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告诉别人蒋经国传(蒋经国传江南读后感)
选择此书的主要原因源于一句古话“为官要学曾国藩,为商要学胡雪岩”,当得知毛主席年轻时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更是推崇曾国藩,据说蒋
选择此书的主要原因源于一句古话“为官要学曾国藩,为商要学胡雪岩”,当得知毛主席年轻时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更是推崇曾国藩,据说蒋介石枕边只放了两本书,一本是《圣经》,一本就是《曾国藩家书》。
治理军队更是把曾国藩奉为终生学习的楷模,在其任黄埔军校校长时,就把《曾胡兵书》列为必修课目他还经常向儿子蒋经国讲述他学习曾国藩的心得体会,一再叮嘱蒋经国要终生学习研究《曾国藩家书》由此可见曾国藩的思想、功绩、著作对于后人的影响。
曾国藩故居 首先让我感兴趣的是曾国藩例外一个名字曾涤生,查阅后知道曾国藩自己改为此名的用意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曾国藩此后的一生,更是时时刻刻反省自己,洗涤自己的缺点、恶习,换来的是好习惯的养成和事业有成。
阅读此书,开始为年少时的曾国藩捏了把汗,少时曾国藩可谓是一个笨小孩,不管是去他家偷东西的小偷还是自己的老师,都对他的智商感到头疼确实曾国藩年少时很笨,但是他非常的用功,通常是通宵达旦,正是这种不怕苦不怕累、持之以恒的精神让他成为即孔孟以来最重要的儒学大师,他的成功我认为可以靠两个字,一个是恒;一个是省。
恒字在于他写日记坚持了一生,自己制定的12条军规更是坚持了一生,难得啊!可以说曾国藩坚持写日记和对12条军规的坚持不懈已经慢慢的融入到了他的生活之中,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了而省字更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中的原因。
曾国藩曾经也是一个凡夫俗子,他在失意的时候跳过河,得意之时羞辱过自己的老师,戒烟时更是反反复复没有决心,这就是他凡夫俗子的表现和写照但是曾国藩却能够遵从自己老祖宗曾参的话“吾日三省吾身”每日写日记都可以体现出自己的得失,正是他这种自省,为他日后的成功铺就了一层层的台阶,每一次的反省都为自己的成功累计了砝码,成为一代大儒。
曾国藩的日课十二条: 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主要说的是自己要心中有信仰让自己有信仰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读书,曾国藩认为读书主要的作用有二,第一就是树立自己的德行,让自己韬光养晦,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就是得到自己立命的本领。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片刻,来复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静坐的目的就是自省吾身,反省自己,让自己的思想得到正确的指引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样的话我估计曾国藩早就领会的到,早起读书,刻苦用功,如果长时间的沾恋在床,我认为对于自己的身心都是有害的,能够胡思乱想,容易减少自己的斗志。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都是徇外为人)读书时,在看完第一本书之前,从来不看第二本书东翻西阅只会让自己对此书更加陌生,不如熟知此书之后,进入下一本的阅读 五、读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曾国藩在年轻的时候有一件趣事,自己去京考试失利以后去了江苏,遇到世叔,借得一百两银子,在南京买了一套二十三史,当时还没有清史稿,所以只有二十三史,回到家以后他父亲没有责备他,而是让他好好阅读,自己愿意偿还债务,曾国藩很感动决心好好阅读,这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读史可以知兴衰,可以以史为镜,学习经验和教训。
六、谨言(刻刻留心),凡是说话评论,都要三思而后行,每每讲话时一定要想想如何才能说服别人,如何才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等等)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主要的就是从自己的好友那里学习如何修身养性,让自己更好的韬光养晦,让自己更加有气场和稳重。
八、保身(节劳、节饮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注重身体才能够有一个很好的未来,学会节制,让自己处于一个很好的状态 九、日知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还是关于写日记的,记录自己对德行。
学问、经济、艺术的学习和感受 十、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曾国藩是学习儒家八股文的,对于诗文的创作是很有必要的 十一、作字(早饭后作字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每日早饭后练习写字,不管什么时候写字,对于每一个字都要像练字一样对待。
十二、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每天夜晚都不出门,容易消耗自己的精气神,对自己的修身养性和明日的工作多少都有些影响 以上的十二条军规没有什么,但是如何能够坚持不懈的完成,形成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就是不易啊。
丘吉尔在一次关于如何成功的演讲会上,只说了六个字“坚持,坚持,坚持”就下去了人人都知道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是成功的最好方法,但是谁能够真正的做到,谁就是真正的赢家 曾国藩对家里的书信是后来李翰章和李鸿章整理的,里面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四个兄弟的教导,还有给父母、妻儿的,都是叮嘱,教育,曾国藩最自己的评价是自己无愧于自己的兄弟们。
可见曾国藩对于自己的兄弟们下了多大的功夫曾国藩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堪称经典,而且自己的孩子都以成才,有人把《曾国藩家书》和《朱子家训》齐名,也是现代对于富二代教育的宝典,我认为《曾国藩家书》对于政治家来说,看到了如何为官为政;对于文学家来说,看到了文学的经典;对于家庭方面,看到了家庭的和睦相处和家教的典范。
我认为特别是在修身和治家方面俗话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国藩在修身的同时更关注的就是齐家,对于家庭的兴衰对于曾国藩来说那是至关重要的,曾国藩说“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岁世家官族 必败”,蒋介石和毛主席都时常翻看此书,作为自己为人处世和家庭治理的法则。
曾国藩在人生信条上以“不为圣人,则为禽兽”;治军上达到了“天下无湘不成军”的说法;居官上更是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奉承“德以满而损,福以骄而减”的法则;功劳上以“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成为了人人爱戴的一名大儒、官员,在清朝以重满人轻汉人的时代,曾国藩居然做到了一品大员,平定太平天国、举办洋务运动、立功、立德、立言方面,可谓千古难寻之人,将永远为世人称赞,值得称赞的是詹天佑也是曾国藩派到海外留学的。
读完此书,越发对曾国藩敬重和佩服,学习他老人家需要一生去钻研,通过学习联系到个人做好本职工作,首先就要修身,只有抓好根本,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工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