf下载)

 

1大爱无疆路志正先生1920年出生,2023年去世,享年103岁,是我国医学界公认的寿星路志正先生被誉为“杂病圣手”,他2009年入选首届国医大师,完全是实至名归他19岁开始自己的医疗生涯,直到去世,一生悬壶济世,堪称楷模。

探讨一下他的养生秘诀,也是很有趣的事情,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有所收获。路志正先生认为,医生神圣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妙手回春,给患者消除身体上的痛苦。

在这个神圣的职业里,熔铸的是大爱无疆,医者仁心大爱无疆,讲得是奉献,心底无私天地宽,助人为乐福寿康为患者解除痛苦,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大爱,就像一轮太阳,温暖了别人,照亮了天地,创造了价值,也给自己带来莫大的幸福,这是对生命最好的诠释。

一个拥有大爱仁心的人,精神世界永远春光明媚,生机盎然,获得健康长寿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2养心为上俗话说,千保健万保健,心态平衡是关键路志正先生指出,养生的第一要素就是保持心态平衡,然后与人为善孔子说“仁者寿,乐则康”说到底,讲得也是心态保持一颗仁爱之心,自己的精神世界春和景明,其乐融融,也是给健康的“最佳环境”。

有人说,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成败。有人说,心态决定未来,心态决定命运。这些,都是很有道理的。

一个人如果能够保持一颗乐观的心,凡事能够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看得透,烦恼自然销声匿迹,痛苦也会不知所踪这样的人总是开开心心,高高兴兴,每一天都充满活力,勃勃生机心态好,一切都好;心情好,百岁不老;心眼好,春风在抱。

这就是养心的精髓所在。老子说的“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也是要人正心诚意,与人为善。让别人开心,让自己高兴,身处在这样的环境里,身心舒畅,益寿延年。

3与时俱进古人云:至乐莫如读书多年以来,路志正先生养成一个习惯:读书从年轻时代,到鲐背之年,再到期颐之年,每天阅读是他的“必修课”,雷打不动他曾经这样说,如果一天不读书,就会感觉像缺了点什么似的孔子说过,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经典书籍,往往都是常读常新的,让人受益无穷;新出的刊物,代表了新锐的思想观点,读来让人备受启发。

路志正先生认为,读书不仅可以让人心静如水,忘掉诸多烦恼;还能够让人气定神安,保持肌体的平衡状态,远离疾病的袭扰路志正先生曾经风趣地说,不读书不看报,感觉生活没味道对于医学经典作品,很多章节他都能够倒背如流,比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等。

流水行云,出口成诵,形成自然记忆。每每浅吟低诵,犹如在唐诗宋词之间穿梭,情趣盎然,回味无穷。

4凡事有度《易经》上说,凡事有度,过则为灾路志正先生的养生体系里,有一个著名的 “三不过”原则第一,饮食不过路志正先生认为,适量饮食的健康的基础吃得杂一点比较好;吃到七分饱比较好;细嚼慢咽比较好;粗粮细粮合理搭配,做到营养均衡比较好。

少吃大鱼大肉,不要大快朵颐,务必做到少盐少油少糖第二,穿衣不过穿衣服避免“三太”,太厚,太薄,太紧绷以宽松舒适为原则太紧,会堵塞身上的阳气生发;太薄,则容易疏泄阳气,太厚,让人变得臃肿不容易活动总而言之,能够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是保养健康的重要原则。

第三,运动不过。这一点很好理解,运动要适当适量适可而止,量,不能不遗余力,酣畅淋漓。花甲之年过后,路志正先生更喜欢散步、打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运动项目,不疾不徐,舒适惬意,养身养心,并行不悖。

5生活规律巴尔扎克说,有规律的生活,原本就是健康的秘密所在规律生活包括,作息规律,饮食规律,生活规律,工作规律,情绪规律俗话说,早睡早起身体好,熬夜赖床疾病多吃饭定时定量,工作有条不紊,生活张弛有度,情绪保持稳定,这些就是健康的标配。

路志正先生指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要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做到忙而不乱,扎扎实实我们常说,好习惯造健康,坏习惯造疾病好习惯,指的就是有规律的生活一个人得病,80%都跟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有人焦虑紧张,有人急躁易怒,有人忧心忡忡,有人暗气暗憋……这些,都是疾病的罪魁祸首。

6阴阳平衡《道德经》里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医解析健康是这样的:经络通,为健;气血足,为康阴平阳秘,气血畅通,内外平衡,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暮年,路志正先生退而不休,继续发挥余热他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编纂成册,先后出版了多部中医养生专著,其中《无病到天年》系列,最为畅销。

因为作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切内容详实,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收获拥趸无数路志正先生认为,中医养生精髓,讲究的是动静结合,内外双修,形神合一比如,生命在于运动,但也要适当适度,不可“用力过猛”;人要安静修心,以静养神,但也不能一动不动。

用脑时间长了,要结合一些体力上的活动,比如做做家务,散散步,修剪花草树木,逛逛街,购购物,都是不错的调节。脑体结合,适当调节,让生活更有趣味,让健康相依相伴,不离不弃。#文章首发挑战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