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推荐zuowen(作文的拼音)
小学阶段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打好基础,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我们才能一步一步的向更高迈进。
小学阶段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打好基础,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我们才能一步一步的向更高迈进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小学阶段的语文基础知识,希望对大家语文学习有所帮助小学语文1-6重点和难点总结▊ 一年级:【要求掌握拼音的运用。
难点:把字母表背熟;重点:字母的运用】▊ 二年级:【要求认识简单的字,学习阅读文章重点:多音字的运用,还有字的认识;难点:区别多音字】▊ 三年级:【要求认识多字,学习作文,难点联系上下文,解决课后问题。
重点:回答问题】▊ 四年级:【要求学习作文,写作文,难点把课文理解重点:作文、阅读的掌握】▊ 五年级:【要求掌握多音字、字词,写好作文难点:作文;重点:阅读与作文】▊ 六年级:【要求认识很多字,区别很多读音、字词、写好作文。
难点:阅读重点:作文与阅读,通常占整张试卷的60分】小学语文1-6应掌握的基础知识要点▊ 一、汉语拼音 1、掌握23个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
2、掌握24个韵母: 1) 单韵母:a o e i u ü 2) 复韵母8个: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3) 鼻韵母分为前鼻音和后鼻音 前鼻音为:an en in un ün ;后鼻音为:ang eng ing ong 。
3、特殊韵母:er 它不能和声母相拼,只单独作为字音 4、整体认读音节16个:zi ci si zhi chi shi ri yi yu w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5、标调:a o e i u ü,标调时按顺序,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去掉点;ü 与j q x y相拼时去两点,如ju qu xu yu 。
6、字母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7、隔音符号:以a o e 开头的音节紧跟在其它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因此音节间要用隔音符号()隔开如海鸥hǎi ōu ▊ 二、查字典的方法 1、音序查字法如:鼎dǐng,先在“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出音序(D),再查找音节(ǐng)及所对应的页码。
2、部首查字法如查“挥”字,先在“部首目录”中找到(扌),再找到部首所对应的“检字表”页码,在“检字表”相应部首下及剩余笔画数(6画)下找到要查的字及正文页码 3、数笔画查字法在阅读中遇到不知读音,又很难确定部首的字,就只能用数笔画的方法来查了。
首先,在“难检字索引”中的相应笔画数下找到该字,再打开所对应的正文页码就可查到这个字如查“乙”,在“难检字索引”中查(1)画 ▊ 三、理解词语 1、先弄清词语中每个字的意思,再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来理解。
如:“疾驰”,“疾”是“飞快”,“驰”是“奔跑”,“疾驰”就是“飞快奔跑”的意思 2、运用近义词或反义词来解释如:(近义)“焦急”就是“着急”的意思(反义)“熟悉”就是“不陌生”的意思 3、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如《养花》一文,从“到院子里看花—回屋工作—再出去—再回屋”,就可以猜出“循环”是“不断重复”的意思 ▊ 四、词的感情色彩褒义词:形容好的,如“顽强”; 贬义词:形容不好的,如“顽固”; 中性词:没有感情色彩在里面,如“环视”“桌子”。
▊ 五、选词填空先分清楚所给的近义词在意义、用法或感情色彩上的区别,然后联系所给的句子进行判断选填如:正确 准确 1) 勘测地形必须十分(准确),不能有半点马虎 2) 这个意见提得非常(正确),我应该接受。
▊ 六、常用关联词使用列举1) 她(既)是个三好学生,(又)是个优秀队干 2) 他(一边)听音乐,(一边)画画 3) (因为)今天是六一节,(所以)不用上学 4) 武松(不但)勇敢,(而且)非常机智。
5) 小明(不仅)学习刻苦,(还)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6) (只有)敢于向困难挑战的人,(才)能取得非凡的成功 7) (只要)你肯去钻研,(就)一定能克服这个困难 8) (无论)刮风下雨,我(都)按时到校。
9) (虽然)今天放假,(但是)小花还是在家里认真学习 10) (如果)明天天气好,我们(就)去爬山 11) (即使)你这次数学考了满分,(也)不能骄傲 12) 凡卡心想:(与其)在城里受罪,(不如)回乡下爷爷那里。
13) 刘胡兰(宁可)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屈服 14) 这道题(不是)你做对了,(而是)我做对了 15) 他(一)读起书来(就)废寝忘食 ▊ 七、变换句式1、“把”字句或“被”字句改写时可这样思考:什么“把”什么怎么样;什么“被”什么怎么样。
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如:我打死了一只老鼠应改为:我把一只老鼠打死了不能改为:一只老鼠把我打死了 2、转述:把一句话通过你的口转告给别人改写时注意人称的变化,要去掉冒号、引号,根据句意及通顺与否可对个别文字作适当改动,但不能改变句意。
如:王老师对小明说:“我下去买水,你在这里好好练习”改为转述句:王老师对小明说,他下去买水,叫小明在那里好好练习 3、陈述句和反问句:转换特点: 陈述句 反问句 (肯定)------ (否定) (否定)------ (肯定)
如: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 ———— 马跑得越快,难道不是离楚国就越远了吗? 4、肯定句和否定句如:(“肯定句”改为“否定句”)街上的人很多—— 街上的人真不少将肯定句改为否定句,一定要在句子中加“不”“没有”等词,然后将“不”“没有”后面的词换成反义词。
▊ 八、扩句和缩句1、扩句: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再在主干词前加上合适的修饰词扩写后的句子比原句的意思更具体、充实,但主要意思不变如:小明去看电影扩写为:小明(穿着一件新衣服,高高兴兴地)去(新华电影院)看电影。
不能扩写为:小明和妹妹高高兴兴地去新华电影院看电影 2、缩句首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然后找出每部分的主干词,再去掉修饰性的词语,把主干词连成完整的句子,但要保留原句的主要意思。
如: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应缩写为: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不能缩为:曹操听到呐喊声 ▊ 九、修改病句1) 句子不完整如:战士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 改为:战士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令人敬佩。
2) 用词不当如:我的书包里还缺乏一个像样的铅笔盒“缺乏”用得不恰当,应改为“缺少” 3) 搭配不当如:他穿着一件灰大衣和一顶红帽子“穿”与“帽子”搭配不当,应改为:他穿着一件灰大衣,(戴着)一顶红帽子。
4) 词序混乱如:打乒乓球对我是很感兴趣的应改为:我对打乒乓球是很感兴趣的 5) 前后矛盾如:油菜地里一片金黄的菜花,五彩缤纷“一片金黄”与“五彩缤纷”相矛盾,应把“五彩缤纷”去掉 6) 重复啰嗦如:他是我们班成绩最优秀、功课最好的学生。
“成绩最优秀”和“功课最好”意思重复,这里只需保留其中一个 7) 不合逻辑,不合事理如:他在霞光中读着书,不知不觉过了两个钟头“霞光”稍纵即逝,持续两个小时是不符合现实的应把“霞光”改为“阳光” ▊
十、认识修饰句子的方法1) 比喻句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犹如”“仿佛”等,有的比喻句用“成了”“变成”“是”等代替比喻词,如: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比喻句的特点是:本体和喻体有些相似,并且本体和喻体是不同类的。
所以有比喻词的句子不一定就是比喻句,如:小花长得好像她妈妈(X)2)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像人一样如:青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此句用“告诉”“快乐”等写人的词语来写小动物3) 夸张:故意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地描述。
如:(夸大)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缩小)在巴掌大的牢房里,他照样锻炼4) 排比:把意思相联、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大体相等、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排列在一起如: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大河长江之南,使全国的人民心一齐欢跃起来。
5) 设问:自问自答如: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6) 反问:无疑而问,问而不答,答案暗含在问话中如: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7) 疑问:提出问题如:今天你去图书馆看书吗? 比喻句:碧绿的海面,像丝绸一样柔和,微荡着涟漪,真美! 。
拟人句:太阳揭开云被,露出金色的微笑,慈祥地注视着大地 排比句:青蛙叫起来,无边的田野如沸如腾,如鼓角齐鸣,如风潮迸涌 反问句:光是学习优秀,就能算得上“三好学生”吗? 夸张句:桂花十里飘香 设问句:小明为班级做贡献,是为了老师表扬吗?不是的,他是诚心诚意为班级做贡献。
▊ 十一、掌握部分标点符号的用法 1) 句号():陈述句的末尾停顿用句号如:请你稍等一下 2) 问号(?):问句末尾的停顿 3) 感叹号(!):感叹句末尾的停顿如:这儿风景真美啊! 4) 逗号(,):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
如:他来了,又走了 5) 分号(;):一个句子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用分号如: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珍珠,冒到中途又歪下去了;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大水泡 6) 顿号(、):句子中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如: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是我国的四大河流 7) 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提起下文,表示后面还有话要引起注意如:她说:“我明白了” 8) 引号(双引号“ ” 单引号‘ ’) 引号的三种用法: 。
a) 表示直接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书刊等的话如, 她说:“我明白了”或:楼的前面挂着“镇隆中心小学”的牌子 b) 表示强调,引起注意如: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c) 表示意思否定如: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注: 引号里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如: 他问老师:“老师,‘置之不理’的‘理’字是什么意思?” 9) 省略号(……):省略号有三种用法: a) 表示引文内容的省略如:我读了“渔夫皱起眉……别等他们醒来”这一段,心里很感动。
b) 表示例举事物的省略如:动物园里有白熊、大象、猴子…… c) 表示话没说完如:指导员伤心地说:“我没有把你们照顾好,你们都瘦得……” d) 表示声音断断续续如:“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 10) 书句号( 《 》 ):表示书籍、报刊、文章、影视剧等的名称出现在一个句子中的时候,这些名称应用上书名号如:昨天,我读了《林海》这一课,还看了《人民日报》和《西游记》 11) 破折号(——):破折号有三种用法: 。
a) 表示解释说明如: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b) 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如: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c) 表示声音延长如:“嘟——”火车进站了。
▊ 十二、给文章分段(归并法)1、按时间顺序分段2、按地点变换分段3、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4、按事物的内容性质分段 ▊ 十三、概括段落大意 1、学会摘句法:A、总分结构的段落,概括段意抓住总写句 B、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其中“承上”部分往往是上一段的段意,“启下”部分往往是下一段的段意。
C、要摘录几句才能概括段意时,要对句子作适当压缩 2、采用层意归并法(层与层之间是并列关系) 3、选取主要意思在一段中写到几个内容,其中有主要内容,也有次要内容,在概括这类段落的段意时,就要对这些内容进行“筛选”,选取主要内容作为段意,删去次要内容。
▊ 十四、概括文章主要内容1、用课题发展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抓重点段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用段意归并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 十五、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包括“文章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两部分。
2、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 1)、用分析题目的方法概括思想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舍身”二字包含有董存瑞为了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精神2)、用分析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思想如:《鸟的天堂》一课的中心句是: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从这句可知作者对鸟的天堂、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用分析主要情节的方法概括思想如《麻雀》一课,母雀为了护子,挺身而出准备与猎狗搏斗这体现了老麻雀的爱子精神 4)、用分析主要人物的方法来概括思想如《珍贵的教科书》一课的中心,要从指导员的身上去分析,从中体会他关心下一代及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3、概括中心思想的基本形式:(部分列举) 1)、课文写了( )表达了( )2)、课文写了( )赞美了( ) 3)、课文写了( )说明了( ) 4)、课文写了( )告诉了( ) 5)、课文写了( )表达了( )赞美了( )。
来源 | 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近期精选:阅读 | 换新教材后,700位名师定制的1-9年级开学书单新鲜出炉!华语晨读 | 李希贵: 语文老师心中的痛, 阅读比上课更管用!华语晨读 | 人民日报整理的国学常识100题(含答案),为孩子收藏
华语晨读 | 描写四季、时辰、人物的成语锦集,赶紧为孩子收藏!华语晨读 | 谚语、俗语、歇后语及广告语,留给孩子做积累!华语晨读 | 常跟孩子“绕口令”,孩子聪明又伶俐!100首,请收好!华语晨读 | 历朝历代名篇名句400句,不会默写也要会背(建议收藏)
华语晨读 | 服了!1500个成语接龙,环环相扣,根本停不下来!华语晨读 | 这12种小游戏,让孩子彻底爱上阅读!华语晨读 | 小学语文常考修辞手法讲解华语晨读 | 发展孩子大脑最好的三个方法:运动、阅读和游戏!
华语晨读 | 这些常见的成语故事一定要收藏好了,假期讲给孩子听华语晨读 | 开学了,这100首关于“春”的诗词,让孩子读一读华语晨读 | 小学语文精选的歇后语汇总!为孩子收藏!点击下图,发现更多精彩 ▼
一段视频带你了解华语作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