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怎么样?啃文献!
读书的时候,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读专业书籍,尤其是英文文献。一边翻着大部头的、枯燥的、乏味的专业书籍,一边打着瞌睡。梦里,导师拿着小皮鞭在后面追着
读书的时候,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读专业书籍,尤其是英文文献一边翻着大部头的、枯燥的、乏味的专业书籍,一边打着瞌睡梦里,导师拿着小皮鞭在后面追着,惊醒后强撑着眼皮,想着自己毫无头绪的实验毕业时,电脑里存了上百份英文文献,翻遍了大部分与实验有关的专业书籍。
还记得导师在每次的例会上,不断地重复的几句话:“我们老师不是要把知识塞进你们的脑中,而是要教会你们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这才是大学的任务,也是你们跨入社会必需学会的”临近毕业的一年半,应该是在大学的七年间,收获最大的一段时间。
因为就在那段时间,学会了如何在阅读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说到阅读这两个字,很多人或许会感到不屑,我曾经被老师说过不会阅读也感到不屑过谁不会读书呢?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读书,只是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书读,就跟我家的神兽一样,买了一大堆的书,而神兽只喜欢看里面的一两本。
那么当我们面对不得不读的专业书籍,当我们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储备时,如何才能高效地获取知识呢?
凯瑟琳·T·麦克沃特美国知名传播学者,编著十几本教科书通过著书立说,她帮助了百万名学生提高了阅读、写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她出版《读写一致》、《高效阅读》、《学会阅读》、《深度阅读》四本关于阅读的书籍其中《深度阅读》主要针对那些难啃晦涩的专业书籍的一本如何阅读的书籍。
在这本《深度阅读》中,作者主要涉及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主动阅读策略、批判阅读策略、学术阅读策略、特定学科阅读策略对于一本大部头的专业书籍,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做到“主动阅读”在这里我们需要解释两个重要的名词,“被动阅读”和“主动阅读”。
“被动阅读”就是我们平时所熟悉、通用的阅读方法“被动阅读”类似于我们所说的“填鸭式”,看到什么就全盘接受没有怀疑和批判的审视态度,全盘接受没有经过精修细剪的知识,就像一堆乱草最终就会出现很多人遇到的问题,为什么读了那么多的书,却什么也记不住。
“主动阅读”就是在“被动阅读”的基础上,鼓励读者通过各种方式预测、评估、书中的观点与作者进行互动。带着问题去阅读,在书中寻找答案,提出质疑,去伪存真。最后以自己理解的方式总结书中的内容。
我们以专业书籍为例,来分析一下“主动阅读”的过程首先,在拿到一本书的时候,根据自己的专业储备,书籍前言和目录预测一下这本书是关于哪一方面的书籍,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其次,了解一下书籍的专业背景背景主要是关于作者的一些信息,以我的经验来看,这方面的信息很重要。
一位在学术中的专业人士,会提供更加详实和准确的专业理论知识,起码不会出现常识性的错误,误导读者再次,明确自己的阅读目标作为一个读者,需要获得哪一方面或是某一个点的知识也就是说,在阅读前我们必须明确自己的目的。
再次,在明确目的后就可以开始阅读了这里的阅读不是一页一页地啃,而是有目的地在目录中寻找自己关注的知识点最后,将从书中获得的知识点与自己已知的信息进行对比类似书籍不要只阅读一本,而是基本类似的多本书籍进行对比,做到去伪存真。
读书的那几年,就是通过这种方法读完了专业书籍,读完了上百篇的英文专业文献先提出自己的问题,根据问题寻找书籍和文献,再根据关键词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然后根据作者的背景、出版时间,挑选出真正有用的最后将剩下资料中涉及的内容进行对比,确保内容的准确性。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