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神仙表(封神榜各路神仙名单)原创
姜子牙没成神,也没成仙,天尊承诺兑现一半,为何姜尚毫无怨言?姜子牙揭晓封神榜,周武王姬发分封诸侯,姜尚功成名就,被封为齐国国君,终归是无缘仙道按照封神标准,根器深浅,依次是仙
姜子牙没成神,也没成仙,天尊承诺兑现一半,为何姜尚毫无怨言?姜子牙揭晓封神榜,周武王姬发分封诸侯,姜尚功成名就,被封为齐国国君,终归是无缘仙道按照封神标准,根器深浅,依次是仙道、神道与人道,姜尚无疑落了下风。
显然,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姜子牙下山主持封神大计,奉的是元始天尊的敕命玉虚宫符命在手,姜尚没得选择了,心不甘情不愿他心中的光辉榜样是玉虚十二金仙,成仙得道才是他的终极诉求为安抚姜子牙那颗受伤的心灵,师尊元始天尊说:你修不成长生不老仙,却能为官做宰,位极人臣,独享一套顶级人间富贵。
姜子牙重返昆仑山,依依不舍,再度表决心,眷顾仙道奇缘,成就大罗金仙的美梦元始天尊又给出了这样一个郑重承诺:完成封神计划,你还有再上昆仑山的机会换言之,天尊暗示,姜子牙活儿干得漂亮,依然有机会重返玉虚宫,继续修仙,成就大罗金仙的果位。
事实证明,元始天尊对姜尚的承诺只兑现了一半姜子牙渭水垂钓,金台拜将,逼杀纣王,忝列伯侯之长,富贵已极没有问题重返昆仑山,再度进修,跻身大罗金仙之列的愿望却落空了天尊的承诺没有完全兑现,姜子牙却不再纠结此事,没有抱怨,没有怨恨,也没有去昆仑山求天尊,高高兴兴地上任去了。
究竟为什么?是什么使他忘却修仙初心,甘心做个人间诸侯?原来封神榜揭晓那一刻,姜尚才看清事实,认清两点,识时务者为俊杰,只能做此了断,安享富贵封神潜规则:人间富贵与神仙之道,不能两全姜子牙对神仙之道念念不忘。
封神之后,他就可以依照师尊的嘱托与承诺,重返昆仑山,再进玉虚宫,接受元始天尊的点拨与教导,圆他的大罗金仙之梦封神台上,姜子牙喜极而泣,手舞足蹈,欣喜若狂,毫不掩饰他那颗不安的心当打开封神榜的时候,姜子牙脸色大变,双手发抖,心里拔凉拔凉的,如同一团烈火掉进了冰窟窿里。
周文王姬昌竟然无缘封神,封神榜名单上居然没有他的名讳!
封神之战的主导方有两个,一个是以元始天尊为代表的神仙流派,另一个即是以周文王和周武王为代表的人间正道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封神与扶周灭商本来就是计划中的一揽子工程,神仙固然了得,没有人间道的配合,也是枉然。
毕竟,所谓神仙与人间道的实施落脚点终归会在芸芸众生身上光有元始天尊与玉虚十二金仙,没有西岐雄主的崛起,封神大战也就无从谈起,封神榜计划就会是一张白纸,一个空头支票封神榜计划的完美落幕,以周武王攻陷朝歌城,纣王自戕的牧野之战为标志。
这是不争的事实元始天尊是主角儿,另一个当仁不让的主角则是周文王姬昌为何?周文王虽然早逝,从严格意义上讲,算不上是封神之战的直接参与者,他却是远比周武王姬发更重要的存在无论从威望、资历,实操,还是从子承父业的角度讲,周文王都稳压周武王一头。
秦始皇统一六国,功高盖世,其前提是“奉六世之余烈”,没有祖宗给打下的坚实基础,就不会有后来的始皇帝的尊号而周文王的意义,绝对不遑多让看看周武王身边的那些个四才八骏,文武功勋,基本都是老爹周文王培养的姜子牙更是如此。
周文王生前布好大局,周武王拿老爸的血本和纣王拼搏,这样讲,一点也不为过。
灵魂拷问:周文王如此一个大拿,等同于扶周灭商与封神之战的奠基人的这么个有“西方圣人”美誉的高人,怎么没能封神?封神榜365个正神名额,难道就缺他一个?挤掉一个,封神周文王行不行?很遗憾,答案是,不可能为什么?因为封神榜有个大前提,一个众所周知的潜规则——人间富贵与神仙之道只能二选一。
换言之,你为官做宰,拜将封侯,享受到了人间富贵,即是选择了人道,就不能再选择成仙与成神既享受人间富贵,又想成仙得道,好便宜都叫你一个人给占了,世上哪儿有这样十全十美的好事?损有余而补不足,此之谓“道”故人诚不欺我。
周文王就是被作为周家“天子”,坐享周天子太庙荣誉而存在的“开国之君”而存在,其定位就是人间王者封神之战就是为划清仙与神与人的界限而设,纣王以人王之尊脚踏神人两界,就是忌讳,封神计划就是分割线周文王寿终正寝,生前极尽奢华,安享晚年。
故而,周文王不能成仙,不能封神
伯邑考为什么能封神?北极中天紫薇大帝的尊号是拿凤鸣岐山的西岐长公子、大太子的生命代价换来的姬发做了周武王,自然也就和他的老爸是一个待遇了周文王和姜子牙对比,从某种意义上说,周文王的存在远比姜子牙更重要剪除殷商与纣王故事,两者具有明确的主从关系。
姜子牙打的是周家的旗号所谓名正言顺周文王是天命所归,不可替代;假设非要换人,姜子牙则是可以换掉的周文王都不能封神,不可以富贵与神仙道两手抓,姜子牙又怎么能超越文王,破了这个规矩?扒拉了一遍封神榜名单,姜子牙已经知道,再有其他想法,那就是他的不对了。
心路历程:姜子牙无意间早已用行动湮灭了修仙的初心,身向红尘,没有退路你长大了要干什么?我们当时的小学课本上有这么一节课,一个句式拷问,问的是人之初,你的童真初心是什么请问,你的愿望完全兑现了吗?人生路漫长,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同意不同意,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人生路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修修补补才是人生常态说是磨难也好,泥沼也罢,总是麻绳拧成的花一路跌跌撞撞,一路栽种献花,一念清新,花开遍世界数着兜里为数不多的小钱钱,就是那朵绽放不败、永不凋零的蓝莲花
姜子牙初下昆仑山,不知所措,唯以修成大罗金仙为念后面的一系列实战操作,却逐步改变了当初的模样以万仙阵为分水岭如果说前面的姜子牙还是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有燃灯道人与十二金仙等人打头阵做支撑,心里念念不忘起初的仙道决心的话,后面可就是他一个人的狂奔之路了。
万仙阵后,没有截教与通天教主加持的商纣王败局已定,呈一边倒的趋势姜子牙率领西岐大军一往无前,一路向东,剑指朝歌城可谓是顺水顺风,手到擒来周武王干掉了商纣王,这是姜子牙的杰作,居功至伟,无人企及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姜子牙硬生生地趟出了一条走向胜利的康庄大道。
人生路就这么个长短,纵然姜子牙高寿97岁,终于站到了他的人生巅峰人的一生是极其有限的,把姜子牙放到封神之战中,放到周家800年的历史长河中,姜子牙也是沧海一粟人生来不及改写,不允许你回头来过,再有别的打算和想法。
此时的姜子牙,他的修仙之心早已淡漠,一个智囊老者早已深入人心,早已和芸芸众生、万千红尘打成一片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试问,上下5000年,真有几人能做到?都是情非得已刘伯温隐居,保命而已姜子牙揭晓封神榜后,还有机会继续修仙吗?还真有。
假如姜尚初心未改,还有心修仙的话,封神完毕,即可重返昆仑山可是,他连回去给元始天尊汇报的一点意思表示都没有封神完毕,姜尚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请周武王分封诸侯,分封功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邀功变相邀功请赏。
潜台词:大家辛辛苦苦忙活半天,是时候向老板讨价还价,讨要薪水与待遇了可不能寒了老员工的心啊!分封功勋与弟子,谁的功劳最大?姜子牙本人
为什么会有李靖、杨戬等七人肉身成圣的故事发生?臣等原系山谷野人;奉师法旨下山,克襄劫运,戡定祸乱今已太平,臣等理宜归山,以覆师命凡红麈富贵、功名、爵禄,亦非臣等之所甘心者也——《封神演义》李靖、杨戬、哪吒、金吒、木吒和雷震子、韦护等七人对周武王明确表示了拒绝受封的意思:我们受师父法旨下界,帮您剪除殷商,匡扶天下。
武王称天子,天下大局已定我们对世俗的功名与爵禄不感兴趣一句话,我们还要继续修仙别驾归山避世嚣,闲将丹灶自焚烧修成羽翼超三界,炼就阴阳越九霄两耳怕闻金紫贵,一身离却是非朝逍遥不问人间事,任尔沧桑化海潮——《封神演义》。
七人肉身成圣不是没有原因的,不是白捡的便宜他们要舍弃功名,抛却红尘,隐居深山,经过无数个年月的苦修,才修炼成仙姜子牙陪伴周武王,目送李靖等七人离开十里长亭更短亭,送了一程又一程杯中酒,盘中餐,不知道来回多少个回合。
情意浓,情深意长,情意绵绵但是,姜子牙自己却从未对周武王说过半句要“别驾辞王”的话
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便是周家人即便姜子牙真有这个想法,恐怕这个时候,已经由不得他自己了姜子牙深陷红尘太深,姜尚和周文王,和周武王,和周家天下已经和合一体,不可分割姜子牙与其他任何一个人都不同他是先王的良相,是周武王的相父与帝王师,从史学角度讲,还是周武王的岳父。
天下初定,所谓分封制,分封的诸侯多半都是前朝旧部,商汤800路诸侯之列,周武王离不开姜子牙有他在,就可以约束诸侯,听于王命姜子牙和周武王是什么关系?姜子牙是臣,周武王是君天子的美意,姜尚无法拒绝所以姜子牙被封为齐国国君,被尊位伯侯之长,被周武王授予斧钺与征伐大权。
赴任途中,姜子牙专门派人给昔日老哥宋异人送金银珠宝,表示感激之情神仙是要了断红尘事的,姜子牙做不到,万万做不到写在结尾的话姜子牙封神之后,没有继续进阶成仙,也未能封神,真不能怨元始天尊元始天尊虽然前后两句话,看起来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甚至自相矛盾,却暗合了天道人心。
元始天尊实际上给了姜子牙成仙得道的机会,可惜,姜子牙没得选择。
元始天尊的本意是,你有心成仙,昆仑山玉虚宫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就怕你没这个福分,坐享人间富贵也是不错的选择人间富贵与仙道奇缘是不能同时拥有的两难选择周武王的王命同样是姜子牙不能抗拒的力量而姜尚本人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人生志愿的转换,由此导致了人生道路的改写。
然而,从究极意义上讲,神仙也好,王侯将相也好,芸芸众生也罢,终归归结于“功德”二字有多大本事端多大饭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本事小,顾及妻儿老小;能耐大,齐治平,造福苍生与黎民姜子牙做齐国国君,为周家天子效力,也为当地造福,当不失为一段美谈。
神仙虚无缥缈,姜尚能多干点利国利民的实在事儿,还做什么神与仙人生短暂,刹那芳华。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