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夜雨寄北原文(夜雨寄北是写给亡妻的吗)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3-31

对虚实手法的鉴赏,是古诗词鉴赏复习备考中的一个难点。这一方面是因为它在古典诗词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另一方面

速看夜雨寄北原文(夜雨寄北是写给亡妻的吗)

 

对虚实手法的鉴赏,是古诗词鉴赏复习备考中的一个难点这一方面是因为它在古典诗词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另一方面学生对这一考点没有系统的认识那么,古典诗词中的虚实手法如何辨认呢?所谓“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景、实事、实境,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捕捉到的部分。

所谓“虚“是指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情感、设想、梦境,是通过诗人主观想象得到的部分什么是“虚实结合”的手法?虚实结合是古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古诗的“虚”,指未来的、已逝的、抽象的、主观的、对方的;“实”指的是眼见的、具体的、已知的、客观的、当前的。

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现实为实,梦幻为虚运用虚实结合手法有何作用?。

丰富诗歌内容,拓展诗歌意境,突出诗歌主题(作者情感)虚实结合手法如何分析?解题思路: 阐述哪是实写,写的是什么→哪是虚写,写的是什么→然后分析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丰富了诗歌内容,拓展了诗歌意境,突出了诗歌怎样主题(或作者怎样情感)】。

下面就来说说古诗词常见的虚实手法01当前之景为实,已逝之景为虚作者把已逝之景写入诗词中,大多是通过与当前的实景构成某种关系来表达内心的情怀【例如】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写的赤壁之景与自身状况为实写,追忆周瑜当年赤壁之战的英姿是虚写,虚实对比中表达了年华已逝,壮志未酬的感慨。

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中的“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当年桥头车水马龙,巷口繁华富庶、热闹非凡,可如今野草遍地,荒凉无比。

虚实对比突出表现了作者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的“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三句,极写往昔的繁华生活,与词人当时无限凄凉的处境形成了强烈对比,以虚衬实,以虚写实,虚实结合,凸显出梦醒后浓重的悲哀。

这种通过写已逝之景、虚实结合来表达感情的诗不少,特别是借古讽今的怀古诗大多运用这种写法怀古伤今诗多是通过追忆与当前的实景构成对比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怀如今昔生活的对比、古人与今人的处境对比、曾经的繁华与今景的萧条的对比,以虚衬实,虚实结合,突显出今时今世的浓重悲哀,表达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

02详写为实,简略为虚详写可以细致入微,如在目前,略写则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例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此诗中,实写作者与童子的对话,而诗人“问”的内容却省略掉了,采用虚写。

隐者是什么样子,采药去了哪里,多久回来都没有介绍但山峰高峻,云海茫茫,童子天真纯朴,隐者仙风道骨,诗人寻访隐者时平和的心情与闲雅的态度,则是我们可以通过想象来补充的诗歌通过虚写给我们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03当前之景为实,设想未来之景为虚古典诗词中有不少诗句是设想未来之境,诗人把它与当前之景当前之情进行对比或烘托,以虚衬实,来抒发心中的情怀【例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人实写“巴山夜雨涨秋池” 的眼前之景,虚写将来与妻子西窗剪烛的恩爱场景虚与实结合,以虚写实,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深挚思念柳永《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设想酒醒梦回所见到的景象晓风拂弱柳,残月挂枝头,这是虚写。

词人设想的这种凄清的景象,为面前与恋人分别的场景平添了一层惜别感伤之情04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抽象的情况大致可分为哲理和志向二端①哲理为虚在诗歌中,抽象的哲理往往通过具体的事物形象表现出来【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诗中,作者登楼所见的具体形象为实,抽象的说理为虚前二句写登楼所见万里之广阔景象,使人视界为之一开,精神为之一振,是实写后二句突出变化,表现了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和想看得更远就必须站得更高的生活哲理,是虚写。

实中存虚,虚实结合,读来意趣盎然②言志为虚“诗言志”被认为是我古代诗歌理论的总纲领但是志向是抽象的,也需通过具体物象来表现【例如】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此诗中,诗人实写梅花凌寒独自开放,暗香悠远的景象,间接地表达了对梅花高洁精神的赞美,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05从己方的角度写为实,从对方的角度写为虚这种写法与前一种似同实异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对对方进行设想,不同之处在于后一种设想是从对方的角度出发的,所以有人称之为对写法【例如】杜甫《月夜》的前四句:“今夜鄙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此诗是诗人在安史之乱时身陷长安时思念妻子儿女之作,原本是诗人思念妻子儿女,而诗人却采用了“对写法”,从对方落墨,想象妻子在月夜里如何对月思念自己有评论家说,“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

这种写法比说自己如何想念妻子儿女来得委婉,而且达到了双向交流的效果,所以感情更加深沉,因而更加动人,艺术感染力更强常见的运用“对写法”的诗词还有高适的《除夜》、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欧阳修的《踏莎行》《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这样虚实结合,沟通了双方的情感,所以,有思念有愁苦有断肠之痛,也有温馨和慰藉06写景为实,抒情为虚我国古典诗歌讲求“含蓄蕴藉”,情感通常不直接表达,诗人们往往用“化景物为情思”的写法,间接地表现出来是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写法。

【例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后二句字面上看字字写景,实际上饱含着对朋友的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是抒情通过实有的景物来表现虚化的情感,是虚实结合的常见形式之一。

07客观为实,想象为虚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来突出中心的实写显得具体、明朗、真切,虚写显得空灵、飘逸、含蓄通过写梦境、仙境来抒发感情、表达理想的诗词二者结合运用,虚实相生,作品就结实而空灵,具体而含蓄,富有艺术魅力。

其中虚写方面大致又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①梦境为虚【例如】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这首词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虚实结合上下片各分为两层上片先写入梦前的思念,属于实写接着写设想相逢的情景,是虚写下片先写梦中相见的悲喜,是虚写后写梦醒后的感慨,是实写。

这样由实而虚,由虚而实,虚实结合,把对亡妻的思念写得凄切动人,感人至深②仙境为虚【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作者用瑰丽的诗句详细描写了天界的神秘与美丽,衬托出现实世界的凶险和丑恶,表达了诗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不屈志节,是虚实结合手法的典型表现。

③愿望为虚【例如】汉乐府诗《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诗人设想了五种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景象,是虚写女主人公把这些作为“与君绝”的条件,突出表现了誓死不与君绝的坚定信念。

用虚写的手法有力的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民歌体的爱情诗多是如此这类诗中,词人把与杭州颇有渊源的几位大诗人请到词中,饮酒赋诗,化用他们描写杭州西湖的名句人词,堪称想象奇特,掇拾珠玉,浑然天成,千古奇文。

上述可见,诗词的虚实结合,写法变化多端,但无论怎样变化,都要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必然规律: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具体描写到抽象描写,从实景到虚景,从浅而入深诗词中所构创的意象既可以化虚为实,以虚显实,把抽象感情与哲理赋予具体而生动的形象,也可以化实为虚,由实入虚,化景物为情思,从而达到或虚中见实,或实在虚中的妙境。

虚与实二者之间还可以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08古典诗词中的虚实手法与绘画中的空白艺术相通空白手法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如八大山人画的鱼,齐白石画的虾,纸上别无他物,但我们却能感到满眼碧波,画面虽空灵却有韵味。

我国的古典诗词中也有这种现象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实写作者和童子的对话,而诗人“问”的内容省去了,隐者是什么样子也没有介绍,但我们可以通过想象来补充这种以实写虚的手法,也可以称之为诗歌中的空白艺术09

虚实相衬,烘托主题诗人在刻画人物或描写景物时,当难以正面表达或着意追求一种委婉含蓄之美时,常采取侧面描写的方法进行烘托或暗示,引发读者想象,从而引起审美的体验如《陌上桑》,诗人通过对行者、少年、耕者、锄者失常反应(实)的描写来烘托罗敷的美貌无比(虚)。

又如《琵琶行》,诗人三次写江中的月亮来烘托人物的感情景是实,而通过景物烘托出来的情则是虚这与中国绘画中的渲染烘托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这两种虚实手法与绘画、戏曲等艺术形式中的虚实手法是相通的,但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虚和实的关系还有特殊的表现形式。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实写赤壁雄伟壮阔的景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下片联想(虚写)三国周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一史实,把雄奇的江山胜景与雄姿英发的英雄结合起来,虚实相生,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10虚实与比喻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也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技巧诗人用这种方法对具体景物作生动形象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一比喻,把多而不绝的“愁”物化为一江东流的春水,形象地表达出来。

又如贺铸的《青玉案》:“试问闲愁多几许,一川烟柳,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种用比喻来抒情的写法,从虚实的角度看,是化虚为实,以实写虚11运用举例练习: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人实写“巴山夜雨涨秋池” 的眼前之景,虚写将来与妻子西窗剪烛的恩爱场景虚与实结合,以虚写实,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深挚思念请简要分析答案: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实写,写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巴山的孤寂;后两句是虚写,写的是诗人想像有一天与妻子相聚,一定会共剪烛花,谈论今日自己独在巴山的感受。

诗人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表现了自己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唐)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问题: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答案:本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

诗中的“实”是诗人客居驿站思念家人,“虚”是诗人想象家人夜深不眠,想念“我”这个远行之人诗人借助想象运用以虚写实的手法来表达深切的思家情怀凉州词(其一)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安西:唐德宗贞元六年(790)以后至九世纪中叶,安西和凉州边地尽入吐蕃手中,“丝绸之路”向西一段也为吐蕃所占问题:本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答案:前两句实写目见的近景,后两句虚写耳闻的远景,从铃声的“遥过”写到应驮安西的“遥思”,由实而虚,虚中有实。

表达了诗人因安西都护府辖境为吐蕃控制,“丝绸之路”早已闭塞阻隔,骆驼商队再不能到达安西的辛酸沉痛的感情!琅琊溪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1]①琅玡溪:在今安徽滁州琅琊山。

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答案】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

知识|2023高考:文言文翻译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考点突破知识|新高考必背40首古诗词原文+注音+注释知识|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知识|选择性必修下理解性默写精选知识|2023年高考必备:归纳串记20个文言实词+成语助记

知识|小说阅读题型及题型解题模板知识|《答司马谏议书》《陈情表》挖空训练知识|2023高考17省市新高考适用的60篇背诵古诗文知识|2022高考新题型文言文实词与课内关联专项训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