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妖内涵图怎么样?简述九个坚持的内涵!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4-06


◆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青年一代有信仰、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历史事件的"五四",早就翻过去了;而作为精神气质或思想资源的“五四”,

九妖内涵图怎么样?简述九个坚持的内涵!

 

◆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青年一代有信仰、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历史事件的"五四",早就翻过去了;而作为精神气质或思想资源的“五四”,仍在发挥很大作用

▲ 《瞭望》五四青年节专题封面及目录◆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有一个共同的源头,就是爱国精神;都在发挥一个共同的作用,就是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相较父辈,当代青年生于富足年代,没有筚路蓝缕的经历,缺少前后阶段的对照,容易被“小确幸”牵绊,更需坚定奋斗目标◆新时代青年是亲身投入实践,亲手完成夙愿的“强国一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纪念五四百年丨以青春之我,逐青春之梦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张康喆  恩格斯说,青年的性格就是时代的性格  百年前,五四运动犹如一道闪电照亮了历史的夜空,宣告中国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生力军。

  百年之间,五四精神重重汇入一代代中国人的青春记忆,与时辉耀无论是民主革命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广大青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和亿万人民一道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百年易逝,精魂不老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五四精神的基因始终未曾改变那种将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命运的家国情怀,那种为了民族梦想不懈努力的奋斗精神,始终是中国青年心灵世界最鲜明的底色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所强调的,五四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

  “作为历史事件的‘五四’,早就翻过去了;而作为精神气质或思想资源的‘五四’,仍在发挥很大作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在《作为一种思想操练的五四》一书中如是说。

▲ 美术作品《五四运动》 周令剑作  彼时,民穷国弱,山河破碎这场运动中的先驱们“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的历史抉择,倡导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照亮了中华民族寻求复兴的道路  百年间,五四精神早已深入人心,并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五四运动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五四精神与不同历史阶段的奋斗实践相结合,成为中国人民在谋求民族复兴征程中的不竭动力和精神力量。

青年一代有信仰、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舞台、责任与命运今天已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这是当代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也是对五四先驱的最好告慰。

▲ 2014年8月25日,在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服务的青奥会志愿者们在活动中合影 陈诚摄/本刊  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希望他们“自觉其新鲜活泼之价值与责任,而自视不可卑也”。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1957年,毛泽东同志带着湘音的勉励,激励了新中国一代青年的奋进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地寄语青年一个“更”字,寄托着对新时代青年一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奋进的殷殷期待、浓浓召唤  重温那一段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回望那一张张青春的面孔,让我们向青春的力量致敬。

青春如初春,点燃了少年中国  “5月4日是个无风的晴天,却总觉得头上是一天风云”五四运动中被捕学生之一杨振声,曾这样回忆那一天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列强把持下的所谓“和会”,不仅拒绝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提出的合理要求,还准备将德国此前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

  消息传来,举国哗然5月4日,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学校的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深重国耻笼罩在心中,学生们从红楼北侧的民主广场出发,到天安门、东交民巷、赵家楼,一路呐喊,一路激情演说……  空前的学潮,引发了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喑哑的中国,发出了自己青春的声音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  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后,新式学堂渐渐兴起,现代学生群体逐步形成新文化运动助推的近代化浪潮,让原本资历最浅、却天然具有精神纯粹和敏感特质的青年学生,成为了最先接受新知、“开眼看世界”的人。

  在民族危难的重压下,青年学生挺身而出他们爆发出空前的爱国热忱,用直接行动和牺牲精神将启蒙知识分子反封建反专制的思想付诸行动,自觉担起天下的兴亡“老大帝国”,成了朝气昂扬的“少年中国”  1919年,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在北京讲学,他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

“想想我们国内14岁以上的孩子,有谁思考国家的命运?而中国学生负起一个清除式的政治改革运动的领导责任,并且使得商人和各界感到惭愧而加入他们的运动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  毛泽东曾对青年在革命运动中的作用作出过这样的描述:。

“‘五四’以来,中国青年们起了什么作用呢?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什么叫做先锋队的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这种作用百年如新:千万青年志士冲锋在前,前仆后继,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接续奋斗。

青年勇开风气之先的光荣传统发轫于五四运动,点燃了至今不灭的五四精神火炬“五四运动的发生源于救亡图存,爱国是其本源;实现了反帝与反封建的结合,进步是其内涵;此前民主和科学已为人们的仰慕和追求,五四运动使其得到更充分的张扬和体现。

”中央团校特聘教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玉琦说,“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共同铸就成为五四精神  “作为首次真正意义上的群众性爱国革命运动和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确认了救亡强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廓清了发展道路的迷雾,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启了新民主主义的新阶段。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郭建宁说,贯穿于中国整个20世纪的主线是谋求民族复兴,而五四运动成了这条历史主线的伟大起点。

▲ 4月25日,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花样滑冰队列滑体校组比赛在山西省临汾市举行,辽宁省体校选手在乙组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詹彦摄/本刊在新的旗帜下集结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中国,引起了中国知识界的关注,“共产主义的幽灵”开始在中国大地徘徊。

  历经了五四运动的洗礼,“社会主义热”骤然升温,一部分先进分子转向更深层次的探索,和一些志同道合者在新的旗帜下集结  “以爱国主义为精神核心,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唤醒了中国无产阶级,。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崔丽华说  在这一时期,除了陈独秀、李大钊两位导师式人物之外,一大批在五四运动中崭露头角的先进青年和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如毛泽东、蔡和森、邓中夏、瞿秋白、周恩来、恽代英等人,也都经过各自的努力,较早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者。

  到1921年,全国已有相当数量的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青年这一年,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以中共一大的召开为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火炬,照亮了黑暗的中国青春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优秀基因党的一大13名代表的平均年龄只有27.7岁。

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国家,是建党之初年轻的共产党人便胸怀的理想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凝聚着青年的热情和奉献“五四运动后的历史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五四精神的承继者,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担负起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

”郭建宁说。

▲ 4月18日,“伟大觉醒: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文物史料展”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开幕,参观者在观看展览新华社记者刘颖摄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中国共产党成立近98年来,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

  从红军长征到陕北至解放战争初期,陕西延安一直是全国革命的大本营这一时期,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青年怀抱着救国救民的理想来到延安,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最广泛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的旗帜下,又从这里出发走向全国各地各条战线,成为中国共产党最终夺取全国胜利的生力军。

  “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学习歌唱过着紧张的快活的日子”诗人何其芳曾这样描述道  据统计,抗战后到延安的知识分子总共4万余人,大多受过良好教育、家境殷实。

为什么这些青年会不计得失、冒着生命危险,义无反顾奔赴延安?摄影家吴印咸的答案是延安乃“理想所在”,丁玲的答案是“这是乐园”  依山而建的窑洞里洋油灯发出温和的光,灯下一群年轻人埋头工作直至天亮……著名马克思主义翻译家、教育家何锡麟在世时,回忆起当时在延安马列学院通宵达旦翻译马列著作时的情景,难掩激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共产党宣言》等一系列名篇译著的问世,点燃了一大批青年的革命热情23岁的何锡麟于1938年初辗转到达延安,成为第一个到马列学院工作的英文翻译  诗人柯仲平在《延安与中国青年》中记述:“青年,中国青年,延安吃的小米饭,延安穿的麻草鞋,为什么你要爱延安?青年回答:我们不怕走烂脚底板,也不怕遇上‘九妖十八怪’,只怕吃不上延安的小米饭,不能到前方去抗战,只怕取不上延安的经典,不能变成最革命的青年……”。

  青年人到延安去,到进步力量那边去,就是追逐救国梦,就是实现报国梦,就是谋求昂扬向上的人生。上世纪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这正是中华大地上最响亮的声音。

▲ 2017年1月19日,在湖北宜昌,武汉铁路局荆门桥工段“90后”桥隧工张艺在白树凹二号隧道上的危石观测点检查危石情况,下方是宜万铁路当许多人已踏上回家团圆之路时,张艺日夜与大山为伴,坚守岗位,监测山上危石的情况,确保宜万铁路畅通。

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改变“一穷二白”  1949年10月1日,伴随着一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结束了百年来卑躬屈膝的历史,中华民族又面临着如何“富起来”的难题  在“把青春献给祖国”“到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响亮口号中,在党的引领下,一代代有志青年把祖国富强和人民幸福当作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强大动力,以赤子之心为建设祖国挥洒汗水、奉献智慧和热情。

  共青垦殖场位于江西省庐山南麓的鄱阳湖畔,是1955年上海青年进驻荒原,艰苦奋斗创建成的当年刚刚19岁的垦荒队员于维忠说:“我们98个人来到江西省德安县九仙岭下,是一片荆棘丛生、野兽出没的荒山秃岭虽然一天只有3分钱的菜金,睡的是四面透风的自搭茅棚,手磨破了,肩压肿了,我们也没有一句怨言。

”  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鞍钢生产建设突飞猛进发展之时,鞍钢矿山生产一线大批凿岩机却因缺少备件卡动器被迫停止作业年轻的高级技工王崇伦刻苦攻关,创造加工出独特的“万能工具胎”,使效率提高了6至7倍。

仅1953年,26岁的王崇伦就完成了4年17天的工作量,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我带头跑到70多丈高的悬崖上下堑除险当时已成功除去了一块又一块险石,没想到一个大石块突然落下,正好砸在我嘴上一排上牙全被砸倒,紧紧压在舌头上。

我从腰里拿出钢钳把牙别了起来,谁知3颗牙都断在嘴里,整个嘴巴都肿起来了”  这是50多年前河南林州红旗渠工程青年突击队队长任羊成的经历在红旗渠建设中,任羊成带领队员们腰系大绳,飞崖下堑,凌空除险,被群众称为“飞虎神鹰”。

  王崇伦、于维忠、任羊成……这些曾与时代同行的名字,点燃着一代代中国青年的凌云壮志,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或许,他们的岗位不那么闪光;或许,他们的追求没那么惊人……但是,谁的青春不耀眼?他们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多位受访专家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青年是艰苦奋斗的一代、乐于奉献的一代、理想闪光的一代在党的引领下,这些青年人顶着帝国主义封锁的压力,面对着国民经济困难的挑战,致力于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画出了最新最美的图画。

  “无数青年人挥洒汗水,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郭建宁说  李玉琦说,五四运动之所以能得到当时民众的广泛参与支持,正是因为它激发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对祖国的深厚情感与热爱。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有一个共同的源头,就是爱国精神;都在发挥一个共同的作用,就是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改革开放的弄潮儿们  充满着激情和创造力量的青春,总与祖国的日新月异紧密相连。

  改革开放初期,天安门前的一句“小平您好”,是青年人对改革开放最由衷的拥护从南下弄潮的“闯海人”,到勇闯浦东的“八百壮士”,一代青年既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受益者,也是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参与者和贡献者。

他们接棒父辈,奋勇争先,奋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城市乡村、山山川川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出现这样一项技术,只用“字母键盘”就可准确高效地输入成千上万个汉字这一技术的发明者,叫王永民他发明的“王码五笔字型”,成为在世界上占主要地位的汉字输入法之一。

  时间回到1987年,24岁的巨晓林被招录为中铁电气化局一处三段的农民合同工  虽然只有高中学历,但面对集铁路电力、电务、工务等多种专业技术为一体的电气化铁路施工技术,他没有退缩白天在施工中跟着师父学,晚上放下饭碗又撵着师父问东问西。

几十部专业书籍堆满了他的床头  凭着这股钻劲儿,巨晓林编撰的《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成为铁路施工一线“宝典”;先后参加了大秦线、京郑线、哈大线、京沪高铁等10多项国家铁路重点工程建设,创新施工方法114项……

  “创新永无止境每天不管啥时候,我都在琢磨工艺改进”在不懈努力下,巨晓林从一名普通农民工迅速成长为知识型工人  王永民、巨晓林……各条战线的优秀青年人冲锋陷阵、攻坚克难,成为持续推进改革开放的中坚力量。

  “在不同时期,青年群体身上肩负的使命会有所不同但强大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始终是青年群体身上固有的品质改革开放时期的青年们,用实际行动传承着伟大的五四精神,不断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变成美好现实,也感召着后来的青年人。

”崔丽华说“强国一代”奏响中国梦  光阴荏苒,物换星移  今日之中国,早已摆脱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人民奋进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  从高速铁路施工的道桥到国产航母舾装的现场,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作业面到自贸区装卸塔吊的操作台,从精准施策誓拔穷根的贫困村到抢险救灾的第一线……无不浸润着青春的汗水,无处不刻印着青年的奉献。

  抗震救灾中的青年官兵,北京奥运的青年志愿者,载人航天实验室中的科研达人,毅然回国创业的海归精英,奔波于大街小巷的快递小哥,心怀梦想的网络歌手……在不同领域里奔跑的青春身影,正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之源。

▲ 来源:新华网  与“五四青年”一样,新时代青年是中国发展史上又一个不寻常的重要代群时光流转,山河变迁,但同处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样肩负着历史重任  37岁的夏云峰是南方电网广东公司高级工程师在高塔和电线之间,他用专注钻研和汗水谱写青春之书。

  博士毕业后,夏云峰一门心思地选择在输电班组工作这份工作在他眼里不只是户外爬塔、巡线的苦力活,他不断摸索让“电网更有科技含量”、减轻作业人员现场作业负担的办法  正是因为这种执着,夏云峰获得了各类技术奖励28项,授权专利22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科研创造硕果累累。

  莫锋2003年从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在“非典”疫情肆虐之际,他毅然放弃到深圳工作的机会,第一个报名参加共青团中央等组织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到内蒙古巴林右旗卫生防疫站从事志愿服务  服务期结束后,莫锋决定留在大草原。

他说,想留在一个最需要自己的地方,为所热爱的人们、生活和事业去努力、去奋斗  “新时代青年生命的黄金时期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伟大历史进程正相吻合,他们将是亲身投入实践,亲眼见证民族夙愿实现的‘强国一代’。

这是青年们千载难逢的历史荣光,更是当代青年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郭建宁说  在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研究院名誉院长陆士桢教授看来,当代青年经受经济全球化与互联网的双重洗礼,不少人知识储备丰厚、综合素质过硬,获取信息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很强,既充满活力又视野开阔。

  但她也提醒,相较父辈,当代青年生于富足年代,没有筚路蓝缕的经历,缺少前后阶段的对照,容易被“小确幸”牵绊,更需坚定奋斗目标  李玉琦说,尽管当代青年思想意识多样多变的特征更加明显,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依然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努力方向。

  “青年人要认真思考,如何能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作出贡献一代代青年的成长经历表明,拥有真正意义上的人生追求,才不至于失去目标、迷失方向”李玉琦说在青春的坐标上,奋斗!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

时代的使命、人生的际遇交汇成青春的坐标,这是青年人谋划人生、开创未来的起点  时代召唤各有不同,青春力量一脉相承青春最大的幸运,莫过于个人目标与国家命运同向而行;青春最大的价值,莫过于个人成长与国家进步交相辉映。

紧跟时代砥砺前行、担当责任奋发有为,这是青年的光荣传统,也是党和人民对青年的殷切期望  “青年群体的命运、青年个体的发展,始终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陆士桢说  “历史一再证明,党的事业离不开青年,青年的成长更离不开党。

回首看,五四百年历史浩荡前行;立足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波澜壮阔;再向前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重任在肩,广大青年更需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崔丽华说  “历经百年沧桑,五四精神始终是动员和鼓舞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李玉琦说,传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新时代的青年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

如何以激情和理想不懈追梦,以奋斗和奉献勇于圆梦,是每位新时代青年都面临的人生课题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郭建宁说  上个世纪,五四先驱李大钊曾在《青春》一文中这样寄语中国青年:  “吾族青年所当信誓旦旦,以昭示于世者,不在龈龈辩证白首中国之不死,乃在汲汲孕育青春中国之再生”  百年过去,先辈的叮嘱言犹在耳。

青春奋斗正当时,吾辈青年当自强  听!新时代已发出召唤,秉承家国天下的情怀,勇担民族复兴的大任,保持自强不息的姿态,青春的中国就永远风华正茂LW刊于《瞭望》2019年第17期延伸阅读☞ 文字实录|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今天是五四,读一读这篇《青春》

长按上图,订阅《瞭望》杂志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总监制 | 史湘洲监 制 | 潘燕编 辑 | 唐朵朵以青春之我逐青春之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