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满满快乐的三人世界(快乐的三人世界作文,的评语)
辽宁省散文学会和《沈阳日报》联合开展《家在沈阳》活动,卓有成效。学会近期陆续推出一些征文作品,引导大家评议,收到了提高征文质量,活跃大家思想,促
三人评议一篇征文辽宁省散文学会和《沈阳日报》联合开展《家在沈阳》活动,卓有成效学会近期陆续推出一些征文作品,引导大家评议,收到了提高征文质量,活跃大家思想,促进散文创作的综合效益这里,将老战友李国选,张夫老师和我对征文《蜗居变舒居,幸福来敲门》的评议意见,与亲友们分享。
李国选:拜读《蜗居变舒居,幸福来敲门》,作者文笔功力不浅,文词精到优美研讨这类赞美家乡的征文写作,觉得题材底蕴可待进一步挖掘:一是文章的思想性和地域特点毋庸讳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时代,沈阳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百姓生活福祉有目共睹,作者用自家三次乔迁的体验为这种巨变做了证明。
然而发展和变化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沈阳市历任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拼搏奋斗创造出来的这种伟力表现在方方面面,无论你写哪个题材,都应该充分体现出来在这一点上,我写《一条大河波浪宽》一文有初浅体会,浑河的巨大变化关键在于市领导做出了把浑河建成像巴黎的塞纳河那样的城中河的战略决策,进而打破了千百年来以浑河划分城区与乡村界限的古老格局,才有了浑河的新生以及长白岛地区、浑南新区、张士经济开发区等崭新城区的出现。
这种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浑河巨变的胆识和魄力,加上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劳动,才有了沈阳的今日新生表现这种伟力关乎写作站位和文章的分量,同理,写乔迁之喜也要关注这一特质因为全国各地城市都在变化,亿万民众的住房都在改善,只有写出沈阳这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变化,才能避免千篇一律,给人耳目一新的感知。
表象化书写与深度挖掘的有机结合应该是征文写作要把握的一个问题二是如何表现个人和家庭在沈阳巨变中的使命担当纵观所有文章,多是“坐享其成”之作,好时代、好政策、好领导,固然是创造福祉的重要因素,但是没有个人奋斗,福祉不会轻易得到。
犹如红花没有绿叶相配难成姹紫嫣红文中写自家三次乔迁,所买住房面积一次比一次大,最后达157平方米,且是好地段,估计至少要200万元以上,还要装修,还要添置家具、电器等,读者可能会问:钱是哪里来的呢?“幸福是靠奋斗得来的。
”那么个人是如何奋斗的呢?文章只字未提,似乎说不过去如何恰如其分地把社会福祉和个人奋斗有机融合地体现出来,值得认真对待,不能简单化,也不能写成释疑解惑式三是矛盾纠葛一篇文学作品活力四射的重要“基因”在于它的矛盾书写是否成功,散文虽然不必像小说和戏剧那样表现得“你死我活”,但是也不能寡淡无味。
常言道:有比较才有鉴别乔迁之喜,喜在居无定所的苦和喜得良宅的福之间的对比上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魅力在于对“所破”的凄惨描写,才有感天动地的效果征文中的蜗居是表现居无定所之苦的重头戏,应该浓墨重彩地表现一番,用以衬托求房若渴的痛苦和喜得良居的幸福,文章会更感人。
可惜作者一笔带过,没有激起情感浪花同样,住房改善后的欣喜若狂也是重头戏,也是没有激起情感浪花老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三次乔迁书写都略有平淡之憾张夫:反复读了两遍国选老师对征文《蜗居舒居,幸福敲门》的评点意见,觉得意见中肯,论说实在,观点落地,看得准,想得透,讲得实。
想必会给作者以启示和指导而我也跟着“借光儿”,“蹭”到了有用有益的东西我的意见:赏读了征文《蜗居舒居,幸福敲门》,觉得选题切入点有代表性,口子张的也小,可似乎缺少点纵深和情感,对幸福何来,如何敲门写的份量不足。
本想谈点看法,今晨读到老战友李国选的评点意见,觉得他说的没有那般“应景话”,没有那番“客套话”,没有那种“虚伪话”正如张夫老师所说,“意见中肯,论说实在,观点落地,看得准,想得透,讲得实” 我完全赞同国选的意见,从中学习获益了不少,同时,敬佩国选这种待友真诚的品格。
从中真切感受到什么是对朋友的真心实意,什么是评点的真情实感,什么是文化底蕴深厚的真才实学!李国选:感谢张夫、张春雨老师盛情鼓励管窥之见,不值得表扬,权当活动脑筋我理解征文写作不是中考高考作文,不是文词比赛,不是历史回顾,不是景点罗列,而是讲好沈阳故事,即沈阳这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的沈阳人。
表象化书写往往忽略故事情节和情感表达,本该激起的浪花瞬间消逝了,生动性也就没有了比如蜗居,老一点的军人家庭都有切身体会,我结婚时是连职干部,不够随军条件,只能赖在单身干部宿舍,将两张单人床合并,在走廊用煤油炉做饭。
楼里没有女厕所,从中午开始家属不敢喝水,怕夜间上厕所天亮了,我似做贼一般,端着尿盆跑向男厕所倒尿,生怕被人看见了掉价沈阳市曾经一度煤油脱销,做不成饭,儿子喝不成牛奶,嗷嗷待乳无奈,深更半夜,我去篮球馆工地偷油,慌乱中第一口把煤油吸进肚里。
周六过组织生活,我主动在支部会上做检讨,老红军白副参谋长听说了,发善心特批煤气罐,才解了燃眉之急三年后够随军条件,住进两室的房子,但是五家共用一个厨房、一个厕所,时常发生纠纷,矛盾不断,苦恼不断每当想起过去的苦日子,就觉得今天的福祉来的不易,值得永远珍惜。
由此想到一位散文名家写父亲的自行车,竟然写了近万字,从小写到大,从中国写到美国,从父亲写到导师,洋洋洒洒,虽然让你觉得篇幅过长,你却挑不出毛病细琢磨,他的功力在于通篇讲故事,注重细节描写,又善于联想,加上渲染,这就是名家和我这文学爱好者的不同点吧!。
我补充写道:读国选老战友的感言,勾起我对当年婚后没有住房的回忆1976年曾经在岳父母家搭的“阁楼”上住过,在哈尔滨极乐寺的地下室住过哈尔滨日报周梦旗去看我,在家吃过饭后,他写道:相逢极乐寺,痛饮地下室不管楼上千层阁,自在底下乐。
那地下室小得可怜,女儿很小时睡在面板上,还从上面摔下过……等搬到几家共用一个厨房、侧所的住处,已经是很大的改善了……这些经历我们永远不会忘,正因为如此,才倍感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在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评点作品时,我觉得,无论谁的作品当“靶子”,都会有四面八方的“子弹”射来,射手水平不一,有的命中靶心,有的射中靶纸,有的脱靶……。
由此,想到我的“老班长”、.文化厅原厅长,辽宁省文联名誉主席郭兴文发人深省的名言:评价别人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评价别人,也是找自已的差距我还想到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文兴颇有见地又怀着深切感情的话:“文学也好,文友也好,互相切磋一定是作品成长和密切情感的捷径,我们提倡在文学交流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提倡责任担当、助人为乐;提倡学会是家,携手同行。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