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了吗值得看的书(万维钢最值得看的书)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3-03

万维钢,科学作家,“得到”APP《精英日课》专栏作者书单有三种列法。一种是写给自己的记录和总结,一种是通过书单展示自己的读书品味和观点取向,一种

学会了吗值得看的书(万维钢最值得看的书)

 

万维钢,科学作家,“得到”APP《精英日课》专栏作者(作者供图/图)书单有三种列法一种是写给自己的记录和总结,一种是通过书单展示自己的读书品味和观点取向,一种是真诚地为读者推荐几本好书这个书单是真诚的推荐。

一本好书可以是有趣的,有用的,或者是某个重要议题的提醒,但都应该是写给读者的取悦读者不等于媚俗,更不是罪过脱离读者自说自话是不会写书,而且通常作者本人根本没把这个议题想明白议题重要、研究有料、思路清晰、笔法有创造性,一本书才能好看。

现在好书太多,我们没有义务把时间浪费在不好看的书上2018年出版的新书中,我读过的,下面这八本不会辜负你排名顺序按照阅读速度从快到慢:《道门法则》八宝饭著,起点中文网,正在连载《道门法则》,八宝饭著,起点中文网,正在连载。

(资料图/图)这是一本网络小说它的故事完全符合寻常网络小说的套路,也就是“攻略”式:奇遇、任务、打怪、拿经验值升级、开新地图、慢慢揭示世界观网络小说是这一代中国人的重大文化成就,我们很可能已经找到了给读者制造爽感的终极公式。

《延禧攻略》为什么能成为2018年全球搜索量排名第一的电视剧,就因为它符合这个公式读网络小说不是为了文学欣赏,而是为了“爽”但是,因为这个公式已经是如此地纯熟,有些高水平的作者和读者会以这个公式为“钉子”,在上面“挂”一些思想性知识性的东西。

就好像大仲马说历史是他挂小说的钉子,只不过现在小说是钉子试想,如果我们通过读一部网络小说,一边爽一边学会了微积分和复变函数,那岂不是寓教于乐吗?《道门法则》的主人公穿越到某个时空的大明嘉靖年间,发现这个时空的灵气浓郁,有很多人在修仙,而且修仙的道士们成了大明的组织和领导力量。

道门的运作方式十分现代化,从下到下既讲原则又讲政治,手段微妙而耐人寻味主人公上辈子是科员,拥有丰富的机关工作经验,加入道门之后如鱼得水,跟上下各方都有良好的关系这些设定,使得小说在寻常的斗法、谍战、商战爽感之外,还给读者提供了官场话语的爽点。

《对话:有关宇宙本性的交谈》The Dialogues: Conversat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the Universe, Clifford V. Johnson, The MIT Press.

《对话:有关宇宙本性的交谈》(资料图/图)这是一本漫画书,但不是日本那种漫画严格地说这种书叫做“graphic novel”,有时候被翻译成“视觉文学”或者“图画小说”这是一种严肃的艺术形式,可用于表达没有爽点的严肃思想。

我曾经读过数理逻辑、经济学和民主政治题材的图画小说这本书讲的是现代物理学,用意是科普,但可不是那种儿童式的甜味科普全书通过几个年轻人的对话,探讨了现代物理学对宇宙的理解书中不但有相对论和麦克斯韦方程组,而且还有规范场论和杨-米尔斯方程——但是别害怕,书是给大众读者看的,方程都只是偶尔出镜。

书的开本挺大,还挺厚,做工精致拿在手里沉甸甸,放在桌上能占地方,适合居家和咖啡馆摆设《超越曲棍球杆的战略》Strategy Beyond the Hockey Stick: People, Probabilities, and Big Moves to Beat the Odds,Chris Bradley, Martin Hirt and Sven Smit, Wiley.。

《超越曲棍球杆的战略》(资料图/图)此书最早是麦肯锡的一份商业研究报告研究者分析了两千家公司的大数据,告诉我们公司战略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企业管理这个学问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用不上的,但是我推荐这本书不是因为什么管理学,而是因为这份报告具有通用价值,能激发我们思考。

说得严重一点,这可能是第一次,有人通过科学方法,说明“战略”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以前人们只是泛泛地谈论战略想起来了,偶尔出个把主意,说这是“战略决策”,实际大部分时间都是浑浑噩噩地惯性前进而这本书的思路清晰,告诉你怎么系统化地设计、选择和应用战略。

战略不是三十六计、不是寓言故事;革新不是拍脑袋,也不是万不得已了来一次战略是一门科学理解了战略科学,就不用一惊一乍地感叹了,该做什么自然就做什么《直觉泵和其他思考工具》[美]丹尼尔·丹尼特著, 冯文婧、傅金岳、徐韬 译,浙江教育出版社

《直觉泵和其他思考工具》,[美]丹尼尔·丹尼特著, 冯文婧、傅金岳、徐韬 译,浙江教育出版社(资料图/图)终于出中文版了丹内特是活着的最著名的几个哲学家之一,他专门思考意识、生命、人工智能这些科学一时半会儿回答不了、需要靠哲学思辨帮忙的大问题,这本书是他写给初学者的礼物。

你可以把它当做“成语典故合集”,或者“思考三十六计”,学习书中列举的各种思辨套路内容很好看,自带一种好不浮躁的趣味性把这本书啃下来,你会变聪明《利益攸关:日常生活中隐藏的不对称性》Skin in the Game: Hidden Asymmetries in Daily Life,Nassim Nicholas Taleb,Random House.

《利益攸关:日常生活中隐藏的不对称性》(视觉中国/图)塔勒布想必是你熟悉的作者,他写过《黑天鹅》和《反脆弱》他是个统计学家、学者和哲学作家,在纽约大学有教职,而且还曾经是个金融交易员塔勒布的名字总是跟“不确定性”联系在一起,可以说现在不管谁想谈论“随机性”这个话题,都不得不引用他。

我非常喜欢塔勒布的文笔,有一种古典美,在英文畅销书里绝对不俗《利益攸关》一如既往地有思想,但我觉得读这本书主要读的是塔勒布的反精英气质——用他本人的话说叫“智识勇气”简单地说,就是知识精英一说什么事儿都头头是道,可是承担风险的都是别人。

塔勒布显然看不起美国的自由派知识分子——也就是国内常说的“白左”,但他不是像群众代表那样说实实在在“常识”,也不是强行讲笑话调侃塔勒布的方法是居高临下,用古罗马古希腊先贤 + 现代数学家物理学家这个级别的智能进行打击。

比如说,经济学家皮凯蒂写了本《21世纪资本论》,塔勒布不需要跟他比“理念”,他跟人合作了两篇统计学论文,证明皮凯蒂的立论犯了数学上的错误语言学家平克有本书叫《人性中的善良天使》说我们这个世界越来越好,塔勒布写论文证明平克因为有心理学偏误,犯了统计学的错误。

《西方的自杀》Suicide of the West: How the Rebirth of Tribalism, Populism, Nationalism, and Identity Politics is Destroying American Democracy,Jonah Goldberg,Crown Forum.

《西方的自杀》(资料图/图)比尔·盖茨说史蒂芬·平克的《当下的启蒙》是他“平生最喜爱的书籍”,我认为这是一次个人形象公关我不相信有哪个读书人平生最喜爱的是一本描述“xx运动以来的伟大成就”的献礼书平克谈论启蒙运动就如同小学老师的陈词滥调——这是伟大的时代!一切美好就这样发生了,让我们以梦为马,不负年华。

如果你真想理解启蒙运动,名望比平克低一个数量级的政治评论作家戈德堡的《西方的自杀》才是正确的选择这本书的研究水准、对历史的挖掘、对当今各路思想的总结深度都远超平克,是一本“够意思”的著作简单地说,戈德堡认为愚昧无知党同伐异更符合人性,而启蒙运动和资本主义都是不自然的东西,它们居然就发生了,纯属是一个幸运的巧合。

人性需要启蒙,民智需要“开”,现代世界的好东西才能保住而展望未来,戈德堡并不乐观洛克、卢梭、霍布斯、韦伯……,戈德堡会带你使用21世纪学者的眼光,去俯视那些“启蒙运动以来伟大思想家”的思想《生命3.0: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进化与重生》

[美]迈克斯·泰格马克著,汪婕舒译,浙江教育出版社《生命3.0: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进化与重生》,[美]迈克斯·泰格马克著,汪婕舒译,浙江教育出版社(资料图/图)在所有谈论人工智能的书中,这一本应该是尺度最广、视角最高的。

泰格马克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一线物理学家,他继承了物理学家爱思考大问题的光荣传统这本书谈论意识科学、计算机科学和物理学最新知识,以此推断将来人工智能会怎样左右人类的命运虽然是预测未来,作者也没有闭门造车,他考察了当今所有主流的思想,而且还很爱交际,跟各路牛人谈笑风生。

如果你喜欢有关未来的脑洞,别听科幻小说作家的,应该读这本书《为什么:因果关系的新科学》The Book of Why: The New Science of Cause and Effect,Judea Pearl and Dana Mackenzie,Basic Books.

《为什么:因果关系的新科学》(资料图/图)这本书是对你智力的挑战这不是一本科普书81岁的计算机科学家和哲学家朱迪亚·珀尔,用平生的研究,告诉我们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太低级,高级的做法应该是什么我刚才对泰格马克的吹捧有点过了,事实上珀尔这本书对人工智能的见识,不论技术层次还是哲学层次,都是泰格马克未能覆盖的。

Twitter 上最近流行一句俏皮话,说“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有什么区别呢?如果这个东西是用 Python 编程语言写的,那就叫“机器学习”;如果是用 PowerPoint 写的,那就叫“人工智能”。

换句话说,现在所谓的人工智能技术,基本上都是基于大数据的统计分析模型,并不是真正的智能但是珀尔有句名言:“数据是深度愚蠢的”珀尔说我们得教会计算机因果关系而这就引出了从统计学到哲学的一系列问题,比如说,难道真的有因果关系吗?这本书告诉我们现代研究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一个特别巧妙的办法——我们可以既使用因果关系,又无需直面因果关系。

我低估了这本书的难度,在专栏里做了连载的讲解,很多读者表示听着有点痛苦——但是值得听珀尔自己也知道他的理论技术性太强,还特意找了一个科学作家帮着写,他们尽力了,但仍然很难如果你想锻炼大脑,这本书能让你锻炼大脑,还能让你顺便学到最新的思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